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 数字赋能擦亮“国家名片”

2022-05-21陈海芸

军工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福清华龙中核

文/陈海芸 邢 璐 叶 勇

(作者单位: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人员对塔吊进行维修保养

作为福清核电5、6 号机组土建施工总承包企业,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二四”)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和中核集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国之大者”,以创新为主线,在技术、信息化和党建等方面追求卓越,高质量完成全部工程节点,全面掌握“华龙一号 ”自主三代核电核岛建造关键技术,用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毅力,在海峡西岸铸造精品工程,擦亮“国家名片”。

技术创新:升级建造能力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从2016年2 月28 日,浇筑福清核电六号机组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技术创新一直是中核二四在“华龙一号”建造中的法宝。

针对建造难点,中核二四在吸收“华龙一号”全球首堆5 号机组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科研平台、项目团队、专业公司力量等开展科研攻关,大胆探索、引用新工艺和新工法,已成功掌握倒U型大型安全壳预应力成套技术、BIM 可视化模型技术、双壳大模板体系等100多项技术革新成果,核心竞争力不断攀升。

相较5 号机组,6 号机组主要在四个关键性技术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永久性桁架支撑系统施工技术。主要是在外挂水箱下部增加由钢支撑+压型钢板组成的钢平台,实现了避免脚手架搭设量大、高空作业量多、施工难度大及安全风险高的目的。

二是外穹顶钢制模板模块化施工技术。采用球面拼接双曲面钢制模板代替传统的满堂脚手架支撑结构施工外穹顶,避免壳间模板体系搭设的空间局限性和对反应堆厂房打压试验的影响,缩短了主线工期。

三是不锈钢覆面模块化先贴法施工技术。将混凝土结构和不锈钢覆面整体一次成型浇筑,并采用自动焊工艺焊接不锈钢覆面焊缝,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

四是先进焊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TIG 焊接技术实现了在现场安装长直焊缝不间断自动焊接,焊接效率提高2~3 倍。目前,在福清核电“华龙一号”已广泛应用,焊接量已达10000米,属国内首创。同时研发等离子弧自动焊施工技术,率先实现了不锈钢覆面大型模块化水箱预拼装自动化焊接施工,焊接效率提高7~9 倍。

↑穹顶吊装

中核二四人始终坚持用智慧建造“华龙一号”,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67 项、省级工法12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7 项、科研攻关44 项、应用四新技术57 项,形成技术总结278 篇,用技术创新护航“华龙一号”5、6 号机组圆满完成穹顶吊装、冷试、热试、并网、商运等重大节点,用奋斗体现担当。

数字赋能:打造数字华龙

中核二四始终致力于核电建造标准体系和数字虚拟技术的整体输出,将核设施建造经验与数字建造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建造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有效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工期,对推动我国核电建造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做出了突出贡献。

“华龙一号”首堆数字化深化设计,以三维设计为核心。中核二四依托数字建造中心,三维模型正向输出深化成果,使施工人员准确地理解设计意图并将其应用到施工中,主要包括钢筋、埋件、钢结构等专业深化设计,大大降低了传统二维设计方式的人工差错率,且改善传统设计信息点式散状分布的弊病。例如,在穹顶吊装过程中,采用数字三维建模技术对穹顶制作、拼装进行模拟建造,形象直观展现穹顶模块整体布局,精确演示拼装构件空间位置与逻辑安排,并对吊装全过程进行模拟施工,排查风险隐患,确保吊装成功。基于三维模型的信息高效传递,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协同建造。

↑党旗飘扬建设一线

中核二四利用数字技术助力核电建造全过程、多专业、多参与方精细化管理,积淀福清核电“华龙一号”工程建造大数据,利用“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汇聚“华龙一号”核电建造数据库,为批量化建造提供信息化、数字化支撑;固化69 个标准化业务表单和107 个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标准化“华龙一号”核电建造业务管控;智能预警多项业务管控风险,保障核电安全、高效建造;迭代人员、物资、设备信息化管理功能,逐步实现“人机料法环”要素数字化。

同时,中核二四还运用远程视频监控技术、人员定位和人脸识别技术、群塔防碰撞技术等实现现场要素网格化管理,实时督察现场施工情况,施工进展、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等,强化安全管控。

党建创新:党旗引我向前

在“华龙一号”建设过程中,中核二四党委充分发挥领导作用,进一步探索党建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的新方法、新路径,形成了党建引领在前、建造热火朝天、助力华龙加速腾飞的生动局面,让党旗在“华龙一号”施工现场高高飘扬。

在公司党委的统筹下,福清核电项目部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等形式,以开展“党建+品牌工程”为载体,实现党建工作与国之重器建设同频共振。“党建+安全”,以党建融入项目管理为切入点,实现安全管理“1+1 >2”的倍增效应;“党建+科技”,成立科研项目小组,切实发挥党支部在推动科技驱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党建+效益”,以“五小四新”活动等为载体,着力优化各类技术方案,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中核二四福清项目全体党员实干拼搏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攻坚克难在一线,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沈虎权在6 号机组穹顶吊装时,从凌晨4 点开始就蹲守在塔吊上,一蹲就是5 个多小时,直到9 时21 分吊装成功。6 号机组核岛筏基B 层施工的时候,正赶上春节,党员于世任主动请缨,坚守一线,确保顺利实现整体浇筑;姚保民和赵新龙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核电施工现场测量领域及工机具的创新改造开展技术攻关,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中核二四人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在“华龙一号”工程建设的每个关键时刻,始终坚守一线,不忘责任与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承诺。

创新永不止步。如今,中核二四人创新的脚步正在丈量“华龙一号”漳州核电这片热土,继续耕耘着“国之重器”……

猜你喜欢

福清华龙中核
好好去爱
鲁迅祖父行贿案真相
校本作业开发:提高物理高考复习效率的利器——以福清二中为例
奔跑的板凳龙
中核集团否认与“华宇”有染新新贷竟还敢拿“中核集团”虚假宣传
中核集团与天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核集团获2016“一带一路”建设案例奖
中核收购尼日尔铀矿股权
早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