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念钟和建蜂友

2022-05-23何邦春

蜜蜂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蜂场蜂业赣州市

何邦春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科学技术协会,江西 赣县 341100)

2021 年12 月23 日,赣州市赣县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蜂业创新大会暨赣州市赣县区蜂业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赣县新饭店召开。作为赣县区蜂业“两会”的具体组织者之一,我深知举办一次蜂业盛会实属不易,能为赣县区蜂业界同仁做一些力所及的事,虽然起早摸黑,加班至深夜,我却没有一丝怨意,因为,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

图1 江西省养蜂研究所领导、专家深入钟和建蜂场指导(右一:钟和建)

赣县区蜂业“两会”的召开,是全区蜂业界一年一度极为重要的日子,也是蜂友重逢的日子。我又与上官恩伟、何章明、郑人彬、彭家明、谢芳桂等蜂业界的老朋友重逢了。可是,此次盛会,却没有看到钟和建蜂友的身影,因为他永远地离开了毕生心爱的养蜂事业,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钟和建蜂友是赣县区大田乡大坳村人,生于1971 年,1988 年开始养蜂,是赣县区知名意蜂饲养大户。2017 年3 月3 日,当选为第一届赣州市赣县区蜂业协会副会长,自加入赣县区蜂业协会以来,他积极参加协会举办的系列活动。

赣县区虽然蜂群数量达6.3 万箱,养蜂人有2 000 人余,可是98%的人都是饲养中蜂,而意蜂饲养户很少。因为养意蜂,需要长年浪迹天涯式的追花采蜜,体力消耗大,生活不稳定,养蜂风险大,饲养成本高。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高超的养蜂技术,是很难选择养殖意蜂,即使养了,也难以持久。

鉴于他养意蜂时间长、规模较大,有一定知名度,有一定的代表性,我查看了有关记录,于2018 年2 月5 日专程采访了他,对他进行全面了解。后来,采访记录经整理成文后,以《追花采蜜,生活甜蜜——记赣县区蜂业协会副会长钟和建》 为题名,刊登在《蜜蜂杂志》2018 年第6 期。

他为人热情、豪爽大方,极重情义,在采访期间,安排宴席热情接待,并邀请了数名同学作陪,后来采访成果在《蜜蜂杂志》刊登后,又安排宴席款待,我再三拒绝。因为采访、宣传蜂农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没必要增加蜂农的负担。可是他却不肯,非要破费宴请,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让我非常感动。

老实地说,我与他交往的时间并不长,日常交往也不是很紧密,但我只要想了解赣县区蜂业的情况,特别是意蜂饲养最新动态时,总会打电话给他,每一次都是有问必答,没有任何怨言。认识数年,我只去过一次他的蜂场。那是2020 年4 月的一天,江西省养蜂研究所领导、专家指导赣县区蜂业,我以一名工作人员身份,陪同前往位于杨仙岭山脚下桉树林中的蜂场,送给他数只优良种王和《蜂群生物学》等养蜂科技资料。

2021 年9 月中旬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我随同赣县区蜂业协会会长谢明山及其儿子谢宗儒一行,深入赣县区韩坊镇遇芫村余宪栋蜂场考察时,谢明山跟我说钟和建蜂友不幸离世的消息,令我深感惋惜。

原来,他于2021 年9 月中旬,放蜂至广东省韶关市某地,骑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养蜂岗位,年仅50 岁。真是车祸猛于虎!

他离世后,因为子女没有从事过养蜂,蜂群很快被低价出售,一个有40 多年历史的蜂场就此终结。而我,再也听不到他在电话那头称呼我为“何老师”的声音!

猜你喜欢

蜂场蜂业赣州市
《当养蜂技术员的日子》之(二十六)— —在大山里跑蜂场之不易
《当养蜂技术员的日子》之(二十五)
———迎接东北黑蜂保护区联合大检查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上海百酿蜂业有限公司
河南卓宇蜂业有限公司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赣州市户外拓展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弟弟会爬啦
山西省首个数字化智能蜂场在沁水试点成功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三乐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