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课上的应用分析

2022-05-21蔡黎萍

教育界·A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特殊教育学校情境教学法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对特殊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优化,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综合性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积累的词汇量相对较小,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更偏重利用形象思维去理解。因此,情境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中拥有极为重要的现实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创设优质的生活化场景,能够使学生获得更为优质且熟悉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书面语言进行有效的理解,从而使生活语文教学所具有的现实效果得以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文章对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课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程度的现实性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程;生活语文

【基金项目】福建省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课题名称:“情境教学在培智学校的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立项编号:PTGFKT20014。

作者简介:蔡黎萍(1973—),女,福建省莆田市特殊教育学校。

引言

智力存在障碍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低,并且无法充分地对外界事物进行综合性的感知。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需要在对学生的智力水平进行综合考虑的同时,应用更为多样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模式,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使特殊学校所拥有的教学创新性以及完善性得以体现。文章对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时可采取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相应的生活情境所具有的作用进行综合性的探究,以期使特殊教育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活语文教学能够得到提升优化及创新。

一、情境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实际的学习情况,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并且具有高度鲜明特性的生动场景,以此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激发,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及深入体会,让学生进一步吸收并且消化教材中的知识,从而能够充分地掌握教材内容。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对象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这些学生在知识获取以及心理体验等诸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现实缺陷,利用情境教学法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并且能够使学生对生活及社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使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得以提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可感知情境相融合,使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体验感得以丰富,使学生能够在丰富感情经历的基础之上不断调动思维,提升学习兴趣,由此积极地融入各类课程的学习当中,感知学习中存在的各种规律,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当中,对相应的学习对象进行有效的分析、加工和理解、消化,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活语文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对所学习对象进行更加充分的理解与认识,对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与体验,由此提升对学习对象的现实认知,使教学工作能够得到不断的优化,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1]。

二、情境教学法在特殊教育学校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创设生活情境,综合展现教学内容

在对各类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情境的真实性予以重视,使情境能够与生活相贴近,甚至具有高度逼真的特点。同时,教师需要对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等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使生活情境能够获得更加有效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在更为熟悉且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以此充分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将课内语文知识在生活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從而使学生的生活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例如,在“镜子里的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镜子来对相应的生活情境进行有效的创设,借助多媒体设备对镜子内不同角度的图片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能够对镜中的造型有初步的了解。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亲自体验的方式对照镜子的乐趣进行感知,使学生能够对镜子中的自己进行有效的认知,能够对着镜子做出各类表情及动作,能够通过体验及感受去思考镜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所存在的区别、共性及联系。在相应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体验更加真切,由此学生能够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性的理解。

(二)创设现场情境,进行更加直观的教学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所具有的思考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往往依托于其具象思维,他们对抽象事物往往无法予以更加充分的理解。而这些学生所具有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样受到一定程度的现实制约,他们很难通过综合性的思维,对较为抽象的内容进行综合性的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各种科学技术、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应用,如在教学抽象内容的过程中结合具有高度趣味性的动画、图片以及优美的背景音乐等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进一步展现抽象内容的具象化特征,使抽象内容具有高度的直观性,这样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在生活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运用具象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同时也可以通过创设现场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在对现场情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创设的现场情境要能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符,最好是学生在生活中天天面对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更为熟悉且优质的氛围与环境下进行学习。这样,学生能够在现场情境中产生真实感受,而相应的情境也能够在听觉、视觉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刺激,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例如,在与升国旗有关的课文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与五星红旗相关的革命故事,并且向学生展示五星红旗,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五星红旗凝结着革命先烈的血泪。而后向学生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各类影像资料,使学生能够对升国旗的豪迈感进行综合性的感知,并且使学生体会激情澎湃的感觉。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国歌。教师可在课上先播放一遍国歌,让学生感受国歌的旋律,再向学生播放我国仪仗队的升旗场面,让学生进行观看,使学生能够对五星红旗的升旗过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学生对升旗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升旗仪式,让学生感受升旗的整体过程。如果能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亲身体验升旗的机会,让其在国歌声中将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学生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充分感受国旗的威严,从而大幅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

(三)创设游戏情境,充分体现教学的寓教于乐性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情境,同样是一种优质的教学方法,无论对普通学校的学生还是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而言,都是极为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而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教育游戏既充分契合学生爱玩的天性,也能丰富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游戏为依托,创设更为优质的情景,通过体验式的游戏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与当前所在的世界进行接触。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使得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较为突出的现实限制,对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依据课程内容创设优质的游戏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动之下进行综合性的课堂运动,由此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得以大幅度地增加,充分体现教学的寓教于乐性。

例如,在“好朋友一起玩”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优质的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与其他朋友进行玩耍,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小游戲,使学生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情境,能够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进行情境游戏创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对击鼓传花以及抢凳子等小游戏进行有效的改编,因为较为简单的小游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游戏。教师可以带头进行示范,激发学生的热情,然后让学生依照规则进行游戏,借助这些互动游戏,使学生体会到朋友之间的感情,学生也能够在游戏的情境中产生心得体会。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的游戏体验,又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有效的学习,由此帮助学生形成更稳固、正向的价值观[3]。

(四)适当创设丰富复杂的生活情境,优化学生实践体验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生活实践的驱动之下,能够进一步地对生活场景以及相应的情境进行综合性的体验,并且在体验过程中,能够与学习情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在学习情境中对各项内容进行类比探索与分析,这有助于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学生在生活情境的驱动之下,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不断的提升,这对学生参与学习会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不断的提高。

例如,在“百货商厦销售活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百货商厦情境,将班级布置为小型百货商厦,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购物以及售后过程当中了解与百货商厦物品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应用彩色卡片开展教学,卡面的正面是商品的实物图示,背面则是相应的读法,使学生在卡片的引领之下,对百货商厦的各类物品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商”字的读法以及写法;在进入商场服装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围巾,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围巾的“围”字进行书写;在转移到玩具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玩具的“具”字进行书写,由此使学生在百货商厦销售活动的真实情境中,对各类学习内容进行生动真实的综合性感知,丰富其学习体验,使其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以更为丰富的情境影响学生的学习,完成相应的生活语文教学工作[4]。

结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而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还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教师在生活语文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现场情境以及游戏情境,能够让抽象的内容具有高度的直观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投入课程的学习中,使生活语文课程的活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展示,取得更为优质的教学效果,由此在潜移默化中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缺陷进行有效的弥补。另外,有效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能帮助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树立更加坚定、积极的世界观,也能对其所具有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朱楠. 转型时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再探讨——基于教师角色变革的视角[J]. 教育学报,2021,17(02):62-73.

徐知宇,徐思思,王雁. 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 中国特殊教育,2020(09):22-28,8.

倪灵芝,陈洁,江龙飞,等. 五所特殊教育学校视障学生视觉损伤及康复情况[J].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1,23(05):374-379.

王成霞. 特殊教育教师学校归属感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9(01):108-113.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特殊教育学校情境教学法
打造生态课堂践行生活语文?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探析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构建阳光体育背景下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