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专题”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15王艳敏

民族文汇 2022年15期
关键词:微专题应用

王艳敏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需要在专题引领下用教材教,最终形成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建构。从县域高中学情出发,探讨微专题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应用策略及误区。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  微专题  应用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高中语文课堂改革持续推进,统编版教材全面实施,以单元学习任务的形式呈现“大单元”教学理念,体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和学习资源的整合,为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路径。而如何理解并践行新课标理念,如何立足学情,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笔者试以古诗词教学中微专题的应用为例作一番探讨。

一、微专题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微专题教学引入古诗词课堂,在重字词理解、知识识记、情感手法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中,变输入式学习为主动型探究,变静态领悟为团队协作,积极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创设语言运用情景,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语文核心素养。

(一)微专题有助于解决古诗词教学出现的实际问题

古诗词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课堂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二是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学习主动性不足,且县域高中生获取古诗词知识渠道狭窄,语文素养较低,阅读量少,学习习惯不佳。设置微专题,变课文讲析为任务驱动,可以精准定位,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起点,根据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选择一些入口较小、针对性强的专题,设置富有探究和启发性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形式,有目标、有层次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思维和能力得到拓展。

(二)微专题有助于学生古诗词知识体系的构建

每一个微专题的设置都要根据单元导语和文本特征来提炼,通过选择单元主要语文要素,围绕古诗词知识点纵横联系,设置微专题,各个微专题之间体现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由易而难、由浅而深,形成一条内在主线,把零散繁琐的诗词知识串起,知识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通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促进学习技能的迁移,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避免知识的“碎片化”。例如高一古诗词微专题教学主要从意象、意境、形象这些基本概念开始,逐步过渡到风格与手法,并以情感把握为重心,高三学生诗歌储备相对丰富,就可以按照诗歌特点,进行类型化学习,并对意象、情感、手法进行归纳概括,微专题的设置主要围绕考点专练。

二、古诗词微专题教学开发的策略

微专题教学是在学习任务群框架内、专题教学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对教材资源进行适合学情、教情的重新组合。微专题教学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上接学习任务群,下靠单元专题,提炼小而精的教学点,勾连课内外学习资源,形成微专题。它“基于教材,对接课标”,探索群文联读兼顾单篇精读。

(一)以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为依据,确定达成目标。

新课程标准既是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高中古诗词微专题应以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较难接受的知识为重点。一个单元内的古诗词,可以从不同角度开发出多种形态的微专题,如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就可以开发出“生命价值与诗意表达”和“刚健与淡远:《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艺术风格探析”等微专题,可以重在体味情感,辩证理解不同的生命价值取向;可以侧重艺术风格的欣赏,领略不同取向的诗歌之美。《诗经·氓》可以和《孔雀东南飞》联读,“探究古代婚姻悲剧中女性的心路历程”,也可以单篇精读,以《孔雀东南飞》“探究焦刘婚姻悲剧缘由”。而无论哪种设计,都紧扣“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个任务群,又融入“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任务群,关联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由于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的不同,每位学生对同一微专题的接受和吸收程度也不同,微专题的设计应关注班级学情,综合考虑学生兴趣爱好、实际发展需求、文章阅读习惯、认知能力和水平等因素,任务设置不宜太难,太难或耗时太长,则无法达成教学目标;也不宜太易,太易则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

(二)以教材文本和单元目标为立足点,制定主题

围绕一篇或多篇文本,聚焦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可以提炼出多个“教学点”,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组合为一个微专题,而微专题主题的制定,要以教材文本和单元目标为立足点。以统编版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为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既可以和前后《赤壁赋》一起构成“赤壁三绝”联读课,探究苏轼如何在与自然山水的交流中完成精神突围,又可以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的《声声慢》放在一起,从词的风格角度欣赏宋词“豪放与婉约之美”;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还可以和《短歌行》联读,探讨艺术手法“用典之效”。以上微专题从感受典型文本的审美魅力,关注景物、意境、意蕴、情感、风格,契合单元导语“感受诗歌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总之,微专题因其小而微的特点,可以在单元范围内根据学情自由组合不同的文本,也可以跨单元、甚至跨教材组合。但不管采取怎样的组合方式,文本的典型特征和单元目标都应该是开发微专题时密切联系的对象,并根据学情控制拓展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内容集中,不蔓不枝。

三、微专题教学需要避开的误区

(一)目标内容不可求全求备

一篇或几篇经典作品可能有很多可供挖掘的内容,但课时有限,学生分配给语文的时间有限,一个微专题只能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需严格控制时间,在1-2个课时内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单纯而集中。

综上所述,经过课题组近一年的微专题教学实践,教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借助微专题,落实活动任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消除依赖心理,提高学习效率。核心在于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做好任务设计,抓好课堂环节,师生相互配合,真正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褚树荣.基于教材,对接课标:高中语文微专题开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2020年1月 第21卷第1期

[2]时剑波.微专题教学:“小微化”聚焦,“进阶式”学习.中学语文教学.2020年第2期

[3]赖晓冲.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及思考.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微专题应用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微专题突破郭又来
高考语文复习微专题设计的原则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微专题”引领高效数学复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