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的有效运用

2022-05-16贾舒宇

艺术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声乐表演演唱技巧

摘要:声乐表演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既离不开表演者自身的深厚功底,也离不开科学的演唱技巧。文章从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地位出发,探讨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的作用和影响演唱者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的因素,最后讨论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声乐表演;演唱技巧;二次创作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1-00-03

0 引言

从古至今,声乐一直是一种活跃在生活中、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声乐可以通过歌词创作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也可以在各位艺术家和喜爱者的表演过程中更加深刻地展现歌曲表达的意境与情感[1]。可以说声乐表演对于音乐这种藝术形式来说是灵魂一般的存在,能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更有助于声乐作品蕴含的深层次艺术美感得以广泛传播与发扬。因此要想更好地展现一部声乐作品的艺术气息,在声乐表演过程当中基于对作品本身的充分理解,并运用合理的技巧将声乐作品中的内容诠释出来是非常重要的。

1 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地位

纵观整个声乐表演发展史,声乐的演唱技巧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同风格类型的声乐作品、不同的声乐表演环境,演唱者需要利用不同的声乐演唱技巧来提高声乐表演的整体质量,没有任何技巧的声乐演唱会缺乏一定的艺术性与文化内涵。例如,在声乐表演中,演唱者要根据自己本身的音色调整,使演唱时的音色更加圆润饱满,把控气息,使吐字更加清晰。这些演唱技巧都需要演唱者在平时的学习中熟练掌握并在舞台上灵活应用,这些演唱技巧应用的熟练与否直接影响着声乐表演能否成功。

演唱者根据实际情况,借助演唱技巧处理声乐作品,也能使整个演唱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如果说声乐演唱是对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那么演唱技巧就是声乐表演的血与肉,使声乐表演更加生动饱满,需要演唱者不断根据自身演唱硬件进行练习与调整,在熟练应用演唱技巧的过程中深化声乐表演的艺术魅力,以攀登声乐表演的艺术巅峰。

2 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的作用

2.1 有助于奠定声乐表演的基础

在表演声乐作品时,演唱技巧是整个表演过程的基础。因此在日常的训练过程当中,演唱者们非常重视对演唱技巧基本功的训练。声乐技巧能够使演唱者在声乐表演中基于声乐作品的调性与旋律特征,协调自己的发声和气息的关系,从而更加全面和谐地诠释声乐作品。合理运用演唱技巧也能够建立整个声乐表演过程中的情感基调,使观众通过演唱者与声乐作品的作者产生思想上与情感上的共鸣。此外,熟练且高超的演唱技巧是声乐表演者的基本素养,也是观众们鉴赏一个声乐表演是否优秀的基础,能够使声乐表演更受观众青睐。

2.2 有助于深化作品的艺术内涵

声乐演唱技巧之所以成为演唱者必备的能力之一,是因为他在声乐表演中能够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声乐作品的含义,使声乐作品当中的音符与旋律更具有感情。以经典的汉乐府民歌《长相知》为例,这首歌曲在风格上古朴悠扬,歌曲所要传达的意境优美深远,演唱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上腔共鸣的技巧,在音色的把控上要做到清澈柔美、空灵幽远,通过合理的技巧来调节中腔的声音,使整个作品更加具有张力,给观众传递一种自然古朴之美[2]。而对于歌曲《多情的土地》来说,由于这首歌曲主要表达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赞颂,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音色要圆润浑厚。在演唱技巧的选择上,要将上下腔融合在一起,让音色更加饱满悦耳,以深情浑圆的音色传递出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2.3 有助于提高声乐表演质量

学习声乐表演演唱技巧最初的目的是让演唱更加完美,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技巧的合理运用来提升声乐表演的质量。无论是传统的基于人的发声构造来调整发声部位、改变音色,还是后来的借助各种现场的演唱工具改变演唱者音色,都是为了提升整个声乐表演的质量。良好的演唱技巧能够帮助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尽量减少失误,在其自身的演唱水平基础上有所拔高。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有些演唱者天赋异禀,但有些演唱者虽然热爱声乐表演却存在一些先天条件的不足,这些不足可以通过后天对声乐演唱技巧的练习来弥补,因此声乐演唱技巧能够作为辅助,使演唱者的声乐表演质量更高。

2.4 有助于声乐艺术的传播与弘扬

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一定要节奏分明、旋律优美。这些节奏与旋律能够与观众产生共鸣,让观众在表演者的演唱当中充分感受其艺术美感。表演者通过对演唱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把握歌曲旋律的流动性,能够合理保持每个声音的方向感,使整首歌曲情绪更加饱满,内在情感更加丰富,使声乐作品不再苍白。而演唱者在声乐表演的过程当中通过运用这些演唱技巧也能使声乐作品更加脍炙人口,进一步推动优秀声乐作品的传播与弘扬[3]。

3 影响演唱者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的因素

3.1 演唱者自身的性格因素

性格是一个人身上长期伴随的、极为稳定的一种心理特征,人的外在行为、学习方式、知识的理解能力与人的性格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比如有些人天生比较内向,在日常生活中不善言谈,与人交流的过程当中沉默寡言,那么这些人在声乐表演过程当中就会比较容易有紧张情结,在台下独自练习时表现得很好,一旦登台演出就会放不开。而有些人平时性格开朗、活泼大胆,与人交往时侃侃而谈,在声乐表演当中也会存在一定的优势,表演过程比较轻松自如。这些不同的性格会造就演唱者在表演过程当中演唱水平的不同,而这种影响因素就需要规避,通过掌握一些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技巧,使演唱者在登台表演时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3.2 演唱者个人得失的影响

在演唱者初次表演之前,常常会有许多的杂念,太过注重个人得失,害怕自己动态表演之后效果不好。有些演唱者平时发挥较好,但是在参加一些比赛性质的声乐表演时,害怕自己无法获得较好的名次,原本熟练的声乐表演和演唱技巧无法得到最佳的发挥,心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杂念,给自己的心理造成过重的负担,降低了声乐表演的质量。

3.3 演唱者自身艺术素养的影响

在声乐表演的过程当中,演唱技巧固然重要,但再高超的演唱技巧也要演唱者在自身优秀的艺术素养基础上进行更完美的融合。如果演唱者自身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比较浅显,对演唱技巧的学习具有局限性,那么在声乐表演过程当中就无法根据声乐作品中的情景和自身的声音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演唱技巧,无法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取得较高的成就。

3.4 演唱者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声乐表演是对声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只要是创作,必定需要创新,因此演唱者除了要掌握演唱技巧之外,还要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将演唱技巧合理地融入声乐表演过程当中,让演唱技巧不生硬。演唱者需要根据声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将抽象的歌词创新转化为生动的故事,因此演唱者的自主创新能力能通过表演过程中的演唱技巧发挥出来[4]。

3.5 演唱者自信心的影响

在所有的艺术表演当中,表演者对自己能力的认可、本身具有的自信心是在表演过程中收放自如的基础条件。如果表演者太过紧张,即便拥有良好的声音条件和高超的演唱技巧,也会在登台演出时由于紧张的心理而失败。自信的表演者能够在表演过程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强大的控场能力也能感染观众,使他们身临其境;而心理素质较差的演唱者则会由于紧张心理无法更好地使自己的情绪情感融入声乐作品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中,整个表演过程较为刻板生硬。

4 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的有效运用

4.1 合理的节奏与气息的把控

首先,在声乐表演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歌曲演唱过程中呼吸节奏与气息的把控。掌握呼吸的节奏是歌曲演唱的基本功,是传递歌曲旋律的重要前提。当前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最常用的呼吸方法是胸腹式联合呼吸。通过快速吸气、慢速呼出来保证气息的绵长,在呼吸过程中要挺胸后阔肩部,在吸气环节保持腹部微微隆起,胸腔部分整个张开,呼气时腹腔丹田部位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因此演唱者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熟练掌握这一呼吸技巧,在表演过程中充分调动整个胸腔来减少气息的消耗,使整个演唱过程保持胸部放松,整个横膈膜向下运动,让气息更加自然地传递到演唱者体内,使声音更加自然流畅。

4.2 发声与共鸣的技巧

正确的发声技巧能够使演唱者的音色更加饱满优美,通过调节呼吸与声音的振动来展示更加富有表现力和色彩的音色。演唱者在日常练习的过程当中要注重真声与假声之间的合理转换,根据声乐作品中不同的声部切换自如。例如,女生要在真假声混合练习的过程中使假声更加浑厚,男生在高音区的假声部分要刻意使自己的声音更加圆润柔和。此外,演唱者在日常练习过程中也要正确使用共鸣技巧,让自己的声音更加洪亮、有穿透力。正确的共鸣方法主要有空腔共鸣、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三种,在练习过程中要保持三个腔体的相互配合。主要以口腔共鳴为主,根据演唱者自身的发音习惯进行协调,根据声乐作品不同的调性,科学分配这三种共鸣在表演过程当中所占的比例[5]。

4.3 注重肢体语言表达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信息传递过程当中,肢体语言的表达占据了信息交流70%的内容,在声乐表演当中更是如此。适当的肢体语言能够更加生动地传递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使表演效果更佳。演唱者在日常练习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要思考和创新不同的手势、身体姿态等。首先,表演过程中的肢体语言应该契合声乐作品传达的内容。例如,在一些蒙古长调中,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或者双手向外都是比较常见的肢体语言。双手向外代表着拥抱自然,能够充分展示出这类歌曲高远壮阔的意境,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表示对大自然的崇高敬意。其次,肢体语言的表达要自然,不能为了表演而刻板设计。在日常练习过程中,演唱者应该基于自己对声乐作品的体会,自然地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种基于作品内涵进行的自然表达才能使整个表演更加真挚动人。

4.4 注重面部表情的展示

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观众不仅能够听到演唱者的声音,更能看到演唱的面孔和表情,表演者也需要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表演过程中,眼神和面部表情都要与肢体语言相互配合。通过微笑、惊讶、悲伤等丰富的表情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并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互动。因此演唱者在日常练习当中应该时常对着镜子不断提高自己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情绪的能力。

例如,在演唱《母亲》等这些比较深情的声乐作品时,眼神流露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演唱者的面部神情应该流露出怀念、深情之感,让观众能够通过表演者的面部神情体会到创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依赖。表演者在与观众进行眼神互动的过程中能以自己的悲伤情绪去感染观众,使观众感同身受。同时,表演者在展现面部表情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太过夸张,在与观众进行眼神互动的过程中要把控好时间,避免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影响。

4.5 注重演唱者心理素质的提升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演唱者进行一场完美的声乐表演要具备的基础条件,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使演唱者更加轻松自如地驾驭舞台,在表演过程中游刃有余。因此表演者在日常练习过程中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薄弱环节并不断挑战自己,克服在舞台上出现的紧张情绪[6]。

首先表演者要从记忆力、认知能力等方面提升。演唱者要熟练掌握声乐作品的旋律、歌词、调性的表达等,这些都需要演唱者详细记忆,对这些要素的熟练记忆能够增强表演者的自信心。其次,演唱者在登台演出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放松与调节方式,在登台演出前将自己调整为最佳状态,才能进行完美的二次创作。最后,演唱者要有极强的耐心和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声乐演唱素养,不断锤炼自己的演唱技巧,在一次一次的事件当中磨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才能拥有冷静的头脑,克服声乐表演当中出现的诸多状况。

5 结语

要想带给观众一场完美的声乐表演,演唱者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表演素养,还要有丰富的艺术情感,并且要通过熟练掌握演唱技巧来为整个表演过程增色。要想实现对音乐节奏快慢的合理把握,对声音强弱的科学控制,对旋律起伏的适当调节,就需要演唱者在日常练习过程中认识到演唱技巧的重要作用,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做到声乐表演的声情并茂。

参考文献:

[1] 孔尧震.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途径[J].戏剧之家,2022(4):74-75.

[2] 赵宇.试析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与演唱技巧[J].喜剧世界,2022(1):72-74.

[3] 马瑞宏.声乐演唱的舞台表演技巧分析[J].戏剧之家,2021(36):110-111.

[4] 秦嘉璐.声乐舞台表演中演唱状态的情感表现剖析[J].参花(下),2022(2):113-115.

[5] 王伟.声乐演唱中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探讨[J].参花(上),2022(3):89-91.

[6] 韩峰.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研究[J].艺术品鉴,2022(3):126-128.

作者简介:贾舒宇(2000—),女,河南开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声乐(美声)。

猜你喜欢

声乐表演演唱技巧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表达与技巧运用的完美结合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声乐表演前的案前准备工作研究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论情感控制在流行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应用
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