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栾川县龙峪湾林场:“转”出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2-05-26张红雷

资源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康养林场森林

张红雷

漫步在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满眼都是参天古树,茫茫林海,偶尔从草丛中蹿出的松鼠、从山间飞起的红腹锦鸡,为这里平添了无限生机。

“谁也没想到,几年的时间,林场能有这么大的变化。”栾川县龙峪湾林场的护林员尚春生感叹道。

近年來,栾川县龙峪湾林场通过规划引领、产业转型、科学管护,走出了一条“深耕绿色产业、激活生态旅游、推动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21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为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栾川县龙峪湾林场始建于1956年,现有经营面积6.0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约4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6%。2000年,随着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该林场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2016年4月,启动国有林场改革以来,该林场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编制《栾川县龙峪湾林场国有林场改革职工安置方案》,为林场改革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通过引导激励职工继续教育、组织培训等形式,培养优秀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升工作效能。

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该林场积极探索以旅游业为主的经营模式,制定《龙峪湾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7—2026年)》,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指导洛阳龙峪湾避暑度假有限责任公司,有序建设旅游项目。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5亿元,在中原第一峰鸡角尖建成玻璃栈道、悬空栈道、游客接待中心、中原第一条彩色自行车赛道等项目,以“绿色经济”为要,推动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创综合经营收入1000万元,带动附近3个乡(镇)17个行政村的3万余名群众增收致富,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

抓好林木资源管理

为切实做好森林资源管理,该林场积极完善配套设施,在林区内新安装界碑4块、区碑1块、功能桩15块、界桩25块,规范保护区设施标识的文字、图案、素材和尺寸,做到精准化管理。建成占地1.8亩的三岔、仙人谷、林子口等4座标准化管护用房和1处森林资源检查站、1套森林防火监控系统,不断加强门户网站终端建设,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持续提升现代林业经营水平。

该林场积极开展重点植物调查、古树名木调查与保护等项目,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完成庙子镇英雄村50亩采摘园项目建设、林区833亩珍稀树种补植补造项目,明确龙峪湾6.65万亩林地和周边8个行政村的资源状况、栽植珍稀乡土树种5000余棵,对珍稀树种庙台槭、县级古树木实行“绿树认养”,明确看管责任;投入8万元,引进GIS巡护系统科学管理森林资源,购置20台北斗智能终端,分别配置到8个管护站,不仅实现对护林员巡检路线、巡检区域、巡检时间等日常工作的科学化、网络化管理,而且能准确获取林地状况、林分、树种、林木蓄积量等多种组合数据,提高保护区经营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在6个林区安装7台红外相机,为林场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共享、科研合作和信息交流提供有力依据。

挖掘森林康养潜力

该林场坚持以《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7—2026年)》《河南省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峪湾管理局)生态旅游总体规划(2016—2020年)》为引领,开发建设森林体验道路、森林养生、科普教育等康养项目,减少人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扩大森林游览面积、增加森林康养项目,丰富森林康养内涵。

该林场按照《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申报并实施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项目,对林区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办公用房等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科学营林能力。同时,将保护站建设、水电路架设、科研监测项目等基础设施保障纳入地方性规划,由县财政统一管理。同时,积极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山西中条山林管局、湖北太子山林场等单位积极交流,在人才、技术、科研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提升保护、宣教和科研监测能力,探索珍稀树种连香树和庙台槭培育项目,引领珍稀苗木培育发展,为研究、培育和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提供科技支撑。

该林场通过不断挖掘森林资源优势和条件,提升森林康养能力,先后获得“全国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河南省唯一一家森林体验国家重点基地建设单位”“中国首批旅游美景推广地”等国家级荣誉,擦亮了生态名片。(作者单位:栾川县龙峪湾林场)

猜你喜欢

康养林场森林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推进康养产业党建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