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的培养

2022-05-15董柱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语文写作培养策略高中语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于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必要且有效的方法。故本文以此为中心展开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师科学合理地培养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的原因、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  语文写作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4-0154-03

经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语文写作质量不高,作文缺少实质内容、生活气息。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在合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前提下,开展趣味性更强、有效性更高的作文教学活动,努力给班级学生提供优质的作文教育。经实践发现,教师着重培养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有助于尽快达成上述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将在情境帮助下,正确审题、立意,且能借此更加轻松地完成写作任务。

一、培养原因

在新时代,教育部门愈加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语文学科,教育部门改变过去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开始设置情境任务型的作文题目。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早在2019年就有情境任务类的作文题目。为帮助当代高中生正确解读这些题目,使其能顺利完成写作任务,语文教师在作文授课期间应该基于教育工作发展形势,对个人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加以创新。这也是各高中语文教师陆续开展情境任务型写作教学活动、培养班级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的根本原因。

在未来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明确新形势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向、教学要求,在充分考虑情境任务型作文写作需要的前提下,合理优化个人作文教学内容、方式。具体表现:为保证相关教学活动开展质量,教师应该从思想上进行改变。很多教师会直接讲解作文写作技巧,要求学生按照固定的模块完成写作。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十分僵化,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写作兴趣,还会影响情境任务型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对此,教师应该细致研究情境任务型作文,在作文授课期间,尝试借助往年的高考题目展开授课,帮助学生逐一学习、掌握情境任务型作文的审题方式、立意方式等。目前,以上语文作文教学活动已顺利开展。在这一优质的作文学习环境下,学生对语文写作充满兴趣,且已然能在教师指导、帮助下,锻炼个人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完成相关写作任务。

二、培养策略

近年来,情境任务型的作文明显增多,为帮助学生完成相关写作任务,教师应该基于现实角度,对个人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加以创新。在授课期间,教师更要主动培养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情境任务型的写作。经实践发现,教师分别从审题、立意等多个角度出发,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活动,能尽快实现上述目标,使相关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以下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引导学生正确审题,使其能借助情境去理解作文题目。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审题角度、审题结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其语文写作质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尚未明确这一点,审题角度、审题方式存在问题,并不能在正确解读题目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写作。学生无法正确审题,还会影响学生作文立意质量。对此,教师应该联系实际,主动优化个人作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审题,使其能在此基础上高效地完成作文立意、语文写作任务。经实践发现,教师向学生展示情境任务类作文,借此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活动,能帮助学生正确审题。授课期间,教师可以从下述两方面出发开展教育工作。

其一,教师应该明确、充分利用关键词句,并借此控制材料情境。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较大分值,学生通常选择先答题、后写作。在这一条件下,部分学生会遇见时间不足、思维混乱等问题,难以正确审题、展开写作。对此,学生首先需要改变心态,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花费一定时间认真阅读作文要求,在充分掌握材料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审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句,并借此审题。这一行为,能帮助学生理解、控制材料情境,学生在此基础上审题,准确性更高。

其二,教师应该明确、充分利用任务指令,并借此解读写作情境。经研究可以知晓,在进行情境任务作文写作时,题目会展示写作要求、材料两方面内容。基于这一情况,学生在审题时,应该细致研究材料情境、写作情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审题。经实践发现,教师做好上述引导、教学工作,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写作情境,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写作,能帮助学生找到写作思路。学生代入个人情感进行写作,能使其作文写作质量大幅提升。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提升个人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教師需要借助以往的高考作文展开授课,帮助学生在练习中锻炼个人写作能力。授课期间,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题目,并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审题、尝试写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阅读作文题目,深入探索新时代下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机遇。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句。像是“追梦与圆梦”等词汇,均与作文写作要求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借此掌握、知晓材料情境,完成审题任务,展开情境任务型写作。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尝试写作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致研究、确定任务指令。任务指令能帮助学生完成写作,教师应该重视这一环节的教育工作,以帮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锻炼、提升个人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目前,上述语文作文教学活动已然顺利开展,学生更是能轻松完成新类型作文的写作任务。这一变化,对学生日后高考十分有利。

(二)学生应该明确语文写作任务,并借此给语文作文立意。学生在审题后,应该凭借个人写作经验、审题体验,找到适合的写作主题,代入个人情感,给作文立意,并借此展开写作。这一环节直接影响学生语文作文写作质量,学生应该引起重视,在教师指导下给情境任务作文正确立意。具体表现: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情境任务类的作文,写作要求中含有任务指令。这些任务指令,直白地告知学生写作方向、写作方式。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写作,将轻松完成写作任务。对此,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提升个人任务意识,引导学生借此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为保证上述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教师需要明确写作指令的具体内容,像是写作对象、内容等,均在指令内。为帮助学生正确立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致研究这些任务指令,并借此寻找切入点,给作文立意。目前,上述语文作文教学工作已然顺利开展,学生也能根据作文写作要求、关键词句等,找出任务指令,顺利立意。

仍以上述2018年的语文高考作文为例,教师在授课期间,既要给学生讲解作文的审题技巧,又要细致讲解作文的立意方式。当学生能根据作文写作要求、材料内容正确立意时,其作文写作质量也会因此改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组探讨,研究题目中出现过的关键词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找到几个任务指令。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将这些指令联系起来,并借此展开写作,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练习任务。这些学生也将在这一过程中,有效锻炼个人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以更理想的状态面对未来高考。

(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细致讲解谋篇布局的技巧。逻辑性较强、结构层次十分明确,均是情境任务类作文的主要特征。普通的线性思维工具,多以直线的状态展示在人们面前。思维导图则多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在人们面前,人们通过思维导图,能够全面了解和分析问题。学生合理借助思维导图构思文章,能够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且能使学生谋篇布局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更好地完成语文作文写作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培养班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谋篇布局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学生写作方式是否正确。这就要求教师告知学生遵循“结构严谨”写作原则进行写作的重要性,确保相关学生能在写作过程中,结合自身想法、情感,围绕一个固定的主旨展开写作。这种写作方式能够有效规避文不对题、题文不符的问题。学生在保证文章结构严谨性的基础上,完成写作,能使各个段落间的关联性大幅提升,作文质量也将因此改善。

以“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一情境任务型作文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应该着重培养、锻炼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借助个人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布局,尝试写作。在过去,学生在练习这类型写作时,经常出现文不对题的问题。这一情况,使作文质量无法保障,学生作文成绩也不理想。在这一条件下,教师应该改变个人作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先确定个人观点。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然而”“进而”等词进行转折、过渡,引导学生客观阐述自身观点。以上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文章各段落紧密相关。文章结构愈加严谨,其感染力也会显著提升。

(四)从表层到内里,学生应该客观、准确地表达文章主旨。在培养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展开写作。很多学生在情境任务型写作过程中,只是根据相关材料进行写作。这种写作方式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文章质量也常常无法保障。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情境任务的内涵,在合理延伸的前提下进行写作。为保证写作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生活经验进行写作。这种写作方式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学生作文写作质量也会因此提升。

(五)合理建立情境,并借此培养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

其一,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建立情境并借此展开写作。在锻炼、培养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建立情境,展开写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情境任务型作文写作要点,在充分考虑学生性格、爱好等情况的前提下,借助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对情境任务型作文感兴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维,进一步思考生活中的事物、事件,以确定作文写作方向。以上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能使作文教学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建立情境,能真正理解作文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作文质量更高,其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也将在写作练习中不断提升。

其二,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课程内容,建立情境并借此展开写作。经实践发现,教师联系新时代下语文作文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建立不同的情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能使相关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得到锻炼。长此以往,学生能掌握情境任务型作文的写作技巧,且将高效地完成相关写作任务,取得良好的写作成绩、语文成绩。

其三,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第二课堂,建立情境并借此展开写作。为引导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部分高中开始开办第二课堂,给学生创造更为优质的学习、发展条件。在这一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的活动,发挥个人想象力,建立相应的情境。在情境任务型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建立情境,并借此展开写作。经实践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身边活动建立情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且能帮助学生正确审题、立意。相关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练习写作,对其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的有效锻炼有积极作用。

其四,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自然现象,建立情境并借此展开写作。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语文写作任务,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借助自然现象,建立情境。这一行为,能為后续情境任务型写作练习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学生在这一条件下,根据教师指导展开写作,不但能锻炼、提升个人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还将轻松完成语文写作任务。授课期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向自然,在生活中探索美好场景。很多学生无法完成写作任务,与其生活经验不足、素材不足息息相关。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借此根据作文写作要求建立不同的情境,能帮助学生完成写作。

总而言之,教师做好情境任务型作文教学工作,在语文作文教学期间,培养、锻炼学生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能使相关学生在日常考试、未来高考时,轻松地完成写作任务。现如今,教师已然能从审题、立意等角度出发进行授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情境任务型作文充满兴趣,且能在教师指导下,提升个人情境任务型写作能力,在正确审题、立意的前提下,完成语文作文写作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平,倪岗.基于情境任务的台阶式写作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20(17):9-14.

[2]李煜晖.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的写作情境[J].中学语文教学,2020(6):9-13.

[3]张春华.走向真实情境的写作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20(8):31-39.

[4]徐悦悦,任强.高中写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四条策略[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1):70-77.

[5]叶黎明.情境任务写作:任务分析与流程管理[J].中学语文教学,2019(8):35-41.

作者简介:

董柱(1986年4月8日-),男,汉族,安徽省铜陵市人,文学学士学位,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汉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语文写作培养策略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