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片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研究及路径探索

2022-05-14何茜林华松王春姬何盈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路径探索乡村振兴

何茜 林华松 王春姬 何盈

摘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村级基层组织凝聚力、内生力和组织力的根本保证。基于此,文章总结苏平片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各村发展集体经济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苏平片区村集体经济科学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乡村振兴;路径探索;苏平片区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脱贫攻坚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繁荣农村产业和集体经济是核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本文以村级集体经济为研究对象,结合苏平片区各村实际,剖析存在问题,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升的新途径。

一、苏平片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苏平片区地处平潭综合实验区北部,整合原岚城片区、平原镇、苏澳镇、白青乡、大练乡和屿头乡,三面环海,被称为“平潭北大门”。陆域面积84.56平方公里,林地27.0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1.1%。海岸线99.3公里,下辖61个村,132个自然村(其中含4个离岛19个村38个自然村),10个岛屿、100多个岛礁,总人口11.3万人。

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2018年,实验区印发的《关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采取推动产业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优化资金整合、整合人才资源等5个方面18条政策措施。2019年,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片区61个村均成立了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为进一步实现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政经分离”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实验区出台《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方案》,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商业店面或通过委托贷款等手段,与区属国企或社会资本合作经营,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全年苏平片区辖区各村均积极参与委托贷款,委托贷款金额达5475万元。

据统计,2019年全片区61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70万元,全面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至10万元之间的有50个,占比82%;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20万元之间的有10个,占比16%;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有1个,占比2%。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99万元,实现1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90.2%。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至10万元之间的有6个,占比10%;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万至20万元之间的有49个,占比80%;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有6个,占比10%。(详见图1)

与此同时,苏平片区因村施策,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的不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现代农业、生态康养等产业,多层次全方位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根据走访、调研和数据分析,村集体经济收入大致可分为物业租赁型、资本投资型、资源利用型、服务创收型和产业带动型。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认知偏差

1. 村干部的认知存在偏差。村干部对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认识较低、观念不强制约着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创新发展意识薄弱。存在“等、靠、要”思想,习惯于依靠上级财政拨付的运转经费,勉强维护基本的日常办公需求。二是缺乏主动担当作为。部分村干部担忧问责追责,无法全身心投入发展村集体经济。

2. 群众的认知存在偏差。群众未能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有的群众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也有的群众不信任村级班子,对集体经济的资金用途不信任、有疑虑。

(二)能力困扰

1. 村干部队伍能力有限。目前蘇平片区村“两委”干部队伍中,平均年龄47岁;50、60后共有248人,占比62%;35周岁以下74人,仅占18%;初中及以下文化211人,占比52%;大专及以上学历68人,仅占17%。村干部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和思想守旧,欠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眼界、信心和能力,学习主动性不强等主客观因素。

2. 专业技术力量支持不够。虽然绝大多数村都配备了包村工作队、科技特派员、台湾营造师、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等帮扶队伍,但由于部分帮扶人员无法与原工作脱钩、部分帮扶队伍没有沉下心到农村去帮助和指导各村等原因,未能充分发挥这些队伍的力量。

(三)要素制约

1. 缺乏可利用资源。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时,部分村将村集体土地、山林、海域、滩涂等资源资产全部或绝大多数分配到户,造成可用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源有限。

2. 缺乏可运用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绝大多数都是依靠财政支持,部分村有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计划和决心,苦于没有启动资金。

3. 缺乏龙头项目。大部分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缺乏有效龙头项目带动,持续盈利能力偏差。村集体虽然有资金,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

4. 发展思路受限。村集体经济基本上都停留在以出租集体资产、固定投资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缺乏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

(四)管理缺位

1.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出台的指导性意见大部分是强调发展意义和发展途径,且粗线条,不全面,难以落实。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激励引导力度小,特别是在产业项目、土地要素等方面还缺乏配套政策。

2. 监管制度有待健全。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长期缺位,农村集体资产普遍存在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对自然资源等不易评估的资源,实际价值严重贬值偏差,集体资源利用率不高。

三、路径探索

要全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来看,主要从宣传组织、人才培育、优化资源、政策保障等四个方面,探索新发展路径。

(一)宣传组织

1. 强化宣传组织。一是充分利用文化下乡、移风易俗、宗教转化等一切可能的途径,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二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进一步强化以党建带动村集体经济高效发展。三是结合实际,做好乡村规划,明确发展思路、途径和目标。

2. 突出典型示范。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广泛宣传和推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先进典型、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为农村创业营造良好氛围,让农村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人才培育

1. 选优训好“领头雁”。一是要选优配强村干部,注重从致富能手、农业技术人才等人员中,选拔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进村两委班子。二是要加大村干部的培训力度,聚焦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着重培养致富技能、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更新思想和理念,提高其发展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发展致富能力,做到“授之以渔”。

2. 充分利用帮扶力量。一是要用好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指导员、乡村振兴服务队、驻村第一书记这四支队伍,充分发挥政府引领效力。二是要鼓励和支持退休干部、企业家等各类乡贤返乡创业,建立乡贤库和常态化乡贤联络机制,激发乡贤、点燃群众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进而拓宽增收渠道、增强策划产业和招商引资力度。

(三)优化资源

1. 盘点闲置资源。组织开展土地、山林、滩涂、海域、学校校舍、厂房、闲置办公场所等村级存量资产管理现状调查,摸清家底,制定村级存量资产盘活方案。对属于村集体的资源,要坚决收回;对于合同年限相对较长、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等不规范的合同,在法律顾问的指导下,利用法律手段予以作废,保护村集体资产的最大价值。

2. 优化整合资源。一是对于属于村集体资产,以公开招标的方式,放入市场予以投标竞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对于产权属于村民的土地,可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社,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将村民零散的土地进行整合,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规模化、集约化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增加村集体收入。

3. 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培育农业企业。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专业协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农户”“超市+合作社(协会)+农户”等形式,探索组建合作联社,将村内闲散的种养殖户聚集在一起,集中管理销售,村集体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产品加工运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通过收取服务费用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二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的村探索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将乡村旅游与农产品采摘、赶海捕鱼、海钓、农家乐、民宿、研学等特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吃、住、游、娱为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同时积极推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发展停车场等服务项目,不断延伸扩宽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三是加大农渔品牌培育。鼓励对特色农产品和海产品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助推特色农产品和海产品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四)政策保障

1. 资金支持。一是整合上级各部门的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扶贫等专项补助资金,鼓励各村合理利用,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建设村级集体种植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二是合理拓宽农村融资抵押物范围,推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农垦国有农用地权等抵押融资。三是探索将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范围,积极发展村集体动产抵押、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等信贷品种,对符合信贷政策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给予优惠利率。鼓励村级组织向金融企业贷款,解决部分村没有启动资金的难题。

2. 激励支持。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与村干部报酬联系起来,对于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部分用于奖励村干部,提高村干部积极性。另外,对于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出突出成效的村干部,在考录公务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3. 制度支持。一是要制定各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评定的重要内容;二是逐步完善村集体资产评估,保证资产评估的准确性,确保资产发挥最大作用。三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进一步规范村财使用。四是制定村规民约,将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改善村民民生的公益事业,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如道路建设,饮水工程、养老保险、有线电视等事项。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2-25].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1-03/03/c_1211049315.htm.

[2]闽南网.平潭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EB/OL].[2018-06-28].http://www.mnw.cn/news/pingtan/2021566.html.

[3]闽南网.苏平片区:用活村集体闲置资金 增强自身造血功能[EB/OL].[2020-08-10].http://www.mnw.cn/news/pingtan/2307938.html.

[4]龚晓梅.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干部队伍状况调查与思考——基于江苏省江都市部分村干部的调查[J].消费导刊,2009(19):138-139.

[5]吴传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阳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06):121-124.

[6]东方财经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大改革 村级集体经济有待发展壮大[EB/OL].[2019-05-29].http://finance.eastmoney.com/a/201905291137520063.html.

[7]張龙.无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观察[J].家庭农场,2014(03):46-48.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苏平片区管理局。何盈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路径探索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概论”课贯彻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初探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