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看守所建筑设计要素及疫情防控下看守所建筑设计思路

2022-05-17

低碳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监区看守所流线

吴 嵩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10)

0 引言

看守所是保障我国刑事案件侦查、诉讼、审判程序顺利进行的司法机关。犯罪现象长期存在,则惩罚犯罪、矫正犯罪的司法机关也长期存在。看守所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较少被大众所了解。一般看守所建筑体量并不大,但功能较为繁杂,流线较为复杂,因此看守所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一般民用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布局、功能、流线及造型等因素的相互影响,高度融合,不断满足公安民警及管理人员的实际使用需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上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材料,同时也会出现诸多诸如疫情蔓延等的社会问题,如何利用现有的新技术、新材料,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建设现代化看守所,是一名建筑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 看守所建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看守所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内现有的看守所面临着诸多难题。

随着刑事案件的增加,关押人数也在上升,原有看守所的关押容量已达到设计峰值,由于早期未从长远角度考虑,没有预留发展用地,导致现有看守所没有足够的扩建空间。部分看守所公安管理人员只能选择突破关押量设计峰值,减少羁押人员人均使用面积来提升看守所的关押容量,此种处理方式直接导致羁押人员的生活空间受到挤压,严重影响羁押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此外,看守所设施陈旧,大部分看守所为20世纪80—90年代建筑,配备的设施老旧不堪,维护频率高,大大影响了日常监管工作,在智能化监管方面,原有的设施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监管的需求。

由于早期的看守所设计过于传统,导致看守所管理流线紊乱,经常出现流线交叉、流线不合理等问题。流线作为管理流程上的重点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作为羁押人员的逃脱点。由于流线设置不合理导致看守所监管安全性大打折扣,从而使看守所需要投入大量的管理人员弥补因早期设计缺陷留下的安全隐患,这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2 看守所建筑设计要素

2.1 看守所建筑总体布局

看守所作为特殊人群使用的建筑,在总体布局上有特殊的要求。在选址方面,需要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势较高且平缓的地段,还应有较为方便的交通与基地相连,宜选择市政设施、通信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尽量避开居民稠密区、高层建筑周边地段以及外事活动场所,并与各种污染源、噪声源及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建筑总体布局按功能分为监区、办案区、接待会见区、办公区、生活保障区和武警营区,看守所分区包括看守所行政综合楼办公区及看守所行政综合楼家属会见区、提审楼、律师会见楼、看守所监区、武警中队营房、岗楼。项目鸟瞰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鸟瞰效果

2.2 看守所建筑功能分区

看守所行政综合楼办公区主要由办证大厅、预防犯罪教育室、展厅、预审员日常办案区、公共活动区、阅览室、民警办公室、预审大队办案办公室、往年档案室、当年档案室、财务室、党建室、检察院监控室、检察院档案室等功能组成。办公区作为公安办公的核心区域,集办公、教育、活动于一体,是看守所对外的门户。

看守所行政综合楼家属会见区由接待门厅、单独会见室、视频会见区、法律援助室、车行及人行AB门通道、民警执勤室、武警备勤室、外围监控室等功能组成。会见区为羁押人员与家属提供了良好的沟通环境。

提审楼由案件研讨室、特殊询问室、讯问指挥室、辨认室、讯问室、犯人通道等功能组成。提审楼是民警办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民警提供了法治、规范的办案场所,也为羁押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审讯环境。

律师会见楼由案件研讨室、诉讼室、远程提审室、视频会见室、远程法庭、押解室、律师会见室、犯人通道等功能组成。律师会见楼与提审楼功能类似,不同的是提审楼的使用对象为羁押人员与公安办案人员,律师会见楼的使用对象为羁押人员与律师。律师会见楼提供了公平、安全的环境,保障了羁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看守所监区由医疗区、谈话区、收押区、管教办公室、监控室、备勤室等功能组成。看守所监区为公安羁押场所的核心区,集监舍、办公、巡查于一体,既能限制羁押人员的人身自由,又能保障羁押人员的人身安全。

武警中队营房由食堂、学习休息室、会议室、办公室、警官宿舍、荣誉室、接待室等功能组成。武警中队营房既独立于看守所系统之外,又与看守所联系紧密,武警的职责是保障监区的安全,但不具体管理羁押人员,武警在看守所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监区围墙、人行AB门,进入监区的人员及车辆需经武警层层把关,保证人员及车辆的安全。

岗楼分布于监区围墙角落,约为14 m,保证视野开阔无死角,武警执勤时能有效巡视监区内异常活动,并及时进行反馈,保证监区内的绝对安全。

2.3 看守所建筑流线设计

看守所作为多类人群使用的建筑组群,流线较为复杂,使用人群分为公安民警、武警、羁押人员、律师、群众等,各个使用人群均有独立的流线,流线之间又相互关联。

公安民警分为办公民警、办案民警及监区管理民警,办公民警仅限于在看守所行政综合楼办公区活动,流线相对简单,办案民警负责将羁押人员带入监区羁押,办案民警与羁押人员首先进入看守所行政综合楼办公区办证服务大厅进行登记,拿证后进入车行A门处,将相关材料交由设置于A门的武警执勤人员进行材料核实。核实完毕后由武警执勤人员开启车行A门,车辆进入后关闭A门,武警同时核实人员及车辆安全;由民警执勤人员开启B门;办案民警与羁押人员进入监区围墙处,经过C门及D门。此时,民警带羁押人员进入收押大厅,对羁押人员进行信息采集、检查、淋浴及更衣后,由所内管理民警带入监室内,羁押人员开启限制自由的生活。监区管理民警主要负责所内日常巡逻、监控、记录、对羁押人员进行教育及谈话,保障羁押人员的正常生活、心理健康及人身安全。监所内设置备勤室,为监区管理民警提供一个休息的空间。

武警的活动范围限于监区围墙、岗楼及人行AB门、车行AB门处,武警中队营房与监区围墙直接相连,监区围墙高约7.2 m,围墙内侧设置电网系统,将整个监区完全包围,仅留有一个C门与外界相通,在围墙角落设置岗楼,由武警执勤人员严格把守,保证监区内的绝对安全;设置于人行AB门及车行AB门处的武警执勤人员,保证进出监区内的人员及车辆安全。

律师及办案民警经由人行AB门,通过C门进入监区围墙内,而后进入提审楼及律师会见楼的提审室及律师会见室。律师及办案民警的活动范围仅限于ABC门,不允许进入D门。

群众分为家属会见,家属会见流线为家属经由看守所基地外门卫登记后进入看守所行政综合楼家属会见区,羁押人员经由监区管理民警带离,经由E门、D门、C门进入家属会见区,会见室之间采用防护性能好的金属格栅进行安全隔离。

各类人群流线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设计过程中避免流线交叉成为设计的重难点[1]。

3 智能化在看守所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量智能化技术得以在看守所建筑中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看守所的办事效率,简化了办案及羁押的流程,优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看守所的安防能力。

运用智能化技术,全国各地大力推广“智慧监所”,将信息化建设植入看守所的建设管理之中,深入推进“智慧磐石”和“铁桶工程”建设,建立“深度融合,精密智控”的智慧监管模型。

大部分智慧监所均采用了智慧监所综合管理平台、智能高清监控、监听系统、智慧监室管理系统、多功能门禁控制管理系统、紧急报警和监室开门报警系统、民警巡视系统、讯问系统、网络通信指挥系统、自助提讯管理系统、家属会见管理系统、违禁物品检测系统、羁押人员外出防脱逃系统、监区人员定位系统、无人机拦截系统、车辆管控系统、汽车底盘安全检测系统等。

智能高清监控中实现了人脸身份识别技术全覆盖,包括人脸点名、人脸轨迹、人脸支付、人脸防误放、防脱逃等[2]。

人行AB门通道可以通过安装全封闭立式滚闸门、动态人脸识别设备和一键落锁装置,实时获取进出人员图像信息,与罪犯、黑白名单数据库实时比对,即时预警,完美解决了误放与脱逃事故。车行物流门通道采用全新车底成像技术,实现了车辆驶入、车底扫描、高清显像、流程查看、人车绑定的全流程掌控,大大提高了核验安全和效率,使单车核验时间大幅下降。

智慧伙房配备制动炒菜机、蒸箱、分餐机、餐车等自动化设备,采购、清洗、加工、配餐、分餐等环节落实标准化操作,伙房引入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后勤人员的工作效率,标准化的流程,增强了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了监区内羁押人员的生活水平[3]。

行为分析系统通过对监室羁押人员异常行为每天24 h监控智能分析,及时发现攀高、起身、打架斗殴、单人滞留等异常行为,触圈预警,弹屏提醒,确保巡控民警第一时间发现、制止。

针对日益增加的提讯、会见业务量,可以通过开发自助办案、智能提审会见、警务公开等系统,简化核验手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效能,使服务代办、远程取证、网上预约等政务服务数字化,助力建设现代化监管场所。

4 疫情防控对传统看守所建筑设计的影响及解决思路

在当今疫情形势下,疫情大环境对传统看守所的影响巨大,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传统的看守所建筑设计是否还能满足疫情防控需求,如何将疫情的特殊要求融入看守所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疫情期间,看守所区域需实行全封闭管理,办公民警采取隔离办公的形式,在看守所行政综合楼办公区进行划片区办公,不允许随意跨区、随意出入。备勤室采用临时隔板分区管理,分区使用。部分办公空间可临时改造为活动场所,便于在隔离期间锻炼身体,就餐由后勤人员采取统一送餐形式,避免聚集。办案民警由实地办案提审改为远程提审,利用远程提审室等智能化系统,避免与羁押人员接触。监区管理民警在监区内隔离。

新入所羁押人员单独设置防疫隔离监室,配备专门的医疗人员、民警、后勤人员等。不断优化的监管流程,充分满足新入所人员过渡隔离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民警的工作效率,确保监区秩序持续向好。此外,疫情期间可为群众提供远程家属会见及律师会见等服务,远程家属会见及律师会见可设置于入所大门处,尽量避免疫情期间外来人员进入所内的情况出现。

5 结语

看守所建筑作为特殊的羁押场所,不管是从总体布局、功能分区,还是从流线方面都体现了此类建筑的复杂性。在现有看守所的设计经验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未来看守所的需求。思想超前、站位高远、远见卓识是设计师需要拥有的素质,看守所建筑未来发展趋势必然是更智能化、生态化,必然更节能减排,更具有适应性,能与环境友好相处,能与自然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监区看守所流线
信息熵控制的流场动态间距流线放置算法
几何映射
提升监狱基层监区领导执法管理能力初探
基于特征分布的三维流线相似性研究
对看守所开展节前巡视检察
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
走进艾滋病监区
“监区”体验
今年前两月全国看守所安排律师会见20 余万次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