APP下载

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田野调查报告

2022-05-29谭巍

百花 2022年2期
关键词:音乐特征保护传承发展现状

谭巍

摘 要:在石柱境内,许多土家族的习俗得以保留,而“坐堂锣鼓”则是在土家族丧葬仪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打击乐演奏形式。笔者主要运用民族音乐学中的音乐形态研究方法,通过对石柱土家族坐堂锣鼓的田野调查,分析其音乐特征及发展现状。

关键词:坐堂锣鼓;音乐特征;发展现状;保护传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作为重庆市境内土家族人口最多的聚集地,在这里,保留了许多原始又丰富的土家族民间文化,“坐堂锣鼓”就是其中之一。坐堂锣鼓是在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上最常见的一种打击乐演奏形式,除了本身的音乐价值,也在丧葬中扮演着其他的角色,是渝东南地区土家族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从2021年1月中旬开始四处调查石柱坐堂锣鼓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先后联系到高中音乐老师、仍旧从事耍锣鼓的老人、县歌舞团及文化馆相关人员,直到1月26日,笔者父亲去县郊外参加一场亲戚的葬礼,看到有锣鼓队进入,通知到笔者,从学习民族音乐学以来,笔者才算真正第一次接触到坐堂锣鼓。

一、坐堂锣鼓概述

坐堂锣鼓源于石柱耍锣鼓,主要由大锣、马锣、鼓、钹四件乐器组成。坐堂锣鼓,顾名思义,即为坐在灵堂演奏的锣鼓乐。它是渝东南土家族人对丧葬仪式中锣鼓音乐的特有称谓。土家族丧葬习俗中年纪大的老人去世属于喜丧,多会请热闹的吹打乐,在丧葬时玩龙灯打锣鼓,舞狮子时耍锣鼓助威,单独演奏或“斗锣”①。土家族丧葬仪式烦琐,分坐夜(守夜)、道场、哭丧、送葬、安埋等步骤,而坐堂锣鼓通常出现在坐夜中,作为守夜乐使用。坐堂锣鼓,也是呼应了土家人丧葬文化中的“坐夜”之称。坐堂锣鼓由于热闹喧嚣,在土家丧葬仪式中,不仅是土家人宗族观念的认同,还带着土家人“灵魂不灭”的文化价值观,有哀思逝者、祝愿其迎接新生的作用,因此成为石柱土家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音乐形式。

坐堂锣鼓属于标题音乐,没有曲调,只有曲牌(标题),曲牌与曲牌之间用固定的引子和尾声连接,即“引子+曲牌+尾子”。而引子与尾声,大多有着相同的固定模式,仅有几种变化形式。中间曲牌可在曲谱的基础上进行少量加花凸显锣鼓技术。鼓或大锣在坐堂锣鼓中相当于指挥的角色,其他锣鼓艺人根据鼓师鼓槌或大锣的动作变换可以即兴变换曲牌。鼓或大锣指挥的区分,只用留意曲牌更突出谁的演奏,在头子演奏中谁最先开始即可。

土家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锣鼓艺人也大都是农民,没有记谱的能力,便用某个音节指代某种乐器的方式创造了口头念唱的“锣鼓经”,如:“弄”代表马锣敲击,“壮”代表大锣,“丑”代表钹。“锣鼓经”在不同乡镇传播时又发生了一些音节的改变,但大体相同。一代代的锣鼓艺人用这样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着独特的音乐形式。“锣鼓经”至今流传下来上百首,常用于丧葬仪式的曲牌主要有《九莲灯》《金银花》《状元红》等等。石柱土家族人过着群居的生活,村民之间大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而坐堂锣鼓也基本按照世代相袭的模式得以传承。村民们干完农活之后约上亲朋好友练习打锣鼓,偶尔收到丧事主人家的邀请就去表演打锣鼓,是锣鼓艺人最常见的生活状态。

二、坐堂锣鼓的音乐特征

(一)乐器组合

在丧葬仪式中,由鼓、马锣、大锣、钹组成演奏乐队进行表演。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鼓和大锣,鼓主要承担指挥的角色,大锣主要承担控制节奏、节拍变化等作用。所以在某些曲牌中,大锣由于变化丰富,也可作为乐队的指揮。坐堂锣鼓在丧葬仪式中既用以坐夜时单独演奏,又可在坐夜前招待来宾时作为狮龙队的伴奏乐器使用。当单独演奏时,曲牌富于变化,有类似于炫技类的《五锤头子》《老引子》之类的曲牌,也有用于写意、绘神类的《金银花》《状元红》《九莲灯》之类。当作为狮龙舞中的伴奏乐器时,锣鼓队曲牌会相对单一,更主要的是为突出狮龙的嬉戏威武,烘托气氛,此时节奏成为主要的表现形式,鼓就成了唯一的指挥乐器。

(二)演奏形式与音色表现

坐堂锣鼓主要采用坐奏的演出形式,可全员坐奏,也可只鼓师坐,其余艺人围站在鼓师身边进行演奏。演出场合比较随意,灵堂周遭任意地点即可。笔者参与的这次田野考察中,锣鼓艺人们皆是在主灵堂外的路边演奏。但在进入主家之前,为了起认同或提示作用,演奏人员在离主家三五百米的地方,就已经开始演奏,边走边奏,一首结束再换一首,直到抵达主家,然后由主家迎进门,到灵堂附近继续演奏。

石柱土家族坐堂锣鼓中每件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色各具特色,通过乐器的不同演奏形式及音色来表现不同的曲牌。在石柱本地的锣鼓经中,“咚”代表鼓,“壮”代表大锣,“弄”代表马锣,“丑”代表钹。鼓作为指挥乐器,担任“发起打”②的角色,具有烘托气氛的作用,当乐曲之间不间断演奏时,各引子曲牌衔接一致的“点子”,都是由鼓手完成。大锣必须要敲击锣面正中心位置,使大锣音色圆润浑厚并且集中。演奏方法主要有“重击”“轻击”“亮击”和“闷击”等。闷击主要靠大锣艺人在敲击锣面后用手捂一下锣面,使之停止振动发声,造成闷击的效果。马锣因个小,形似铜碗,又叫“碗锣”,属于高音锣类,音色清脆,打击时发出“喽喽、弄弄”的声音,因此马锣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喽喽”。在其他演出场合,还可把马锣抛高,落下后接住并敲击锣面发声并快速捂住,形成急促的休止效果。钹音色尖锐不协和,演奏时,手指紧捂钹面,完全控制钹的振音,两钹演奏时钹腕口稍有缝隙,两钹似扇状运动,在钹口间产生压缩空气振动共鸣便奏出了浑厚而清亮短促的闭音“丑”。

影响音色的因素不只有乐器本身,锣鼓乐中的锣和鼓作为击奏乐器,乐槌用料也有一定讲究。鼓为指挥,鼓皮坚硬厚实,要用力敲,鼓槌则需要硬而重的木材制作;而锣本身就易发声,且为避免发声过于尖锐,木槌则需要软木,石柱当地盛产一种名为“沙树”的木材,锣槌大多源于此木。

(三)速度、力度与节奏变化

在石柱当地,锣鼓曲牌虽有固定曲谱,但在实际演奏中,艺人可即兴加花或稍微改变原曲谱节奏,随意性和即兴性比较强。因此即使是同一首曲牌,在不同的演出场合所演奏的曲子也是会产生变化的。特别是两组坐堂锣鼓在一起斗锣时,变化尤其大,两队经常以一首曲牌为比赛内容,在“斗”的过程中同一曲牌不断即兴翻番、加花,变化反复,通过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来突出和表现艺人技艺从而获胜。

本次田野调查所记录的锣鼓曲牌中,关于“状元”的写意曲牌共出现两次,分别为《马锣状元红》和《单状元》。在演奏时,演奏完一首《马锣状元红》后,其中一个艺人说了句“这个没有演奏好”,说他们重新演一遍,让我重新拍摄。当时演奏马锣的艺人被替换下来,大锣艺人去敲马锣,加入另一个艺人敲大锣。趁这个空当,我询问身边的打钹艺人:“为什么会觉得不好呢?”艺人只对我笑笑,说“就是不好”,但并没有告诉我原因,接着互相招呼了一声,又开始了下一轮的演奏。这个突发事件令我印象深刻,所以主要以石柱县文化馆藏书《太阳出来喜洋洋》中记载的锣鼓曲牌《状元红》为例,说明锣鼓乐中的速度、力度和节奏变化。

坐堂锣鼓多以2/4拍为主,由于是丧葬用乐,节拍节奏并没有那么多变化。鼓是乐队核心,整首乐曲基本节奏型为后十六节奏(XXX)、八分节奏(XX)、四分节奏(X)和十六分节奏(XXXX)。四分节奏多出现在乐句结束处,使乐句有短暂的停顿感;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使乐曲具有动力性,乐曲不断向前发展,连绵不断;大量的十六分音符急促活跃,不仅给乐曲带来热闹之感,也能很好地为其他几个乐器做指挥和指明节拍节奏之用。后十六前长后短的节奏型具有动力性,使音乐连绵不断。大锣、马锣和钹三种乐器互相弥补节奏空白,交替进行。例如:第二小节马锣和大锣节奏一致(XO),突出钹节奏(XXX XX);第四、五小节马锣和鼓休止,突出大锣音色和附点节奏(X.X)和八分;第六、七小节马锣继续休止,大锣和钹在节奏上形成对比和互补,大锣为八分休止和八分节奏(OX),钹则反之(XO),两个不同音色的乐器互相映衬交替,形成呼应对答。整首乐曲中速,曲中四分节奏和休止、八分节奏和休止、十六分的节奏交替出现,为乐曲带来活力,使得乐曲急缓适中,适合于丧葬用乐,既不过分舒缓,也不过分喧嚣。

(四)曲牌结构

曲牌结构方面,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锣鼓打击乐多为独立的曲牌。基本格式为“引子+曲牌+尾子”。头尾大同小异,且头尾变换很少,同一曲牌也可换不同的头尾,头尾打法很多,但常用的引子为《五锤头子》。引子过后,可以只演奏一首曲牌,然后加尾子结束,也可以中间串联好几首曲牌,在曲牌中间起串联作用的过门,称为“夹丁丁”③,这样,就形成了曲牌联奏,如“引子+夹丁丁+《状元红》+夹丁丁+《马锣状元红》+夹丁丁+《单状元》+夹丁丁+尾子”。普通曲牌大致都在一两分钟就能结束演奏,而这种联奏形式,可以加长曲牌演奏时长,并且也十分考验演奏艺人之间的默契。

三、坐堂锣鼓的发展现状

(一)传承表演及演出场地的丢失

在此次田野调查活动中,笔者拍摄完毕,紧邻艺人而坐,讨论锣鼓演奏,他们侃侃而谈,说起他们青壮年时锣鼓乐的盛行。以前不只是过年节庆要打耍锣鼓④,平时劳动生产,也少不了锣鼓的身影。例如以前生产队一起劳动时,每个生产队都有会打锣鼓的人,他们出门都会带上锣鼓,在休息闲暇之时,为大家打上一段锣鼓,缓解疲劳,振奋精神。田间地头都可以是锣鼓的演出场合。如今随着机械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打理田地变得容易,更多年轻人选择进城务工,田间地头这个演出场所已经不复存在。又例如石柱县城内大大小小的广场上,总有一群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打锣,这种场景以前随处可见,甚至在笔者读研前这种现象都还存在,但此次回家做田野调查,竟是一处也找不着了。

对于丧葬仪式,坐堂锣鼓也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如今的大多数丧葬仪式,大家都只会请乐队表演。此次田野调查,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得以做成。笔者得知,此次调查的锣鼓队,是隔壁镇子请的,因为有中间人介绍,才得以来到此地。同时,前面说到坐堂锣鼓,坐在灵堂,此次拍摄也是在灵堂外的路边随意坐下演奏。因为此次丧葬仪式,主家不仅请了坐堂锣鼓、狮龙队,还请了西洋吹打乐和歌舞乐队。灵堂处为歌舞乐队的丧葬流程主持与歌舞表演,坐堂锣鼓只能退居其次。

(二)坐堂锣鼓传承后继乏人

在从前,受大环境影响,耍锣鼓就是一辈辈人从小学习的一门重要手艺,既能自我娱乐,又能补贴家用。但随着城市文化的冲击,流行音乐占据强势地位,相比“老土”的锣鼓乐,大家更容易被商演乐队所吸引,学习锣鼓的兴趣也就不大了。根据笔者的调查,很多会坐堂锣鼓的艺人都已年过半百,坐堂锣鼓乃至锣鼓乐已经面临断层危险。谈起这个话题,笔者询问几位艺人家中小孩是否向他们学习锣鼓,他们均摇头表示没有。他们还向笔者谈道:“像你们这么大的娃娃,对这个都不感兴趣。”笔者在前期调查中还发现,即使很多会锣鼓的老年人,大多也因各种原因不再拿起锣鼓了,有些锣鼓艺人因为扶贫政策成了“五保户”,不用再以锣鼓为生存手段了,还有艺人为了务工,早在一二十年前就不再接触锣鼓乐了。

四、坐堂锣鼓的保护传承策略

(一)提高对坐堂锣鼓的认识

坐堂锣鼓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丧葬仪式中独有的锣鼓打击乐,它是石柱土家人丧葬文化的体现,锣鼓所包含的内容,不仅表达了土家人对生死的理解,更是土家人生活习俗、人文风俗的重要外在表现。所以进一步认识坐堂锣鼓,也是增强土家人的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

坐堂锣鼓的保护与传承可以以各乡镇的文化馆、主要代表性传承人为起点,进一步全面深入对坐堂锣鼓的調查,例如坐堂锣鼓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文化等,搜集坐堂锣鼓曲牌与曲谱,编辑成书,以便于以后的传承与教学。同时深入民间,了解坐堂锣鼓艺人现状、分布情况等,对珍贵资料及视频影音进行整理归档,做到对坐堂锣鼓资料的准确与全面掌握,以便后人查阅。最后,借助高校及其他研究中心传统文化、音乐研究等队伍,对现存的坐堂锣鼓进行专业的录音录像、现场曲谱记录等,对坐堂锣鼓进行进一步保护。

(二)进行切实有效的传承和创新

首先,坐堂锣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帮助确定和扶持传承人,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加大经费投入。同时,确立表演队伍,用于县内文化民俗的视频录制及现场展现等。由于坐堂锣鼓演出场地的特殊性,因此对比县内各种舞台表演,坐堂锣鼓更适合的生存场地依旧是丧葬仪式,随着时代发展,县内殡仪馆可作为新的表演场地。

其次,依靠当地文化机构,壮大锣鼓队伍,成立县内“坐堂锣鼓研究中心”,旨在对坐堂锣鼓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编写坐堂锣鼓文献资料,并与周边丧葬文化进行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坐堂锣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对坐堂锣鼓进行教学及传承。早在2009年,石柱锣鼓市级传承人黄康胜先生曾在他的家乡悦崃镇的悦崃小学开展过为期三年的锣鼓教学活动,活动由镇政府与文化馆牵头,与学校联合举办,遗憾的是收效甚微。提及这次教学,已八十高龄的黄先生仍满脸遗憾,说道:“最开始都感兴趣,久了就不行了。”这也导致直到教学活动结束,黄先生也没能留下一个弟子。这是锣鼓打击乐唯一一次进入学校传承,给锣鼓打击乐的学校传承路径提供了先例。以此为鉴,相关文化部门可以在其基础上,对课题进行改革,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把“强制”课程改为“兴趣课”,把锣鼓打击乐引入课堂,为坐堂锣鼓吸收新鲜血液。

五、结 语

耍锣鼓已经成为县级非遗项目,其下包含的“斗锣”“薅草锣鼓”之类,也成功成为市级非遗项目。笔者走访县文化馆时,笔者的田野报道人热情地向笔者展示一系列的活动图片和部分视频,他告诉笔者,不只是县内自己开展各项活动传承坐堂锣鼓,还有专家、学者来访问学习。相信在各界对石柱锣鼓打击乐的关注和重视下,坐堂锣鼓会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

(广西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秦懿.石柱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坐堂锣鼓”研究[J].名作欣赏,2019(06):169-171.

[2]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太阳出来喜洋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音乐曲集[G].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3]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石砫县志(民国元年至民国三十八年)[M].重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① 斗锣:斗锣是一种竞技表演,指两个锣鼓队互相展示才艺,以技服人。两队轮番演奏,若一方演奏出错,另一方马上接着演奏,久而久之,服输的一方自动退出斗锣,另一方获胜。

② 发起打:石柱方言,意为“第一个开始打的”,即鼓师承担着演奏部分引子,引导其余艺人了解曲目变化的作用。

③ 夹丁丁:石柱方言,指曲牌之间的过桥。夹丁丁只有一种,很简短,2/4拍,中速稍快,共六小节。

④ 耍锣鼓:石柱境内所有锣鼓打击乐的总称,里面涵盖因演出场地和方式不同而称谓不同的各种锣鼓。例如坐堂锣鼓。

猜你喜欢

音乐特征保护传承发展现状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音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