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蕉销售量与包装关系探析

2022-05-18刘昊朗甘桂松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活费香蕉参与者

刘昊朗,韦 翔,雷 芳,甘桂松

(1.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2.桂林学院,广西桂林 541001)

近些年来,学者对水果保鲜技术研究颇为深入,而香蕉作为一种易腐烂的水果,其对包装要求更为苛刻。采摘后的香蕉由于各种因素,如呼吸作用、病菌侵害等,香蕉自身的品质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易出现萎蔫、腐烂、发黑等变质现象;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碰撞、挤压等原因,易使香蕉产生机械损伤。随着新一代蜂窝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更热衷于网上购物,对包装的要求进一步增加,因此有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包装结构特性。

人们在购买水果时更注重其美观性,不同的图案、不同的设计风格会影响消费者对水果的青睐。如倪晓岚[1]分析传统的水果包装中存在的材料浪费、包装粗糙等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出一种环保、美观的水果包装盒,减少资源的浪费;陈颖[2]从快递行业的角度出发,探讨水果在现有快递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标准化设计的理念,通过分析水果种类、消费者偏好,为水果设计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标准化快递包装;而李叙燕[3]研究在水果采摘的过程中,包装对于消费者在采摘过程中的便携问题,对包装的尺寸、结构、重量等元素进行设计,解决消费者的便携要求。

包装的结构、特质会影响人们对包装的选择,也会影响水果安全,研究包装的性能结构有助于对不同包装做出合理选择。如黄超佩通过超市的线下渠道分析,认为水果包装的图案、造型会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出运用水彩泼墨的方法进行装潢,打造一种特色的水果品牌[4];LEITÃO等[5]从包装与外界的温度出发,比较常规包装与新型包装对外界温度的敏感性,发现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新型包装对水果的保鲜效果更好,能延长水果的货架期;HASHIM等[6]研究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生物降解复合膜,并在复合膜中渗入精油(EOS),能够抑制果品上细菌活性,提高其抗菌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学者们的研究都较为深入,但地域性特点不明显,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南宁特色水果——香蕉,研究其包装方式与消费者的关系,并针对南宁高校学生设计问卷。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涉及有单选题、“是或否”选项题及主观偏好的多选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参与者的性别、月生活费、月购买香蕉的费用、购买香蕉的途径、香蕉的食用方式、对香蕉包装方式的态度、常用的香蕉包装方式、香蕉包装价格可接受的范围和香蕉包装改进方面9个题目,以此探究香蕉包装方式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本次网络问卷在发放前设置了每个ID仅可填写一次,避免了一人多填、重填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重复率,保证了此次网络问卷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有效性。

1.2 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发放并回收的有效数量为896份,符合且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对样本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每月生活费在1 000~1 500元的人数最多,有372位,约占41.52%;每月在香蕉购买上的支出在5元以内的人数最多,约占32.48%,只有6.25%的参与者选择支出25元以上;对于香蕉包装价格可接受的范围,有45.65%的参与者选择0.2元以内,只有2.79%的参与者选择1元以上。

针对香蕉包装方式的主观偏好问题设计是不定项选择的形式。有72.43%的参与者选择从水果摊购买香蕉;在超市购买香蕉的参与者人数仅次于从水果摊购买的人数,约占66.07%;选择从网上购买香蕉的参与者约占22.32%,可见参与者购买香蕉的途径渠道比较单一。对于香蕉的食用方式,选择直接食用的人数最多约占89.96%,说明香蕉使用的方式较为单一;安全性、可降解材料和便携性作为排名前3的香蕉包装改进方面,说明商家应重视香蕉包装在此方面的性能;香蕉的包装方式中,参与者选择最多的是保鲜袋,说明人们可能更在意香蕉包装的价格与便携性。问卷内容及结果详细见表1。

2 实例分析

2.1 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

2.1.1 变量选择

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猜想月生活费(L)、香蕉包装价格可接受范围(R)都与消费者每个月在香蕉上的支出(C)相关。

2.1.2 虚拟变量的引入与检验

使用原始数据在Eviews软件里预测模型线性关系,以上述猜想中的月生活费、香蕉包装价格可接受范围作为自变量,每个月在香蕉上的支出作为因变量,并引入虚拟变量性别(S)、是否介意香蕉包装方式(M)。其中,在原始数据中,每个月在香蕉上的支出的一个单位为5元;月生活费的一个单位为500元;包装价格可接受范围的一个单位为0.2元;性别中1为男性;是否介意香蕉包装方式中1为对香蕉包装方式表示介意。

2.2 模型假设

2.2.1 初步模型

初步模型设定为C=β0+β1L+β2+R+β3S+β4M+μi,使用Eviews软件对该式进行回归。结果显示S系数的T统计量的P值为0.1>0.065 2>0.05,即虚拟变量sex在5%的显著性水平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变量sex显著。M系数的T统计量的P值为0.413 9,即虚拟变量M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没有通过检验,不拒绝原假设,即变量M不显著,故剔除虚拟变量M,说明大学生群体对香蕉包装方式是否塑料、纸箱、泡沫等要求不高,较为注重包装的性能及实用性。而C与R系数T检验统计量的P值均为0,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即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故保留这两个变量。综上剔除虚拟变量S与M,得出回归模型为C=β0+β1+β2+β3+μi,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

2.2.2 模型修正与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测。通过计算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发现其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12,因此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2)异方差检验。选择利用怀特模型进行检验,ei2=β0+β1(L)+β2(R)+β32(L)+β42(R)+β52(S)+β6(L·R)+β7(L·S)+β8(R·S)+μi。分 析 得 出nR2=54.613>χ(28)=15.5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存在异方差。对回归模型公式加权,w=1/|ui2|得到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据此写出回归方程C=0.969 6+1.306 9L+ 0.229 5R+0.226 1S,研究该式3个变量系数T统计量的P值,结果显示L、R、S系数的P值均小于0.0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即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

表3 模型加权回归结果

2.2.3 模型的经济意义

通过回归结果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生活费增加一个单位(500元),消费者对香蕉的月花费会平均多增加0.3个单位(5×0.3=1.5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男生比女生的平均香蕉月花费会多增加0.2个单位(5×0.2=1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以南宁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究香蕉包装对消费者在香蕉选择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的生活费和包装可接受价格范围对消费者在香蕉选择方面有显著的影响,消费者的生活费在1 000元以内时,对香蕉的选择更大,占比达69.76%,在包装价格可接受范围方面,0.4元以内的包装价格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占比达71.99%。通过实例分析,香蕉的包装方式对大学生选择香蕉的影响小,大学生更加看重包装的性能和实用性。通过模型修正研究发现,当消费者可支配生活费增加时,在香蕉上的花费也会增加,且男生在统计上比女生消费更多。

3.2 建议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促进香蕉销售量增加和香蕉市场良好持续发展,对商家提出以下建议。

(1)升级包装材料。商家可以选择可降解材料,如使用蜂蜡包装、纸箱包装、杜邦纸等,实用性强,性能好,在使用后能快速降解,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重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弘扬绿色环保理念,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份绵薄之力。另外,采用便携及安全性较高的包装袋可以增加消费者对水果的满意度,以顾客为中心多方位吸引消费者。

(2)创新营销模式。①商家可以针对不同的性别进行营销。针对男生、女生选择不同的方式销售香蕉,推出不同的服务,可以增加自身的市场份额以及竞争力。②采用混合销售模式。在超市中可以采取水果捞、奶茶等形式,让顾客吃到不同生产方式的香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味觉需求,而且对其他水果的销量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③针对性区域营销。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水果包装的方式要求参差不一,地域性差异也会对水果包装的方式要求不同。因此,商家不仅要有灵敏的市场嗅觉对水果的包装进行设计、选择及合理定价,还要保证产品质量和坚决杜绝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3)定期收集反馈信息。要提高香蕉的销售量,不仅要以市场为导向,还要以顾客为导向。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模式要提高香蕉消费者的满意度,要了解香蕉消费者对一切与香蕉相关的态度,供应商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方式定期收集香蕉消费者反馈的信息,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4)加强宣传推广,打造品牌效应。在特定的节假日中推出特别活动,打造品牌效应,多渠道宣传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生活费香蕉参与者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发愁
未满60周岁四种情形可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
@大学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费?
快手香蕉饼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活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瓶里有香蕉
香蕉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