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城乐土镇丁堂村汉墓群出土的陶质明器

2022-05-18曹大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5期
关键词:皖北

曹大毛

摘 要:2020年,蒙城县出土了一批汉代陶质明器,这批明器的种类与形式多样。文章介绍了这批明器的出土情况,并将其与皖北及周边地区同类器物进行对比,来探究它们的功能和用途,以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意识形态、丧葬习俗有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皖北;汉代明器;丧葬习俗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5.012

0 引言

古人认为人去世后肉体虽腐化,但灵魂会去到另外一个空间,阳间的生活所需,在死后的另一个空间同样需要,故墓葬中的随葬之物,多按“事死如生”的丧葬理念配置。一些体量小的铜镜、刀、钵、罐等生活实用器容易放置墓室,有些器物体量较大,不能放入墓室,但又必须作为随葬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智慧的古人便依其型制作缩小版的模型器用于随葬,文献称之为明器。《礼记·檀弓》:“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意指明器虽具备外形,但不具有实用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汉代是陶质明器快速发展、极度发达的时期,其在中原地区的使用可谓达到极致,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这一时期的明器特征在蒙城县乐土镇丁堂村汉墓群出土的明器中也得到了印证。

1 发现经过

2020年初,蒙城县文物保护中心得到线索,乐土镇丁堂村虾蟹混养池工程在取土作业时发现古代墓葬,专业技术人员到场勘察后,确认此处为汉代墓葬群,蒙城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立即责令施工方停工,并将情况向安徽省文物局和蒙城县政府汇报。经安徽省文物局同意抢救性清理后,为第一时间抢救文物,蒙城县文物保护中心在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的技术指导和蒙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专业人员对丁堂村汉墓群进行抢救性清理,共清理墓葬29座,出土青铜、铁、陶质文物60余件。文章仅对出土的部分陶质明器进行释读。

2 器物类型

2.1 陶灶

陶灶,夹砂灰陶质,器物编号M28∶3(图1)。其为一组器物组合,由灶台、釜、甑、鏊组成。灶台呈长方形,四角圆弧,四壁外撇,底微弧,状若船形。灶面平直,置釜眼两个,头端中间有一方形灶门,尾端置烟道,尖突上翘。整体素面,膛内空。灶台长26厘米,最宽处17.5厘米,通高8.2厘米;釜,圆口外移,弧壁内收,圜底,口径8.4厘米,高2.1厘米;甑,侈口,平折沿,深弧腹,小平底,底部戳有6个小孔,外沿口径13.5厘米,底径2.9厘米,底部戳孔径0.4厘米,通高5.9厘米;鏊,敛口,折腹,凹平底,口径6.1厘米,腹径9.4厘米,高2.8厘米。

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是中国饮食文化观念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核心。早期灶址在居室内的地面上,燃烧火焰是敞开式的,炊器多为带三足的容器鼎、鬶等,在蒙城县尉迟寺新石器遗址中也有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晚期以后,出现新的炊火设施,这就是有封闭燃烧室和固定烟道的灶。《释名·释宫室》称:“灶,造也,创造食物也。”《汉书·五行志》称:“灶者,生养之本。”从已发现的汉墓随葬品来看,陶灶作为明器随葬之风盛行,各地出土数量颇多,陶灶是这一时期非常典型的随葬明器之一。

此次出土的船形陶灶,有着典型的东汉时期特征,与安徽定远县谷堆王汉墓出土的陶灶①以及阜阳东汉中、晚刘家坟M2出土的青铜灶②相似度极高,但与2013年蒙城乐土双龙汉墓群出土的西汉中期单火眼陶灶区别较大。西汉中期多为单火眼、素面,形制较小,至东汉时期,增加了火眼和蒸煮器具。从简至繁,实用功能优化、增多,体现了两汉时期灶体形制的演变过程。

鏊、甑组合是这具陶灶的特点。鏊是与釜相近的炊器,多用于承甑蒸食。《急就篇》颜师古注:“鏊似釜而反唇。一曰:鏊者,小釜类。”從出土实物观察,鏊置于近烟道釜眼,与邻近的釜体积相近。但鏊敛口反唇,与弧腹小平底的甑能紧密结合,它能将鏊中的水蒸气经甑底部镂孔注入甑内,形成喷涌的蒸汽流,且不易泄露,使甑内的食物迅速蒸熟,蒸制食物的效率得以提高。

2.2 陶圈厕

根据陶圈厕器物的形状,可分为A、B两式。

A式:器物编号M3∶4(图2),夹砂灰陶,圈体平面呈圆形,圈壁上部作平沿,壁外撇。圈壁一侧设方形厕屋一座,两坡顶,顶面作瓦垄纹,厕外壁镂刻三条形竖直开窗。厕屋中部有一方形泄口,厕屋外壁置一斜坡通到底部。圈体口径20.5厘米,底径21.3厘米,厕屋长9.1厘米,宽5.2厘米,泄口边长1.1厘米,通高10.9厘米。

B式:器物编号M22∶6(图3),夹砂灰陶,由屋顶和圈壁组成。屋顶为模印黏结,呈方形,中空,圈壁轮制,两者分体制作后黏结成形。屋顶为两坡顶,顶面作瓦垄纹,其中一角设陶屋,四面坡式顶,圈壁圆筒形,壁中部开一个长方孔,孔内用泥片黏结一平台,平台上镂空一泄口。圈通高10.6厘米,四方屋顶宽10.5厘米,圈壁外径9.8厘米。

厕是居家必需的附属设施,关于“厕”的文献记载是春秋以后,《左传·成公十年》载:“晋候欲食麦……将食,涨,如厕,陷而卒。”《汉书·武五子传》:“厕中豕群出。”《说文·囗部》:“圂,豕厕也。从囗,象豕在口中也。”带猪圈的厕所则名溷③。《释名释·宫室》:“厕,或曰溷。”如此看来,把厕所和猪圈相通连,在当时非常普遍。厕上之屋,则名溷轩。《后汉书·李膺传》:“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赃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贪官罢免,都不忘把厕上之屋带走,可见此溷轩制作精致程度之高。也提示溷轩可能为能拆卸的木结构建筑。

从丁堂村出土的两式陶圈厕,其使用功能大致相同,设计构思相当精巧细致。河南汲县出土的陶厕,也是和猪圈连为一体,圈中一只母猪卧地给几只小猪喂奶,将厕所与猪圈相通连,在汉代很普遍④,这种连体圈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有效利用空间,厕所和猪圈连体,厕所悬空,排泄物通过泄孔直接在圈内堆积储存,还能作为观察圈内牲畜的饲养情况之用;二是减少污染源,把人、畜粪便作一池储藏,清理便利;三是解决了农田施肥问题,发酵后的粪便在当时是重要的农作物肥料。

A式厕壁开有三道气窗,用于通风循环,如厕时免遭熏鼻,能把这些原始细节如实地在明器上体现,也说明明器制作精巧、细致。B式外形上方、下圆、中空,形似封闭的廊庑,圈壁中部的开口是圈内和外界唯一相通的地方,平台上的泄孔,证实了厕屋的功能。

把如厕、饲养、积肥三种功能集中体现在一个陶厕圈里,是古人在多年生产、生活中经验和智慧的积累。

2.3 陶井

对于陶井,按照井壁形状分为A式、B式两种。

A式:器物编号M3∶3(图4)。夹砂灰陶,井口平圆,稍敛,井壁呈直筒状,无底。井口下方外壁刻画两道弦纹,外壁中部刻画一道弦纹。井口外径12.8厘米,内径9.5厘米,井壁最宽13.1厘米,通高10.3厘米。

B式:器物编号M29∶7(图5),夹砂灰陶,井口盘状,束颈,井壁自颈外撇,至井壁中部向下平直,底口略敛,形似盂状,无底。颈下外壁刻画两道凹弦纹,近底部刻画两道凹弦纹。井口外径8.3厘米,内径4.6厘米,井壁最宽10.3厘米,通高8.8厘米。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充足的水源,可以促进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水井的发明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表现,是古代社会迈入文明的标志之一。通过对地下水掘用,大大减少了古代人们对江河的依赖性。考古资料显示,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有水井的存在,其是古人生活饮食和农田灌溉的重要设施,陶井模型作为明器随葬最早出现在战国晚期。

《玉篇》云:“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为市也。”到了两汉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生活的稳固,这一时期地主庄园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这个时期的水井除了用于生活、生产外,贵族官绅为防止多余的食物变质,还用水井冷藏食物。陶井模型在墓葬中大量出现,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与现实生活的一种客观反映,体现了人们对稳定、富足生活的美好向往。

2.4 陶磨

器物编号M12∶5(图6),夹砂灰陶,素面,陶磨的上、下扇为一体,呈覆盆状,下接承盘,环状凹槽,敞口,斜壁内收,盘壁上端有一流口,盘底平。磨通高6.2厘米,磨盤直径6.3厘米,承盘直径17.1厘米。石磨用于粮食加工,能将米、豆、麦等粮食作物磨制成粉或浆。它的普遍使用,使人们不必再吃颗粒的食物,可以吃面粉做的食品⑤。这件陶磨带有流口,这点与山东枣庄地区⑥和湖北襄樊市(今襄阳市)高庄⑦出土的汉代陶磨有所不同,两处的陶磨承盘都呈封闭状,这种形式可能只用于粉末加工。蒙城近年出土的陶磨,多带有流口,具有浆、粉加工的双重功能。浆,首先让人想到豆浆和豆浆的再加工食品—豆腐,东汉时期在中原地区已普遍生产豆腐,豆腐生产于西汉时期是完全有可能的,是不能轻易否定的⑧。豆腐的发源地淮南与蒙城隔淮河相邻,带流口的陶磨的出土,也从另一方面佐证了汉朝时期豆腐在淮河流域的盛行。

3 结语

丁堂村汉墓群是继双龙汉墓群之后又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推断墓群的确切年代是考古第一要务,从墓葬的大致布局、墓葬建筑材料以及随葬的大量器物,尤其是王莽时期货泉、剪轮五铢钱的出土,我们认为该墓群年代在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是比较合适的。

此次出土的模型类明器组合,以陶灶、陶圈厕、陶井、陶磨为主。器物组合种类和特点与苏北、鲁南等周边地区联系紧密,形制的共性大于个性,是汉文化从多元化到一统的生动载体。

总之,作为墓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述随葬器物的出土,不仅丰富了蒙城县博物馆文物收藏的数量和种类,而且为墓葬分期断代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对研究皖北地区两汉时期丧葬礼俗现象以及社会学、宗教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注释

①阚绪杭.安徽定远谷堆王九座汉墓的发掘[J].考古,1985(5):423-428.

②杨玉彬.安徽阜阳刘家坟汉墓出土的一组青铜器[J].文物世界,2009(4):7-8.

③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④张仲葛.出土文物所见我国家猪品种的形成和发展[J].文物,1979(1):82-86,52,87-91.

⑤李发林.古代旋转磨试探[J].农业考古,1986(2):146-167.

⑥石敬东,陶威娜,孙晋芬.浅谈山东枣庄出土的汉代磨[J].农业考古,2004(1):136-139.

⑦王先富,刘江生,孙义宏,等.襄樊市高庄墓群第三次发掘[J].江汉考古,2006(1):26-37.

⑧陈文华.豆腐起源于何时?[J].农业考古,1991(1):245-248.

猜你喜欢

皖北
皖北地区老年女性健康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汉字也逗趣
皖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路径探析
清末民初皖北民间音乐形式探析
蚌埠市建设皖北中心城市战略研究
皖北地区城乡一体化:测度、影响因素与对策
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新途径
皖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与路线推广
招商引资政策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