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年内被两家书店“优化”,我依然选择留在书店

2022-05-25文|奎

出版人 2022年5期
关键词:营业额书店优化

文|奎 因

希望未来书店不只是在博物馆中才能看到。

西西弗大连恒隆店

2017 年6 月末,我开始了在书店工作的生涯,至今已有5 年。5 年间,我跨越两座城市,历经3 家书店,亲身体会到书店进驻商场的“黄金时代”,也见识了疫情对书店的冲击,疫情后我工作过的一家商场书店已彻底闭店,如今那个商场的原书店所在处仍在闲置,已近两年。我很喜欢一首歌,里面唱道:“在我的时代,还有唱片行。如同博物馆,装满了希望。”我希望并且努力不让书店未来只在博物馆中才看得到。

从金融业到书店业,因这里没有“可怕”的人

2013 年大学毕业后,我在大连从事了4 年小微金融工作(现称消费金融),做一名推销员。2017 年夏,我决定换一份工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面试了近30 个岗位,始终觉得“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那年5 月初,由于时间充足,我参加了回声书店和诗人巫昂办的一场诗歌课,随后又在简汇空间参加了巫昂老师的签售会,我还记得那本书叫《瓶中人》。活动结束后,我回到如意街,在当时住的楼下吃鱼丸米线,突然一个念头闪了出来,为什么不在书店工作呢?

手画pop,是当时转正的必经之路,现已全部印刷标准化

作为一个热爱文学艺术的青年,面试30 家企业但没有考虑书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参加诗歌分享会的一个多月后,回声书店关掉了,不然我还很想去试试看。第二个原因与我的小微金融行业推销员的经历有关。4 年间,我曾与数万人开口交流,了解超过3000 人、数百个不同行业的收入。我对大连的生活成本及书店从业者的收入心知肚明,也很清楚一个28 岁的男青年做出这样的决定,意味着什么。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2017 年6 月,我看到一则书店招聘启事,国内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西西弗即将进入大连市场开第一家分店,待遇与我的预期差不多,并且这家连锁书店的规模、体系和商业气质打动了我。

有趣的是,书店招聘人员的年龄要求是20~28 岁,我恰好在29 岁之前,进入了西西弗书店。之后的两年,是我扎实练基本功的日子,开店、收货、陈列,了解每一个书架和展台,一开始怯生生地向读者推荐书籍,渐渐熟练到闭着眼睛也能在店里穿梭,每周收约2500 本书,8 个大的一级分类,早上以书店专有的口号“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引导推动大众精品阅读。大连恒隆店,加油!”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9 点50 分准时随着约翰列侬的《imagine》萨克斯曲子打扫卫生。每天都累得步履蹒跚,却开心得一塌糊涂。我至今记得我所在的第一家书店有119 个书架和18 个展台(除少儿区),我当时管理的文学区是75~101 号,以及105 号书架。现在闭上眼睛,还能想象在店里穿梭的场景。

那段时间,我经常用《一代宗师》里的那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提醒自己多学习和思考。而2017~2019 年,确实是实体书店入驻商场的好时候。周末,不到500 平方米的书店平均每天的客流能达到3000 人,比肩接踵,这些人次的成交率能达到12%,平均8 人就有1 个人消费,客单价约75 元。当时发生的两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2018 年春节假期,并没有预想中的销售增长,连锁店日营业额平均不到1 万元,而我所在的大连门店,全年下来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1.5 万元。而到了2019 年春节的大年初三,大连门店的营业额超过了5 万元,是有史以来营业额最高的一天。那天晚上11 点走出商场,坐出租车回家,我眼前世界的质感,和玩“侠盗飞车”的感觉几乎一模一样,我不知道一个人累到极限是怎样的,但我的感觉是一种近乎灵魂出窍的感觉。

书店开业3 个半月的时候,我开始上主管班,1 个7.5小时的早班,1 个12 小时的全天班和1 个7.5 小时的晚班,之后休息1 天,雷打不动,循环往复。辛苦不言而喻,晚班和休息日起床,我感觉自己的脸控制不住地下垂,但幸福感和成就感也实实在在。我在小微金融行业见过很多“面目狰狞”的人,书店不一样,这里没有可怕的人。我的“神”都在这儿,艺术家、创作者是我的神明,我既推销他们的作品,也每日每夜与之共处,目光所至触手可及。与此同时,选择商业气息浓厚的连锁书店,既能与自己喜爱的在一起,也能获取一条连贯的职业生涯轨迹。对我来说,去书店前要做出这样一个决定:见更多风景还是去更高山顶?我去过一些独立书店和小书城,在那里也许不会脸部下垂,甚至可以撸猫、看书和睡懒觉,但那不是我要的生活状态。潜意识里,我总会选择最困难、最辛苦的一条路,我从来不是聪明的人,想更强大,唯有如此。

2019 年,尽管连锁店还在继续不停地开分店,但明显增速放缓,人员也开始进行调整,两名后场主管要调整为一名,岗位名称也从主管变成副店长。也就是说,以当时的连锁书店数量来计算,会有200 多名主管变为普通员工。

我是为数不多开心接受人事变动的主管之一,除了大连地区当时已有的5 家西西弗连锁店,其余的我都参与了开店过程。另外的原因就是我想把这家书店“拆解”一下,写一本员工手册,就叫“大连恒隆店的100 个基本”。拿到这个手册的伙伴,可以最高效和方便地了解此店,了解如何用最快的时间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了解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并非我们的主张。书店的人员流动很频繁,很多人因为它很美而入坑,又因为每天“搬砖”太辛苦而离开。当时的培训材料已经接近上百个,如果能够做到100 句话说完所有工作重点,即刻开始工作,无疑一举多得。

虽然我的岗位下调,但待遇未变。不过最后,我还是在变动的两个月后离开了。那段时间确实轻松而又舒适,有种回到新手村重新刷小怪的感觉。但也一直有个声音在耳边回响:“你才30 岁,接下来的日子,你想这样过吗?”在体育竞技圈里有“养老合同”的说法,当时我的状况与之类似,大概可以称为“饮水机管理员”或者“队内老大哥”。科比曾说:“朋友来来往往,但冠军旗帜永远悬挂在那里。”我已经有了自己的“冠军旗帜”吗?最终,在2019 年的夏天,我离开了生活6 年的城市,来到北京,继续书店之旅。

从大连到北京,书店足以让我过上想要的生活

之所以选择北京而不是其他城市,缘自我喜欢的几代北京作家。从王小波,到石康、冯唐,再到给姜文做编剧的孙睿。我在17 岁那年,就对石康在《晃晃悠悠》里的那句“阿莱,我将叫着你的名字游荡在北京大街小巷”情有独钟,难以忘怀。

还有,北京的书店真的很多。

至今非常感谢当时电话面试我的运营经理梅老师,我们只聊了10 分钟,他就给了能给我的最好的待遇,足够我在北京相对体面地生活,这相当关键。我在面试的一个礼拜之后,正式入职这家大型国有连锁书店。这家连锁店在大连市也有分店,据了解,大连的薪资待遇恰是北京给到的1/3。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2020 年2 月至今,书店变得彻底不同了。

在这家书店的第9 个月,我妥善地把它关掉,接着就到了现在就职的一家同样属于国有企业旗下的连锁咖啡店,专门管理全国大约30 家咖啡店内的图书区。

现在与5 年前进入书店业时相比,书店的境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读者买书的消费场景发生变化,据开卷数据显示,如今只有20%的图书在实体书店卖出。二是电商平台的折扣从根本上影响了线下书店。虽然2017 年网购业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时有很多顾客来书店选书,在网上下单;但即使如此,当时我所在的店仍可以做到年营业额500 万元以上,现在这个营业额已经难以想象。此外,如今线上卖书更加多元,博主或领读人将一本书拆开分享,代替了线下书店的试读环节,节省了时间和交通成本。而线下书店的成本每分钟都在“燃烧”。

这些外部变化带来的是工作流程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每天要做图书陈列、一级分类、优惠政策、收银结账和打扫卫生。现在要把书店看成一个平台,读书、经营社群、阅读分享,拍摄视频、剪辑和制作海报等,工作重点和作业形式都变了。简而言之,就是重点从书变成了人。从前大家为场景和环境买单,如今为平台或人买单;从前书店是基础设施,要一家一家地开,推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做苦哈哈的“盗火者”和“推石人”。现在只要一家旗舰店+内容+主播就够了,更强调让大家会心一笑,消解生活之苦。阅读很重要的两个属性是娱乐性和启发性。对于这些变化,我没有觉得不适或抵触,回到最初的那句话:我的神明都在这里。在从事消费金融行业时,我推销过这个世上最大众的产品,如今,我在推广我最喜欢的产品。虽然它们本身并无高下,但过程还是有苦乐之分的。我在2021 年开了20 多场直播进行阅读推广。正在适应如今一名书店从业者,同样也应该是一名新媒体从业者,疫情加剧了这个趋势。今年,我还打算制作荐书小视频,并尝试变现。只要还想在书店行业,我认为这就是必备技能,是必经之路,越早开始越好。

我的私人书架

在书店的时间越久,越能明显感到身上的责任也变得不一样。从最初的“你觉得文学区要怎么调整?”到“你认为这条产品线在这个品牌的未来发展在哪里?”我被问到的问题也在变化。与那时相比,我对书这种商品的看法也更加多元。由于尚有余力,我目前在读一个汉语言文学的学位,如果顺利的话,今后我将不再需要解释为什么电气工程专业却去做书店这样的问题。再之后,或许会朝着成为编辑或者作者的方向努力。无论如何,今后的日子还会与书为伴。

到现在,我每天仍提前30 分钟到工作岗位,沉淀在公车或地铁上听音乐激起的情绪,这样才能不让情绪影响自己,作为一个感性和敏感到极点的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尽管这其中更多是蛮力,过上还算不错的生活,我想除了书店,这世上很难再有别的地方了。

在进入书店工作的第2 个月,我的右脚踝因疲劳过度,留下了旧伤。从此我只能匀速走路或跑步,到现在接近5 年里,我都是一个匀速走路的人。我想,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我的“冠军旗帜”,也可以换句话说,风霜是我的“皇冠”。

到北京的第一年,我认识了一位广播行业的朋友,从未见过面,但一直觉得亲切。我多次问:“我们从事的行业,将来会不会只能在博物馆才能看得到?”在那之前,我很喜欢的一首歌唱道:“在我的时代,还有唱片行。如同博物馆,装满了希望。”每次听到难免鼻子发酸,接着又油然生出一种使命感。

我要努力不让书店只在博物馆才看得到。■

猜你喜欢

营业额书店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彼欧在中国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预计2021 年营业额将翻倍至13 亿欧元
最美书店
在书店
中国餐饮年营业额突破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