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多肽发酵液脱色及不同超滤组分抗氧化研究

2022-05-17李乐乐杨学为罗雪韵尹乐斌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豆渣脱色多肽

李乐乐,杨学为,罗雪韵,范 柳,尹乐斌,2*

(1.邵阳学院 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邵阳 422000;2.豆制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邵阳 422000)

豆渣是豆制品加工副产物,其富含膳食纤维、有机酸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由于豆渣有机物丰富,水分大且口感粗糙,导致其处理成本高昂,豆渣的综合利用也成为豆制品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1]。大豆多肽即肽基蛋白水解物,其主要是通过酶解和微生物发酵使大分子蛋白水解为小分子多肽,研究表明大豆多肽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和抗疲劳等生理活性[2-4]。不同分子量大豆多肽生理活性也存在差异。邓成萍等[5]运用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双酶水解制备大豆多肽,并超滤分离成4个多肽组分,同时探究不同分子量多肽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研究发现小分子大豆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CE抑制活性显著增强。

超滤分离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膜分离技术,在压力差作用下利用超滤膜将不同分子量物质分离,具备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应力强等优势,通常被用于分离纯化多肽、多糖等活性成分[6]。豆渣经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备大豆多肽,其发酵液颜色较深。本实验利用活性炭对发酵液进行脱色处理,超滤分离纯化不同组分多肽,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深入了解不同组分多肽的生理活性,同时为探究大豆多肽的纯化技术提供有效的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材料与菌株

豆渣由实验室提供;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绿陇生物有限公司。

1.1.2 试剂

活性炭,台山市粤侨试剂塑料有限公司;ABTS,分析纯,安徽酷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DPPH,分析纯,南京都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坏血酸,福晨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1.3 仪器与设备

SCIENTZ-10N冷冻干燥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VELOCITY 14R台式冷冻离心机,Dynamica公司;D-7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南京菲勒仪器有限公司;微滤机组,使用纤维膜和不同分子量的超滤膜,上海摩速科学器材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大豆多肽的制备

回收干净的湿豆渣利用精细磨粉碎成糊浆状,加入纯化水调整豆渣的干基使其达到5.8%,在豆渣糊中加入纤维素酶水解形成豆渣酶解液,将其置于80 ℃水浴锅灭酶10 min(将pH值调整为7.2)。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在豆渣酶解液中开始液态发酵(控制发酵条件为温度37 ℃,接种量3%,时间60 h),将发酵液在冷冻离心机下以10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保存备用。

1.2.2 活性炭脱色处理

由于豆渣发酵液颜色呈黄褐色,因此考虑利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量取20 mL发酵液置于锥形瓶中,在一定的活性炭用量(0.25%、0.50%、1.00%、1.50%和2.00%)、脱色温度(30 ℃、40 ℃、50 ℃、60 ℃和70 ℃)、脱色 时 间(15 min、30 min、45 min、60 min和75 min)下对豆渣发酵液进行脱色处理,脱色液经抽滤和离心后,在400 nm波长下测定脱色前后吸光度变化,在540 nm波长下测定脱色前后多肽含量变化,以脱色率和多肽保留率为指标,确定最佳脱色条件。脱色率和多肽保留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1为脱色前吸光度;A2为脱色后吸光度;B为脱色后多肽含量,%;B0为脱色前多肽含量,%。

1.2.3 超滤分离

将脱色处理后的发酵液进行冷冻离心(5 200 r/min,12 min),分别通过预先清洗的纤维膜和10 kDa、5 kDa、3 kDa和500 Da的超滤膜,压力调整为40 MPa,25 ℃下进行回流超滤。发酵液最初体积为4 000 mL,起初将发酵液通过含有纤维膜的柱子以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然后由大到小经过10 kDa、5 kDa、 3 kDa、500 Da超滤膜,分阶段收集5~10 kDa、3~5 kDa、500~3 000 Da和<500 Da的组分,将不同组分样品进行冷冻干燥,冻干粉置于-20 ℃保存备用。

本课题的前期实践研究阶段已告一段落,在前期实践研究中各教研组扎实的开展课例研讨活动、学校举办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本课题小组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收集到与课题相关的课例小结、课堂实录、教学反思以及经验论文等资料,已取得部分的成效,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2.4 多肽的抗氧化性

测定不同多肽组分的ABTS阳离子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7-8]。根据不同自由基在不同波长下存在特征吸收峰确定波长,由于自由基与抗氧化剂共存时,其体系溶液颜色变浅,故可以用于判定多肽样品的抗氧化能力,根据不同波长下样品的吸光度值即可得到不同自由基的清除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活性炭脱色处理

2.1.1 脱色温度对发酵液脱色效果的影响

如图1所示,随着脱色温度提高,发酵液脱色率呈先快速上升后趋于缓慢下降的趋势,多肽保留率呈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下降得趋势,当脱色温度低于50 ℃时,随着温度升高,发酵液脱色率快速升高且多肽保留率下降明显,当温度超过50 ℃时,脱色率和多肽保留率缓慢降低,可能是由于温度升高,体系中分子加快扩散,加速了活性炭对色素及其他分子的吸附,但当温度过高,会使活性炭的解吸大于吸附,同时也会使部分活性成分损失[9]。综合考虑,选择脱色温度50 ℃为最佳。

图1 脱色温度对发酵液脱色效果的影响

2.1.2 脱色时间对发酵液脱色效果的影响

如图2所示,随着脱色时间的延长,发酵液脱色率呈先快速上升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多肽保留率呈先急剧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当脱色时间>45 min,发酵液脱色率和多肽保留率相对稳定,这是由于活性炭吸附存在吸附和解析的动态平衡,在脱色时间45 min时到达了平衡点。综合考虑,选择脱色时间45 min为最佳。

图2 脱色时间对发酵液脱色效果的影响

2.1.3 活性炭添加量对发酵液脱色效果的影响

图3 活性炭添加量对发酵液脱色效果的影响

2.2 抗氧化能力测定

2.2.1 ABTS阳离子清除率测定

ABTS与过硫酸钾反应,生成蓝绿色的ABTS自由基在734 nm处有特征吸收峰,当与抗氧化剂共存时,体系颜色变浅,在734 nm处的吸光度下降,因其反应灵敏、操作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抗氧化活性指标的评定[10]。不同多肽组分对ABTS阳离子清除效果如图4所示,发酵液的不同超滤组分样品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500 Da的多肽样品比其他组分对ABTS阳离子清除效果强。

图4 不同多肽组分对ABTS阳离子 清除效果

2.2.2 DPP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DPPH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由于其具有单电子,其醇溶液在517 nm具有明显的吸收峰,当DPPH中单电子与其他抗氧化剂中的单电子配对时,517 nm处吸光度降低,因此常被用来分析体外抗氧化实验[10]。不同多肽组分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如图5所示,发酵液的不同超滤组分样品对DPPH自由基都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其中5~10 kDa的多肽样品比其他组分清除效果强。

图5 不同多肽组分对DPPH的清除效果

2.2.3 OH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OH自由基是活性氧中对生物体毒害作用最强的一种自由基,与细胞衰老和损伤有关[11]。不同多肽组分对OH自由基清除效果如图6所示,发酵液的不同超滤组分样品对OH自由基都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其中3~5 kDa的多肽样品比其他组分清除效果强。

图6 不同多肽组分对OH的清除效果

3 结论

本研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渣酶解液制备大豆多肽,利用活性炭脱色处理,再通过超滤分离不同组分多肽,并研究不同组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添加量1%、脱色温度50 ℃、脱色时间45 min;不同组分对3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活性,其中<500 Da多肽组分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5~10 kDa多肽组分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3~5 kDa对O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本研究为探究大豆多肽生理活性和开发前景提供数据参考。

猜你喜欢

豆渣脱色多肽
豆渣忆往
豆渣变废为宝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脱色速食海带丝的加工
豆渣混合粉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研究
胎盘多肽超剂量应用致严重不良事件1例
徐寒梅:创新多肽药物研究与开发
应用D301R树脂对西洋参果脱色工艺研究
喷雾干燥法制备直投式霉豆渣发酵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