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蜗牛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2022-05-20潘丽静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草木灰黏液田间

潘丽静

(河北省南皮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南皮 061500)

近年来,蜗牛在南皮县秋季瓜果蔬菜和大田作物上危害严重,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造成瓜果蔬菜及其它作物减产严重。另外,蜗牛爬行时留下的黏液以及排出的粪便不但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减产,还污染农作物,大大降低蔬菜的产量、品质、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1 发生特点

1.1 寄主多,食性杂,危害重。蜗牛可取食蔬菜、小麦、玉米、棉花、花卉、果树等多种植物,寄主种类有58 科200 多种。初孵幼蜗只取食叶肉,使叶片仅剩一层表皮;蜗牛稍大后,将幼叶舐成较大的缺刻和孔洞,同时分泌黏液污染作物;取食造成的伤口,有利于多种霉菌的寄生,会导致植株及叶片和果实腐烂坏死;蜗牛也可咬断幼苗,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可将幼苗全部吃光。

1.2 具趋暗性,喜温暖、潮湿、隐蔽的环境。蜗牛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强光刺激敏感。如遇阴雨天,可昼夜栖息在植株上活动为害,常在多雨季节形成为害高峰期。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如阴凉的草丛中、田埂里、枯枝落叶下、作物根际土块和土缝及温室等。

1.3 繁育率高,产卵量大。蜗牛一生可产卵多次,每次可产卵30~230 粒,成堆产卵于一处,多产于透气松软的土里或枯叶下,土壤干燥或卵祼露地表则不能发育。蜗牛的寿命一般在2~3年。

1.4 具有暴食性和很强的忍耐性。成蜗牛食量较大,且边吃边排泄。1 头成蜗1 个晚上就可以咬断10~20株刚发芽的白菜幼苗,而且对老叶幼叶没有选择性。蜗牛的生存本领很强,小蜗牛一孵出,就会爬动和取食。遭遇侵害时,它会把头和足缩进壳里,并用黏液封住壳口躲避敌害,一旦外壳破损,也能自行修复完整。

2 发生原因分析

2.1 蜗牛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蜗牛的发生与气温和土壤湿度的关系密切。蜗牛生存活动和取食为害最适宜温度是20 ℃~25 ℃,相对湿度90%左右;当温度高于30 ℃,相对湿度低于66%时,取食量显著减少,并大量死亡;当温度低于15 ℃时,蜗牛的活动和取食明显下降。

2.2 田间生态环境有利于其发生。近些年来,由于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者增加,留守老人对农田管理不细,田间作物麦茬、玉米秸秆大多遗留在地里,杂草不能及时清除,为蜗牛的生存繁殖提供了适宜场所。同时蜗牛的寄主较广,可以为害多种作物,食物充足,有利于蜗牛的发生。

2.3 对蜗牛的为害习性不了解,造成防治效果差。蜗牛繁殖力强,昼伏夜出,比较喜欢在叶片的背面或根部隐蔽处栖息寻找食物,喜欢背阴湿润的环境,尤其早晨有露水的时候活动比较频繁。因此,喷药防治时露水稀释了部分用药,导致药效作用受到一定影响。

2.4 蜗牛天敌数量较少。虽然万物相生相克,但由于多年来农田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加之生态环境污染等因素,致使蜗牛的天敌逐渐减少,目前仅有鸡、鸭、老鼠、鹅、麻雀、蛇、萤火虫等。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一是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开沟降湿,适当翻耕土壤,破坏蜗牛定居生长、繁殖的环境,减少适合蜗牛为害的条件,使环境朝不利于蜗牛生存的方向发展;二是蜗牛高发期进行日常灌溉,达到抑制蜗牛的效果;三是在田间铺设地膜,使土下的蜗牛无法出来活动,地上的蜗牛无法进入土壤生存,无法产卵,在外界慢慢地死亡减少;四是进行秋冬深翻,把卵和越冬蜗牛翻至地表晾晒,尽量快速让其失水死亡,或放养鸡鸭取食成年蜗牛。

3.2 物理防治

3.2.1 人工捕杀。一般选择清晨或阴雨天进行人工捕杀。不是简单的将其踩碎,要及时将其进行转移,然后在其它地方彻底销毁。

3.2.2 撒施生石灰或草木灰带。在田间四周或作物行间撒上生石灰或草木灰,可使蜗牛在爬行时将粘上的石灰或草木灰带入壳内,经摩擦或失水而使其致死。注意不要撒到叶面上。地面潮湿时收效较差。

3.3 化学防治。雨前不打药,提高药液的利用率。要选择杀灭软体动物的专用药剂,如四聚乙醛、速灭、硫酸铜、四聚乙醛、甲萘威等药剂。打药时,要让蜗牛接触到药液。施药后如遇大雨,需进行二次补喷;同时不要践踏已施药的地块,以保证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草木灰黏液田间
陕西黄龙:春来好时节 田间农事忙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一份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的报告
黏液如何助力清除流感病毒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草木灰
为什么蜗牛爬行后会留下银色的痕迹?
草木灰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草木灰的功用及施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