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来林:科技助农走出致富路

2022-05-26贺斌

资源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示范园花椒樱桃

贺斌

立夏时节,走进义马市梁沟社区樱桃种植园,一排排的樱桃树挂满了果实,红彤彤点缀在翠绿枝叶之间。园里已来了不少村民忙着采摘,大家喜笑颜开,“一公斤能卖到40块钱!没有教授指点,谁能卖这么好价钱!”

村民说的“教授”,就是义马市科技特派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董来林。董来林,今年56岁,本该退居二线,可他依然忙碌在一线,给群众提供最好的技术支撑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结对帮扶中得到实惠,让科技力量转化为农业的丰硕成果。

精准帮扶解民忧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董来林瞄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组建产业科技服务团,开展精准产业帮扶行动。为摸清现状,他深入社区调查,根据各社区土壤条件和个体经济现状,提供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撑,通过兴业赋能,培育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2021年5月31日,董来林带领群众来到石门社区种植现场,就花椒的选种、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科学施肥等内容进行培训,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花椒市场發展前景、如何销售、精深加工等各种实际问题,消除大家的疑虑。

“通过现场一对一技术指导,帮助我解决了花椒种植中的各种问题,真是太实用了。” 种植户张小军说。

科技引领致富路

董来林33年如一日,努力让群众真正掌握脱贫致富的“看家本领”,变“输血”为“造血”,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让科学种植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为提高农业增收的科技含量,他经常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果树修剪与管理技术,不是汗流浃背,就是满身灰土,每次见他都是匆匆忙忙的,甚至休息日也在忙。2020年以来,他在田间地头现场培训30场,解决群众疑难技术问题80余个;先后建立6个核桃示范园,10个花椒科技示范园,6个樱桃示范园,全市经济林面积超过2.5万亩。预计核桃产值1000余万元、花椒产值1600万元、樱桃产值2600万元,3600余户群众依托核桃等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目前,核桃、花椒、樱桃产业已成为义马市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成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合作共赢产业兴

作为科技带头人,董来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经过多方调研,提出了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逐步形成了政府扶持、项目支撑、信贷支持、社会参与的林果产业开发和投入机制,解决了群众资金难问题。

2月,董来林帮助梁沟社区建立了樱桃示范基地PPP项目。项目由义马市国家储备林投资租赁荒坡地300亩开展樱桃种植。项目后续管理交社区,既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群众收入。目前,该项目总投资280万元,其中,租赁土地15万元、果苗18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85万元。

为科学绿化、科学栽植,董来林拿出了看家本领。他一方面要求施工方按照抽槽整地、宽窄行栽植便于机械施工种植林下经济;另一方面选择早、中熟品种搭配,种植大樱桃12600株。同时,在林下种植了红花中药材,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付出就有收获。董来林因工作突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义马市第八届道德模范,被三门峡市委组织部、科技局、扶贫办等联合授予三门峡市首届“群众满意的科技特派员”称号。(作者单位:义马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猜你喜欢

示范园花椒樱桃
示范园里绿意浓 设施农业促增收
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
花椒铺就致富路
山西四园区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河南省6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花椒用得好医生不用找
如何识别假花椒?
小樱桃之响灵传奇
临夏花椒飘香
小樱桃之响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