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油茶产业“加油”绿色发展

2022-05-26郝亚儒

资源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低产茶油林农

郝亚儒

“我们从完善投入机制、加大金融扶持、推动产业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做大做强河南油茶品牌,全省现已完成油茶种植面积110万亩。”谈及油茶产业发展,河南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河南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把油茶业做优做大”重要指示要求,持续推进油茶产业稳步健康发展。2021年,全省完成新造油茶林9.95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0万亩,年产茶籽4万吨、茶油9500吨,产值16亿元。

加强政策资金支持

为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木本油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的意见》等文件,省林业局会同省扶贫办制定《关于支持全省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省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茶油产量达到3.5万吨。省内油茶主产区信阳市、桐柏县等地,也先后印发相关发展意见和实施方案,对油茶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提出要求。

为切实解决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2021年,省林业局争取到中央、省级财政资金9380万元,完成新造油茶林9.95万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0万亩。在地方上,信阳市设立了市、县两级财政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有关税费减免或优惠政策,重点扶持油茶产业发展,光山县对油茶造林每亩补助1100元;商城县对造林每亩补助800元,对低产林改造每亩补助300元;新县、罗山县对新造油茶连片5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500元。南阳市桐柏县对新造油茶林每亩补助1000元,低产林改造每亩补助300元。其中,新县抢抓“贫困县IPO绿色通道”政策机遇,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挂牌融资4.75亿元;光山县油茶优质示范林项目已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河南分行授信3.4亿元,计划用5年時间建成国家油茶示范地10万亩。

省林业局还将11.92万亩油茶造林、改培和抚育纳入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规划,进一步调整国家储备林树种结构,增加油茶营造林面积。林业外资项目也积极向油茶产业倾斜,规划利用欧洲投资银行援助项目营造油茶林18.3万亩。

强化科学技术引领

为保障油茶种植量与质并重,省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培育油茶良种苗木,前后共审定油茶新品种2个,认定油茶品种8个,认定良种采穗团3个,每年可提供国良种苗木300万株以上,提供优质穗条150多万支。同时,依托省林科院、种苗站、推广站,从良种选育、技术推广、科研试验等方面指导帮扶。

信阳市成立羚锐油茶研究院,把技术小分队和科技服务队建在基层乡(镇),与油茶种植户、种植基地精准结对指导,对整地、种苗、栽植全程跟踪服务,通过组织举办各类油茶技术培训班,实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山、技术要领到人。2020年9月,在光山县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讲堂,为种植企业、种植大户、茶农举办现场培训。

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省林业局通过整合商标、统一品牌等方式,为油茶产业打通销路,发挥区位优势,引导产销衔接,构建油茶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茶油线上线下流通组织,培育现代流通方式,支持物流、商贸等企业参与茶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降低茶农茶企流通成本。推动“三品一标”认证,加强对油茶产业生产、加工、储存、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产品质量送检、抽检、公示和责任追溯制度。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建设“信阳茶油”区域公用品牌,其中,商城县华宝茶油获得“全国质量名优产品”称号,商城茶油通过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注册。

在管理运行方面,省林业局支持龙头企业“依法、自愿、有偿”吸纳林农以土地、林权等形式入股,创新“林权变股权、林农当股东、保底分红、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采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长期“公司+农户”稳定购销合作关系,指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种植,发展绿色、有机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组织形式上,对具有油茶产出而无力经营的林农,采取企业回购返租形式,发挥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优势进行规模经营,使企业和林农共同受益。据统计,油茶产业惠及全省2.5万户近7万人,人均年增加收入2500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猜你喜欢

低产茶油林农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衡阳首届茶油美食文化节圆满举行
茶油果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分析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说茶油
茉莉老树低产改良技术研究
那坡县软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
林农的林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