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2-05-17颜嫦嫦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网格化队伍网格

颜嫦嫦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上海 200000)

1 问题的提出

“网格”一词来源于电力网格(Power Grid),网格与供电网络根源趋同,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技术,即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将分散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粘合’起来”[1]。网格化管理是指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使发现、立案、派遣、处置、核查、结案及督办的流程标准化,有效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模式[2-3]。网格化管理是近年来社会治理领域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4]。在国外,专家学者研究大多聚焦于智慧城市和网格化管理技术方面,欧美日等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实践中采用了多维度网络和协同治理的政府规制模式。在国内,网格化管理的实践运用先于理论研究,最早始于2004年北京东城区为解决市容环卫问题而采用的一项临时应变的创新做法。之后,食品安全逐步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实践,并逐渐发展为一种社会综合管理模式。当前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实现路径及平台设计等领域,而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少。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实际成效,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本文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调查研究路径

2.1 研究思路的设计

①根据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食品安全和网格化管理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并在开展6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建构理论模型和影响因素框架。②根据理论框架编制影响因素问卷,咨询专家意见并调整后,再次修订问卷,最终确定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影响因素问卷的结构维度,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③发放问卷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④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绩效考核为被解释变量,以其他6大类因素为解释变量,筛选出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影响因素。⑤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进而提出提高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对策。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以所有从事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的选取横向涉及到的范围含各区及各级街镇所;纵向范围涉及到不同性别、各个年龄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工作区域、不同身份角色和不同工作年限。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发放,问卷填写15 010份,剔除废卷,回收有效问卷14 282份。调查范围较好反映了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情况(详见表1)。

表1 被调查者人口学信息表

2.3 研究指标的设定

问卷包含7个主维度,38个子维度(详见表2)。

表2 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影响因素表

①组织机构,包括区网格中心、区食药安办、区各委办局、街镇网格中心、村居及物业公司;②信息来源,包括12345(市民热线)、12331(食药投诉热线)、12319(城建服务热线)、“两微一端”、第三方平台信息、网格员街面巡查及摄像头;③信息技术,包括网格中心指挥平台、移动终端App、数据信息库、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及数据共享技术;④人员队伍,包括网格员队伍、一站三员、志愿者、楼主及企业主体;⑤制度因素,包括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制度、事件研判标准规范、考核和监督机制、信息公开制度及标准化SOP规程;⑥绩效考核,包括发现案件的数量、案件的处理质量、案件的结案率、固定巡查量及严肃问责数量;⑦资源保障,包括固定办公场所、财务保障、人员激励、政策支持及技术保障。

3 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内部一致性信度克朗巴赫(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84,各主维度克朗巴赫(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在0.9以上,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表3 问卷信度指标

问卷进行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取样适切性量数(Kaiser-Meyer-Olkin,KMO)为0.983(详见表4),测量内容的有效性和有用性高,表明该问卷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4 KMO和巴特球形检验

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研究将绩效考核作为被解释变量(Y),将信息来源(X1)、信息技术(X2)、人员队伍(X3)、制度因素(X4)、资源保障(X5)、组织架构(X6)作为解释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影响因素,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假设Y与X1、X2……X6有如下关系:

式中,β1、β2……β6是偏回归系数,其绝对值大小表示该变量对Y的解释程度,正负情况表示该变量对Y的影响方向,ε为随机扰动项。

采取逐步回归分析,将解释变量信息来源(X1)、信息技术(X2)、人员队伍(X3)、制度因素(X4)、资源保障(X5)及组织架构(X6)作为解释变量逐步进入回归。该模型的偏回归系数及检验、共线性判断结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如表5所示。

3.3 研究结果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满足以下条件可通过检验:①变量显著性检验,即sig.<0.001;②多重共线性检验,即容差大于0.2,VIF值小于5;③DW检验,即D-W值要处于2附近(1.8~2.2);④R2检验,即调整R2值大于0.8,模型拟合度理想才能通过检验。

根据表5可知,以上6种回归模型的D-W值为1.989,处于2附近(1.8~2.2),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之间没有干扰关系。模型1中,调整R2为0.741,小于0.800,模型拟合度不够理想,模型不通过检验。模型5中,制度保障的容差小于0.2,VIF值大于5,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不通过检验。模型6中,组织架构变量不显著,制度保障和信息来源容差均小于0.2,VIF值大于5,存在共线性问题,模型不通过检验。模型2、3、4通过检验,在3个理想模型中选择调整R2最大的即解释程度最高的,故选择模型4,剔除变量信息来源和组织架构,得出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75+0.382X4+0.399X5+0.119X3+0.082X2。

表5 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由模型4可以得出以下研究结论。①影响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因素可划分为信息技术、人员队伍、制度因素及资源保障4大主维度因素,共包含20个子维度因素。其中,资源保障所对应的标准化系数最大,正向影响程度最强,其次是制度保障、人员队伍和信息技术。②资源保障所对应的偏回归系数为0.399,表明资源保障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具有正向影响。③制度因素所对应的偏回归系数为0.382,表明制度因素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具有正向影响。④人员队伍所对应的偏回归系数为0.119,表明人员队伍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具有正向影响。⑤信息技术所对应的偏回归系数为0.082,表明信息技术对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具有正向影响。

4 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建议

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对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研究结论,从如下4方面提出建议,以增强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效果。

4.1 增强资源保障

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规范和指导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参与主体的管理行为,让科学监管起作用、见实效;增强技术保障,实现现有信息平台互通合一,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监管智能化,探索运用新媒体渠道拓展线上队伍;做好经费保障工作,科学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合理利用经费在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人员激励,切实落实网格员各项工资、奖金的发放,保障从事网格员这一职业的人员有相应的晋升渠道和发展前景等;开展基层食品监管所规范化创建,保障基层食品监管的办公场所、执法设备、检测工具等配齐到位。

4.2 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保障公民知情权,让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在阳光下运行,让信息在流动和分享中实现价值;建设标准化SOP规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规范化,提高运作效率;加强绩效考核机制建设,使各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参与主体具有约束力和规范力,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事件研判标准规范,使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推进食品安全科学管理进程;加强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制度建设,有利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有效推动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4.3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一线基础。加大专业培训,利用集中学习、科普宣传活动、知识竞赛及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定期组织网格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扩展志愿队伍,促进社会共治。全力调动社会热心人士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学生、退休老人、企业主体及物业公司等群体在食品安全宣传和问题线索的发现上,结合食品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及进家庭“五进”活动,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全面发挥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引领行业内部标准的规范,强化专业人才志愿者队伍,全面提升一线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倒逼企业形成行业自律。

4.4 提高信息技术应用

完善监管对象基础档案、日常检查、执法办案、投诉举报、购销台账及抽检记录等一系列食品监管电子数据。建立起执法人员和监管对象互通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执法人员网上隐患排查和风险提示,提升食品经营者自查自纠的能力,大大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5]。充分发挥网格中心平台的作用,安排监督员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网格化事件开展日常巡查、发现、派单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并按照网格化管理规范流程予以核查、结案。充分运用微博、微信、QQ及论坛等网络新媒体互动平台拓展线上食品监督队伍,进一步拓宽群众监督基础。

猜你喜欢

网格化队伍网格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