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型梆子戏《母亲》看梆子戏红色题材的创新

2022-05-29孟磊

百花 2022年2期
关键词:母亲创新

孟磊

摘 要:梆子戏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河北梆子、山东梆子、江苏梆子等各类梆子剧种。当今时代,梆子戏在对历史进行传承的基础上,也不断完善与发展,在时代潮流中,每个梆子戏相关工作者都在寻求适宜契机为梆子戏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以江苏梆子戏《母亲》为例,分析了此戏在题材内容、语言设计、音乐创作、唱腔表演等各方面的创新特点,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帮助,使红色题材戏剧创作途径更为丰富。

关键词:梆子戏;《母亲》;红色题材;创新

前 言

红色题材在戏剧舞台上一直久演不衰,因其导向的正确性、人物的典型性、故事情节的丰富性而被频繁排演。梆子戏作为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相继涌现出了大量红色题材剧目,为一代又一代观众带来了艺术享受。为使红色题材在梆子戏舞台上持续焕发生命力,相关从业人员可将《母亲》作为样本,总结各方面经验与教训,以此丰富红色题材创作经验,为梆子戏红色题材后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大型红色题材梆子戏《母亲》介绍

(一)江苏梆子戏《母亲》的创作背景

《母亲》是江苏梆子戏中的新编红色题材剧目。江苏梆子戏盛行于苏北地区,具备较为鲜明的地域特点与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国民经济已取得长足发展,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更为强烈,习近平同志也曾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利用红色资源与发扬红色传统的要求。基于此,戏曲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在发扬红色传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

(二)江苏梆子戏《母亲》的主要内容

大型现代梆子戏《母亲》是江苏省梆子剧院的作品,整部戏以革命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为背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为角色原型,叙述了具备爱党拥军思想的革命母亲在战争中支援前线的故事。《母亲》是江苏省梆子剧院的一次大胆尝试,全剧将送子参军的英雄母亲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地体现了母亲明理重情的光辉形象,将跌宕起伏的历史时代下人物的悲欢离合展现得淋漓尽致。[2]

(三)江苏梆子戏《母亲》的创作特点

《母亲》的艺术创作特点中,最为显著的一点是以小衬大。整部剧从底层普通人物出发,通过底层人物自身所经历的变动诠释了战争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影响,并以母亲的形象为代表展示了战争中人民群众的美好品质,由小处着眼,揭示了党为人民群众所拥戴的深层原因。《母亲》全剧构思精巧,在传统梆子戏中有机融入了现代戏剧元素,剧中能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看点较多,使人能在观剧后反复回味而常忆常新,这也是近年来梆子戏新作中令人瞩目的作品之一。[3]

(四)江蘇梆子戏《母亲》的成就

《母亲》曾获得江苏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奖项,并跻身第四届江苏省文华大奖,主要演员燕凌取得了最佳表演奖的荣誉。在2018年度文旅部剧本孵化计划项目中,梆子剧《母亲》也获得了资助,同时也在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省级科研项目中获得资助。[4]

二、大型红色题材梆子戏《母亲》的创新体现

(一)题材内容方面具备创新性

从梆子戏历史来看,剧目题材普遍取自民间说唱艺术,其与口头文学有机结合,展现的内容往往局限于抨击社会黑暗与歌颂民族英雄等方面。在传统江苏梆子戏中,主要表现内容为重现重大历史事件,展现历史英雄悲剧。从《母亲》的题材来看,其内容承袭了传统戏曲的优势,更易于塑造英雄人物,使剧目中的人民群众都相应增添了英雄主义色彩,也使全剧主题精准定位于百姓爱党拥军的核心。综观整个剧目,展现的都是一位母亲在战争中的行为,塑造出了一步步走向觉醒且日趋坚定地拥戴共产主义者的形象,剧情层层深入,最终使一位普通百姓的形象得到了升华。《母亲》在承袭梆子戏的表演基础上又融入创新,使剧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有效缩短,为主人公事迹增添了真实性与可信度,使江苏梆子戏不再局限于以帝王将相为主要人物的题材,而完成了以平民百姓为主角的过渡。在题材内容设计中,《母亲》更为重视刻画代表性人物,全剧不仅着重塑造了母亲的英雄形象,也对淮海地区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进行了精准刻画,成功塑造了他们朴实且善良、热情且积极的正面特征。全剧涉及的人物形象都具备立体饱满的特点,生动感人。尤其全剧主角,即“母亲”的形象,以个性化语言与行为完美展现了人物内心极端复杂的情感,将多角度而富于立体感的人民英雄形象全方位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剧中的各处细节无一不展现了以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出现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刻画出了伟大母亲兼顾家庭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家国情怀,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母亲》第一次演出结束后,观众在演员谢幕时发出的掌声经久不息。从剧目整体情况来看,题材独具匠心,故事情节生动,从小处入手还原出了宏大的历史事件,使剧中的普通群众身处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从而能让观众更为深入地了解战争的本质,即无论何种战争,最后的胜利都属于人民群众,属于共产主义者,在此类思想推动下,剧目内容与剧目题材都得以升华[5],突显了戏曲的教化作用。

(二)语言设计方面具备创新性

在语言设计方面,梆子戏《母亲》的人物语言具备极高的准确性与丰富性,且与传统梆子戏相比,《母亲》的人物语言更为洗练,剧中所使用语言兼具文学性与地域性。在展现淮海战役的背景下,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人物所用语言更为鲜活,不仅融入了徐州地区的方言,更使用了当地基层农民常用语言,使全剧更具生活气息,观众能雅俗共赏。这种语言设计使全剧更富于可信度,以生动的人物语言展现了蕴含于戏曲背后的思想,从而使红色题材中容易出现的由说教方式产生的距离感得以有效避免。从全剧角度来看,编剧为主人公安排了大量内心独白,以此为切入点使人物内心变化得到了更为具象化的展示,为人物形象增添了立体感,使其更为深入人心。[6]

(三)音乐创作方面的创新

梆子戏《母亲》的音乐设计董瑞华与唱腔设计孟宪同强强联合,为全剧打造了耳目一新的音乐情境。从全剧整体音乐设计风格来看,作曲家极为重视对不同人物形象的精准刻画,同时也注重营造全剧整体氛围。在整部剧中,作曲家不仅着眼于刻画音乐形象,还未忽视营造与情节相符的个性化音乐背景,使音乐背景风格与梆子戏有机结合。为落实此目标,作曲家充分将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渗透到全剧中,以此旋律为主题,奠定了全剧的音乐核心。[7]

就音乐特点而言,江苏梆子戏的音乐板式变化性较强,剧情多由音乐板式的不断变化而推进。《母亲》全剧的音乐特色在于冲破了传统梆子戏中以对偶乐句构成的乐段,而是选择了以各类不同板头进行演唱的方法,在剧中以不同板式变化构成唱段,使板式与唱段更具契合度,也使唱腔更为朗朗上口。无论在剧情展示方面还是人物刻画方面,此方法都能发挥极为重要的推动与烘托作用。在此基础上,作曲家为保留传统梆子戏的意味,特地采取了“大五大六”的旋律组合方法,针对唱腔下韵处理过程中常应用的“5”收尾,唱腔上韵则往往以“6”收尾。此特点与徐州地区民间小调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徐州地区民歌的各个乐句往往落于“1”“5”“6”三个音符,此特征与江苏梆子戏作曲中普遍存在的“大五大六”收尾法相契合。同时作曲者也更新了音乐配器方法,改变了江苏梆子传统剧目中简单的配器方式。在传统剧目中的乐器主要为梆子等打击乐器,伴奏分为文场与武场两类,文场以二胡、琵琶、三弦等乐器为主,武场则以锣、鼓等打击类乐器为主。在江苏梆子传统剧目中,乐器被称为“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铙钹整八口”。但在梆子戏《母亲》中,作曲家为使音乐更为丰满,不仅尝试加入了西洋管弦乐器,且对乐器编配方法进行了革新,使西洋管弦乐器与传统伴奏音乐能够有机结合。在全剧唱段中,作曲家着眼于民族乐队中不引人注意的中音区与低音区,在此音域中合理渗透大提琴,同时引入低音提琴,使伴奏更为丰富,使音色给人以更加坚实的听觉感受。在此伴奏下,观众更能听清唱腔,同时也使伴奏发挥了“唱轻补重”作用。在演唱过程中,乐队伴奏以点描式为主,侧重于突显演员唱功。演员在演唱过程中,伴奏充分发挥了衬托作用,更为巧妙且更富于技巧性。观《母亲》可知,全剧整体继承了梆子戏伴奏乐器的传统特点,音乐节奏与音色都更具感染力,体现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反衬出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共产党与人民军队的决心。[8]

(四)唱腔表演方面的创新

在梆子声腔体系中,江苏梆子戏是重要构成元素,与陕西梆子、山西梆子等剧种彼此分化,存在一定的演变关系。江苏梆子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纳入了本地风俗,同时吸收方言与其他民间艺术,使江苏各类地方剧种中的元素都相继融入其中。《母亲》的主要演员燕凌也勇于尝试新唱腔,以剧情变化为依据,改良了传统梆子腔中高亢激昂的唱腔调式,依照剧情在需要时采取了委婉低回的唱腔,使人物跳出了传统梆子戏的窠臼,更具真实感与立体感。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演唱者并未着眼于展现自身演唱技巧,而是更注重情感输出,借助情感输出推动剧情发展,吸引观众跟随主人公情绪发展投入自身感悟,从而收获更为完整的观演体验。[9]

(五)舞美设计方面的创新

梆子戏的最主要展示平台是舞台,因此适宜的舞美设计也是提升梆子戏精神内涵的有力载体,同时在推动剧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母亲》的历史背景为淮海战役时期,舞美以此为出发点,对传统戏曲中的布景方法进行创新,不再仅以幕布营造情境,而是采取多媒体大型投影,使战争场景更具真实感。在现代技术支持下,舞台上的声与光等科技手段得到了充分运用,在剧中营造出了“车轮滚滚”“血染白纱”“雪漫淮海”等史诗级场景。舞美的创新手段使梆子戏更为自然生动,为观众提供了更有力的视觉冲击感。观众从视觉方面更能体验到宏大的战争场面,从而提升了全剧的视觉艺术效果。除运用多媒体技术外,灯光设计也是全剧的一大亮点。设计人员以剧情为依照,兼顾舞台服装与音乐的整体布局,选取了亮度与颜色都更为适宜的灯光,并在全剧演出过程中不断调整灯光变化时间与照射角度。在富于变幻性的灯光设计中,全剧演出也得到了更为有力的保障。[10]在服装设计方面,《母亲》剧组相关设计人员进行了大胆创新,从人物性格与身份出发,对其所穿着的服装进行了大胆创新,使服装与人物更为贴近。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江苏梆子戏是淮海地区的代表性戏曲剧种之一,现代梆子戏《母亲》以红色题材为基调,不仅在舞美方面尝试创新,也在唱腔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将梆子戏题材范围合理拓展,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在对传统戏曲进行创新的道路上,《母亲》也为红色题材戏曲创作提供了成功案例,在江苏梆子戏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苏省沛县梆子剧团)

参考文献

[1] 廖依.从“红色三部曲”到《一个人的长征》:论张曼君赣南采茶戏现代转向[J].影剧新作,2021(03):49-56.

[2] 罗周,华春兰.戏剧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红色题材作品创作——著名剧作家罗周访谈[J].四川戏剧,2021(08):13-17.

[3] 金莹.“两创”思想,三江汇流,正当时:对话罗怀臻谈红色题材创作[J].上海戏剧,2021(04):11-15.

[4] 本刊記者.红色题材戏曲的创作探索:采访昆剧《瞿秋白》的编剧罗周[J].群众,2021(15):35-36.

[5] 李小菊.为垦荒精神立丰碑,为红色题材树典范:评台州乱弹《我的大陈岛》[J].戏剧文学,2021(07):42-46.

[6] 冯冬.典型性格创造空间在戏剧中的拓展:兼议红色题材戏剧人物塑造[J].人文天下,2021(07):24-29.

[7] 罗松.红色题材创作的新视角与新审美:评《一个人的长征》[J].歌剧,2021(06):40-45.

[8] 钟海清.红色戏曲中的爱与牺牲:以越剧《黎明新娘》为例[J].上海艺术评论,2021(03):52-54.

[9] 罗馨儿.红色题材戏曲的先进性和生命力:论罗怀臻2021年“红色三部曲”剧作[J].上海艺术评论,2021(03):55-58.

[10] 罗松.红色题材的新叙事与新形式:评现代儿童京剧《少年英雄·王二小》[J].中国戏剧,2021(06):40-42.

猜你喜欢

母亲创新
母亲的债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