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与培育研究

2022-05-21周惠玉刘晓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周惠玉 刘晓明

摘 要:社会现代化转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混乱和扭曲,引发人格危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人格的健全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基于大学生与内外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人格形成的“知、情、意、行”过程提出的培育途径能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人格;新时代;大学生;引领

DOI:10.15938/j.cnki.iper.2022.02.006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2)02-0029-06

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精神需求更为迫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当前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健全人格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已刻不容缓。健全人格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对人素质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培育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必然选择。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引领作用

进入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和培育已经成为现实需求和必然要求。

1.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时代境遇

第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是现实需求。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人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大学生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就需要面对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等内外环境因素。大学生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构成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大学生健全人格核心要素的和谐关系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涉及人的需要的满足、能力的提高、社会关系的丰富、自由个性的发挥、主体性的充分发展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地指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质上要求必须加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对精神满足和自身人格完善的需求也日益强烈。高校是各种思潮的集散地,大学生始终处于思想传播的最前端,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极易受到消极甚至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正是由于大学生受到内外因素的多重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面对自我,时常陷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的矛盾和冲突之中;二是面对他人,人际关系日益淡漠,道德失范现象频发;三是面对社会,理想信仰缺失,功利心理凸显,个人奋斗目标脱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四是面对自然,为了自己的私欲随意破坏自然,缺乏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这已严重威胁和侵蚀了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成果,违背了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关注和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成为迫切的现实需求。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是必然要求。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人们具有现代化的心理品质和行为,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现代化人格的培养。要保持社会主义的生机和发展活力,就必须堅持开展健全人格培育工作,这也是新时代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标准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保持高度一致。近代西方心理学坚持“自然科学”的取向开展人格研究,但过度注重个人心理层面的建构,对社会、国家层面的人格培育重视相对不足,出现个人主义和自由思想不断抬头,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因此,高校需要切实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引领性作用,注重在承认多元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和凝聚社会共识,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满足大学生的多层次的需求,帮助大学生修正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人生理想目标,激发奋斗热情,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健全人格具有时代性,每个时期都要有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健全人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培养工作,蕴含着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期许,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所倡导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提供了根本原则。人格的形成是价值观内化的重要结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以及科学性与真理性的统一。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全的人格。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目标。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不断变化和循序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社会、国家三个方面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层次性和渐进性的教育目标,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目标提供了新的理念。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部要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方面,还具体、针对性地表现在从政治、经济、文化到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规范到法治,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到精神追求等方面,这种具体性和针对性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内容体系和教育视野。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着新时代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期待,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这为化解新时代大学生人格危机和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1.促进大学生与自我和谐,化解自我冲突

大学生与自我的和谐关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和核心,可以促进大学生客观看待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促进个性自由且全面的发展。客观上来讲,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往往导致他们自我同一性较低,引发理想我与现实我、内在我和外在我的不断冲突,时常表现出愤怒、焦虑、冲动等非理性的情绪或行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容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规定了方向,为大学生自我评价规定了标准,避免了因自我矛盾和冲突所引发的自我迷茫,引导大学生在认知上正确认识自我,在情绪上积极体验自我,在意志上恰当控制自我,促进自我和谐。“爱国”情怀的培养能激发大学生产生民族归属感、自豪感的积极情绪体验,由此逐步内化的自我价值体系将能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目标,不断激发为之不懈奋斗的热情和行动。“敬业”能引导大学生形成遵循职业道德的态度,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成才的目的,自觉培养勇于创新、意志坚定、攻坚克难、忠于职守的精神,坚定立场地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正确且理性地处理好恋爱、生活、就业等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真实表达自我,保持接纳和坦然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优缺点,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内在我与外在我协调统一发展。“友善”是新时代新型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稳定的情绪状态和适宜的行为表达。

2.促进大学生与他人和諧,适应人格转变

“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2],人终究不能脱离社会的属性。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社交心理需求,还能提升沟通、合作等能力,为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应运而生,分工和交换成为了经济上的普遍联系,需要人们遵守自由、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倡导将有力地促进构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心理氛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自由”引导大学生秉承自由开放的态度进行交往。“平等”引导大学生相互之间尊重,平等对待,减少彼此之间情感淡漠和疏离,在包容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下促进彼此思想的交融。“公正”引导大学生自觉依据社会规范和条例,坚持原则且不卑不亢地处理人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法治”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在彼此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下,理性且独立自主地有序开展交往。

3.促进大学生与社会和谐,坚定奋斗方向

大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个体与集体、社团、政党、民族和国家等之间的关系,其和谐关系是指大学生通过内化社会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所获社会化能够与整个社会要求一致”[3]的和谐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深化,多元文化的交相碰撞,“社会思潮有科学与错误、进步与落后以及积极与消极等之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社会思潮会迷惑混淆视听,扭曲价值观念,甚至激化社会矛盾,扰乱社会秩序。”[4]这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自身需求与社会要求产生了较大分歧,“个人化”和“务实化”倾向不断凸显,成才的动机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联系较少,甚至导致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降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内容为大学生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指明了奋斗方向,引导他们把个人利益和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并按照社会所要求的方向不懈奋斗。“富强”引导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深刻意识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激励大学生在社会建设当中实现自我价值。“民主”的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有助于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在政治参与中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和规范个人行为,增强政治认同感,为大学生人格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并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有助于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坚定文化自信,旗帜鲜明、包容并蓄地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不断提升人格的内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得以满足的状态,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谐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辩证地看待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4.促进大学生与自然和谐,形成生态人格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需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要面临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确保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人类为了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料,不合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盲目开发和使用自然资源导致空气污染、生物多样化锐减、能源枯竭等严重生态危机问题,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关系,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5]究其根源,生态危机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人格的异化——“工业文明社会的占有式人格”[6]。占有式人格坚持认为自我的价值高于一切,即把外在的一切看作是否能被利用的工具性客体,对自然进行无限度的征服和掠夺,以满足人类永无休止的欲望。这种占有式的人格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精神世界,引发精神的荒芜,导致人格的单面发展。

新时代呼吁时代新人具有生态人格,生态人格呈现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它反映了全球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对生态价值的反思和生态精神的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体现着对生态人格的要求。在国家层面,“富强”“民主”要求大学生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民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实现的可能;生态人格是个体内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现,建设生态文明则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有之义;“和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天人合一”等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在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所产生的占有式人格的有力抨击,将有效地遏制人格的单面发展,“自由”“平等”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公正”“法治”则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个人层面,为大学生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出了具体要求,“爱国”引导大学生要具有更广阔的政治站位和视野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敬业”引导大学生要恪守职业道德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诚信”“友善”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内化为大学生内心的优秀品质,要求大学生予以主动培养和提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7]这句话蕴含着学习心理学理论中的“知、情、意、行”学习过程理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也是学习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途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1.拓宽认知认同渠道,夯实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坚实基础

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播来培育人格,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先决条件。目前,由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格发展重要作用的深刻理解,教育手段也停留在照本宣科的阶段,这明显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传播。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渠道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第一,发挥课程思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课程思政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包括先进的文化思想、高尚的伦理道德情操、现代的美学意识、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论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凝结而成的真正实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法制人、以行导人的德育系统工程”[8],要凝聚各种教育要素发挥课程思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与内外环境要素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引领性作用,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第二,注重“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促进大学生对内外环境要素之间关系的旧有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有意义的联结。“先行组织者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有意义学习策略,是先于学习任務之前向学习者呈现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综合水平和抽象性,并能清晰地把学习者原有观念与新学习任务联结起来。这就需要教育者调查新时代大学生处理与内外环境要素关系的现状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依此进行课前精心安排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先行组织者”。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与贴近和解决大学生思想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探寻大学生在自我同一性、人格转变、奋斗目标、生态人格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案。第四,打造和强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网络宣传阵地,为健全人格培育提供载体。高校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健全人格培育的网络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把新媒体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健全人格培育的典型事迹和优秀作品进行线上宣传。

2.注重情感认同引导,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精神动力

积极情绪对于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单向灌输教化的教育效果往往不佳,过度的教条主义忽视了大学生情感需求,反而会引起大学生学习的抵触情绪。因此,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中的引领性作用,高校应充分挖掘和激发大学生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关系中的积极情绪,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情感认同。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平台,满足大学生被认可、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激发大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创造性地吸收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人际情感交流需求相结合。要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为大学生搭建和提供校内外、国内外主题思想文化的交流学习平台和机会;“厚重的家风、家训、家教资源不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主题,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厚重的传统家风资源”[9],要善于挖掘家庭中的情感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家庭亲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关怀、道德情感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第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相结合。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理论上,还体现在为大学生解决现实的思想、行为问题上,让大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关怀,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组织大学生通过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倾听革命故事、感受改革辉煌历程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激发热情,不断深化和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内化。第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追求热爱自然情怀相结合。注重采用体验式教育方式促进大学生自然情怀的培养,可以组织大学生通过生态实地考察、生态游览、野外生存实践等活动接触大自然,在感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激发生态意识和智慧。

3.加强意志品质培养,提供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动力保障

意志品质是个体在明确目标下,坚持不懈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的意志行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意志特征,包括主动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也是人格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10],并鼓励青年要抓住人生黄金期,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培养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意志品质。因此,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就成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健全人格的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动力保障。第一,注重坚定理想信念和目标的激励。意志的产生并非自发产生的,而是基于一定理想信念和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并明确了个体、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具体目标,为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支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新时代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深刻含义。第二,加强实践锻炼。意志品质不能单独依靠空洞的理论来实现,而是在实践中锻炼形成的。高校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贫困地区支教、科研竞赛等各类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经历各种困难、挫折和考验,从而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第三,强化纪律约束规范。纪律规范是意志品质形成的有力保障,高校应加强普法教育,促进大学生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约束自己在内外环境要素关系中的行为。第四,提升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是意志品质形成的内在因素和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体现,大学生一般可以采用自我觉察、自我克制、心理咨询等具体方法进行提升。

4.促进行为习惯养成,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成果转化

行为习惯是一种自觉、稳定和持久的行为状态,也是人性、人格和人品的集中体现,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习惯是新时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成果转化的重要标志。习得的价值观是否以外在的行为稳定且持久地表现出来,会受到个体内在动机激发和外在行为强化程度的双重影响,当个体动机较强或者感受到即将表现出的行为会被接纳和赞许时,个体才会以外在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观察学习理论认为,激发动机是行为外化的关键;经典行为主义心理学则认为,行为结果强化是外化的关键。因此,要实现大学生习得的核心价值观外化并形成行为习惯,就要从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行为动机激发”和“行为结果强化”两个方面做起。第一,在“行为动机激发”方面,一是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把个人需要与他人、社会、自然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有机转化。一方面,结合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大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我实现的平台,并促进其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把行为激发与关心和解决大学生在与内外环境要素关系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大学生切实体会到行为展现对个人的益处。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与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精神教育相结合,讲好人与自然的故事、中国故事、优秀个人和群体典型故事,传播正能量,培育主流校园文化,以此来营造激发活力的氛围。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与法治体系建设相结合。在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同时,要加快相关法治体系的建設,切实做到尊重和保护学生在内外环境要素关系中的合法权利和义务,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法治氛围。第二,在“行为结果强化”方面。一是要注重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对大学生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和谐关系中所涌现的典型榜样进行塑造和宣传,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人格行为要及时奖励,尤其要注重大学生同辈人群的正反典型教育;二是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及其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完善高校健全人格培养方案和奖惩制度,把专项考评环节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时学分,健全长效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格培育中引领作用的常态化。

参考文献

[1][7]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9.

[3] 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1-5.

[4] 贺武华.信息时代社会思潮传播及其对大学生不良影响与防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58-62.

[5] 习近平.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N].人民日报,2019-04-29(2).

[6] 徐洁.论生态人格的内涵及其培育[J].当代教育科学,2020(1):19-23.

[8] 许小军.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元素探讨[J].江苏高教,2021(3):101-104.

[9] 白海燕.中国好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5):36-40.

[10]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责任编辑:孙 皓]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