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饮水习惯养成及策略的实践研究

2022-05-23周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一日活动

周娟

摘要: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是指幼儿能根据自身的需要,主动、科学、合理地饮水。包括:自主饮水、适时饮水、喝白开水、喝足量的水、随渴随饮、小口慢饮、吃饭时不饮水、不饮冰水等。有些幼儿因缺乏良好的饮水习惯,影响了身体健康。例如幼儿主动喝水意识薄弱,需要提醒;幼儿不喜欢喝白开水,更喜欢喝碳酸饮料、冷饮、带甜味的饮料,导致幼儿龋齿、肥胖、体弱等现象;有的幼儿在运动后立刻大量饮水,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肠胃负担,还会引起急性水中毒,导致低钠血症;饮水量不足,小便次数变少,影响排汗,导致便秘情况等,久而久之,肾和膀胱都会受到损伤。为此,我们把养成孩子良好的饮水习惯,融入到幼儿一日活动中,为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一日活动;饮水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16-

《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目标中指出:3—6 岁幼儿要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幼儿园要重视幼儿的一日饮水活动,而良好的饮水习惯是保证孩子健康饮水的必要条件。

一、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饮水习惯养成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保育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保育观认为:幼儿园的保育工作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照护、身体的保健和养育及生长发育指标的达成,更应关注如何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创设和提供幼儿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与宽松、和諧的人际心理环境,养成幼儿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合理的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良好的饮水习惯是指幼儿能根据自身的需要,主动、科学、合理地饮水。包括:自主饮水、适时饮水、喝白开水、喝足量的水、随渴随饮、小口慢饮、吃饭时不饮水等。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因缺乏良好的饮水习惯,影响了身体健康。1、幼儿主动喝水意识薄弱;2、幼儿不喜欢喝白开水,喜欢喝碳酸饮料、各种带甜味的饮料,导致幼儿龋齿、肥胖、体弱等现象;3、幼儿在运动后大量饮水,加剧了肠胃负担,还会引起急性水中毒,导致低钠血症;4、饮水量不足,小便次数变少,影响排汗,导致便秘情况等,久而久之,肾和膀胱都会受到损伤。

针对这些现象,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尤为重要。

二、幼儿饮水习惯的养成策略

将良好的饮水习惯养成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有效的策略。

(一)在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饮水习惯的策略。

策略一:创设饮水环境,调动幼儿饮水的主动性。

班级创设良好的饮水环境,张贴幼儿饮水温馨提示、接水量衡量标识图片、饮水次数记录墙等,提醒幼儿主动饮水。

1、利用班级墙面饮水互动墙,激发幼儿主动饮水。

各班创设“今天你喝了几杯水”、“宝贝爱饮水”等互动墙,中大班每天请两名值日生担任“饮水宣传员”,提醒幼儿主动记录自己的饮水次数。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喝完水后能在老师的提醒下,插好“饮水小插牌”;教师在离园谈话时,请小朋友数一数小插牌,说说你今天喝了几次水,表扬主动喝水的幼儿。

2、在厕所墙面张贴“尿液颜色对比图”,提醒幼儿足量饮水。

在厕所墙壁上张贴两张图片:一张是黄色的尿液图片,背景是冒火的,旁边写道:“糟糕!马上补水”;另一张是白色的尿液图片,背景画了一个大拇指,旁边写着:“真棒,你喝足水了”;通过两张图片对比,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尿液,通过辨别自己尿液颜色,知道要足量饮水;

3、利用接水衡量标识图片,直观量化幼儿饮水量。

小班水杯柜上张贴小蚂蚁、小猴子和大象的图片,小半杯水是给小蚂蚁喝的,半杯水是给小猴子喝的,大半杯水是给大象喝的,小朋友要像大象一样接大半杯水;中大班水杯柜张贴小半杯、半杯、大半杯接水衡量标识图片,幼儿通过对比知道接大半杯水;以此保证幼儿饮水量。

策略二:集中引水和随渴随饮相结合,养成幼儿定时定量饮水的好习惯。

在生活活动中,我们根据一日活动流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合理划分饮水时间,每天在早操后、集体活动后、区域游戏活动后、户外活动后、离园前,幼儿集中饮水,其余时间幼儿随渴随饮。

策略三:师幼共念饮水儿歌、教师的榜样示范等说做一体的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1、在生活活动过渡环节,教师组织幼儿学习一些正确饮水的小儿歌,比如:“排排队,来喝水,不要推来不要挤。”“小朋友,来喝水,你先我后不拥挤。排好队伍到柜前,伸手去拿小水杯。接水要接大半杯,接好水后回座位。一口一口慢慢喝,喝完水杯放回柜。”儿歌朗朗上口,幼儿边说边做,充分体现了“说做一体”的教育理念;

2、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在提醒幼儿喝水的同时做好榜样示范,教师和幼儿相互影响,促进良好的饮水习惯的养成,我们发现爱喝水的教师所带班级的幼儿饮水主动性较强。

(二)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饮水习惯的策略。

策略一:创设与饮水有关的角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自主饮水的习惯。

我们创设了角色游戏——“茶社”:幼儿(服务员)用纸杯倒好“茶”(白开水)后,端送到其他区域给小朋友们品尝。幼儿很喜欢这个游戏,纷纷参与到“茶社”游戏中,主动端“茶”、品“茶”,通过“茶社”游戏,增强了幼儿饮水的积极性、主动性。

策略二:在图书区投放与饮水有关的绘本,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饮水的重要性。

图书区投放了《我有喝水好习惯》、《来喝水吧》、《水--生命之源》等绘本,通过自主阅读,幼儿知道少喝水或不喝水就会引起嗓子发炎、便秘、上火等,了解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三)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饮水习惯的策略。

策略一:随渴随饮,满足不同幼儿的饮水需求。

在一日活动中的集体教学环节,例如在歌唱活动中,幼儿容易消耗体力,对饮水量的需求也在增加。我们提醒幼儿在活动前,喝5口水,润润嗓子;活动中,随渴随饮;活动后,再喝5口水,及时给身体补水;满足不同幼儿的饮水需求。

策略二:开展以“饮水”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使幼儿知道要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通过情景教学,故事教学、设计绘本、科学实验等,让幼儿知道要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例如:我们给幼儿讲述故事《小白兔爱喝水》:小白兔特別爱喝饮料,一丁点白开水都不喝,时间久了,身上的白毛渐渐变成了黄毛,兔妈妈很着急,小白兔也很伤心。从那以后小白兔口渴了就喝白开水,身上的毛又变回原来的样子。通过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小白兔光喝饮料不喝白开水的这种行为不好,小朋友也要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利用故事情境的方法,让幼儿在听故事中知道喝白开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我们还鼓励幼儿自己设计绘本:《大家来喝水》、《我爱喝水》《乌鸦喝水》等,将自己的饮水好习惯和同伴进行分享。

在科学活动《牙齿不见了》中,教师将牙齿泡在可乐、果汁、雪碧里,一段时间后让幼儿来观察牙齿的变化。通过实验,幼儿了解到碳酸饮料对牙齿有腐蚀作用,会让牙齿变色,知道不能喝碳酸饮料。

策略三:通过科学视频,了解水在人体的循环,知道水对人体的重要性、缺水对身体的危害等相关科学知识,养成主动喝水的意识。

观看科学视频“小水珠人体旅行记”等,让幼儿知道水在人体的循环过程中:能调节体温、润滑关节、帮助消化、防止便秘、排出废物、输送细胞所需要的养分和氧气等,我们排尿出汗、眼泪都需要水,如果不喝水或者少喝水,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如:嘴巴起皮、上火、大便干燥、便秘等。

(四)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饮水习惯的策略。

策略一:幼儿携带水杯,放置在方便取放的地方,口渴时少量补水。

在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运动量大、出汗多,身体水分丢失的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我们要求幼儿户外活动前携带自己的水杯,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及时饮水。

策略二:提醒幼儿户外活动前,户外活动时,户外活动后适量饮水、小口慢饮,不急饮、不暴饮,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运动前和运动后,不能大量饮水,只能间断性、小口补水,尤其是运动后不能直接补水或者暴饮补水,这样会增加肾脏负担,造成水中毒,应稍适休息后,再小口补水。因此在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做到以下几点:

1、在运动前,提前30分钟提醒幼儿饮半杯水(100-150毫升),起到分配身体能量的作用。

2、在运动中,每隔20分钟,提醒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感觉口渴可以喝1-2口润润嗓子。如果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内,也可以不喝。

3、运动后,要求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玩了哪些游戏,进行简单分享,休息10-15分钟后,再少量多次喝半杯水。

三、研究幼儿饮水习惯实施过程中的调查对比

通过研究前后的两次发放问卷,对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300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在家的饮水种类、饮水量、饮水主动性、家长对孩子饮水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等饮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喝水主动性不够,不喜欢喝白开水,更喜欢喝碳酸饮料、冷饮、带甜味的饮料;(2)外出时家长会携带水杯,但幼儿饮水量较少;家长不能及时提醒幼儿喝水;(3)部分家长认为饮水很重要,可以预防疾病;(4)在对待幼儿不爱饮水时,30%的家长会找替代品,如牛奶、茶水、果汁等来给幼儿饮用。

(二)2019年4月我们发放了第二次问卷调查,并将两次调查数据进行对比。

经过两学期观察研究和策略的实施,大部分幼儿主动饮水习惯已养成;幼儿爱喝白开水、家长创设主动饮水条件、及时和教师了解幼儿饮水情况的人数增加较多;家长爱喝白开水、认为幼儿养成饮水习惯很有必要、外出为幼儿携带水杯人数略有增加,认为多饮水就不会生病、幼儿不爱喝白开水用饮料代替人数有所下降,饮水方式得到了改善;幼儿在家每日饮水量达600ml-800ml不到50%。

经过一年的努力,孩子们自觉喝水的习惯有了明显的改进,在厕所或喝水的地方总有值日生,这样不但减少老师的工作量,还培养了孩子相互督促的好习惯,更教会了孩子们学会观察自己的尿液,能从中了解自己的饮水量,以便及时补水。虽然我们发现部分家长对幼儿饮水的观念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幼儿多喝水就不会生病,却忽视了孩子在不同情况下对饮水量的不同需求。因此,我们也确定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研究的方向,特殊情况下的饮水:

1、孩子饮水要根据天气、所在环境(如:空调房)、运动量等适当调整。

2、生病的孩子要根据医生的指导饮水,对于有先天性肾脏病、心脏病等的个别孩子喝水的适宜性。

3、在每次饮水时都要给与充足的时间,对于在特定情况口渴的孩子一定要及时的饮水并注意饮水量。

4、继续通过微信群、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幼儿养成良好饮水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长们更加重视饮水习惯培养,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

2.刘馨.各领域要点解读—健康领域《指南》.北京师范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02)

4.晓路.会饮水才健康[M].金城出版社,2010 (08)

5.秦明华、张欣,幼儿园组织与管理[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08)

6.(美) Laverne Warner & Sharon Anne Lynch著/曹宇译.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02)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一日活动
自在活动 乐在分享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真自主 假主动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幼儿一日活动中音乐韵律的应用探究
中职生数学习惯养成策略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一日活动中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