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差异原因分析

2022-05-14赵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5期
关键词:微博微信

【摘要】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微信和微博成了青年网民活跃的主要阵地,本文将对微信与微博的自我呈现进行对比,找出其差异。本研究通过对10位被访者进行访谈,找出了其在好友数量,前后台差别和自我期待不同方面的差异,有助于充分理解在不同平台的使用心理,更好地使用社交媒体和建立关系。

【关键词】自我呈现;微信;微博;平台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5.083

社交媒体的开放性、社交性使其成为理想化的戈夫曼的“社会大舞台”,人们在舞台上尽情地表现自我,以实现心理、物质、社交等维度的需求,所以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获得认同以及进行形象的塑造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行为。CNNIC第48次《中國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其中网民年龄结构为,20-29岁、30-3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4%、20.3%。艾瑞咨询在《2017年中国移动社交用户洞察报告》中也指出,移动社交媒体的用户年龄分布30岁以下的用户占到55%,移动社交用户的学历分布专科以上学历占到8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青年群体是重要的网民群体,更是移动社交媒体的重要使用群体。在社交媒体时代,作为内容生产和消费主力的青年的“自我呈现”成为社会化网络中的主要构成内容,因此,我们将目光集中在不同社交媒体上自我呈现的差异,主要探讨微信朋友圈与微博之间自我呈现差异化的原因。

对于当代的青年群体来说,社交媒体是展现自我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也是他们使用社交媒体的一个重要动机,青年网民在自我展现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他们的社会背景、心理状态、文化观念和媒介影响,因此,对青年网民在社交平台上的自我呈现研究是连接新闻传播学和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之间的重要桥梁,有利于促进跨学科研究,使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微信和微博作为青年网民的“常驻阵地”,备受青年网民思想的影响,充分认识到青年网民在二者使用上的差异也有利于平台不断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自我呈现理论是也就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一种管理,人在社会这个舞台上更像一个演员,尽力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形象,将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自我呈现的过程也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这也体现了哈贝马斯的角色理论。不同社交媒体上自我呈现的不同也与展示者对自身的期望有关,所以自身的期望系统也是影响不同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差异的因素。

1. 研究方法

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和质化访谈的方法。本文旨在对微信和微博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从好友数量、强弱关系、发布内容和频率来进行对比,从而体现青年网民在两种不同的社交平台上自我呈现的差异性。本文将采用深度访谈法,选取既使用微信朋友圈又使用微博,并认为自己在两个社交平台存在差异化呈现情况的10人进行访谈,主要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提纲。为了更直观地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中自我呈现的状况,笔者将对在自己社交范围内的用户进行观察,深入朋友圈和微博观察其在不同平台的发布行为,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

本研究的访谈问题主要包括被访谈者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主要使用哪些社交媒体,使用哪些社交媒体的频率较高,以及在这些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类型和发布频率;其次就是被访谈者在不同社交平台上的好友圈层是怎样的,为什么选择在不同的社交媒体建立不同的社交关系;最后,与之相关联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社交媒体上自我呈现的自身期望系统,也就是社会关系中的角色扮演,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期望的外在形象,在不同社交媒体的自我呈现行为能够更加立体的凸显个人形象,形成一种“人设”,展现自己想要呈现给公众的样子。

本文选取了笔者社交关系内的10名90后年轻网民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被访者都是微信和微博的使用者,并进行了60分钟左右的深度访谈。被访者由8位女性和2位男性组成,访谈大多数是通过微信聊天进行,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笔者本身也融入了一些受访者的好友圈。访谈内容均经过受访者的同意进行全程记录,结束后将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

2. 研究结论:强弱关系的差别对待、前后台的差别展演和满足自身期待

经过对这些微信和微博使用者的访谈,本研究发现被访者都混迹于微博和微信以及其他多种社交媒体,他们在选择发布内容时会有以下表现:好友圈层的差别会使得他们面对不同的社交环境发布不同的内容;当然在这种强弱关系的凝视下,自我呈现在不同社交平台也分为了前台和后台,从而在不同社交平台塑造自己的形象,打造自己的“人设”,满足自我期待。

2.1 强弱关系下的差别呈现

强关系和弱关系是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的一个理论,强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和关系紧密的人之间的联系,而弱关系则是交往对象社交距离较远,关系与情感并不紧密。强弱关系在社交媒体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在被访谈者中,强关系大多存在于微信朋友圈中,因为微信上大多是家人或者现实中的亲密朋友。相反的,微博则是人际交往弱关系的体现。对于微信和微博好友圈层,几位被访者都有明显的区分:

微信上主要是我的亲朋好友,平时也与他们的沟通联系多一些,微博和微信好友圈子的重合度也不高,微博上主要是一些大学和高中同学,没有家人互关的情况。(S7)

我觉得如果说这两者好友之间的区别的话,最直接的就是微信熟人多,微博生人多吧,而且我也基本上不发朋友圈的。(S3)

关于微博和微信的区别,我的基本情况就是微信上一般就是工作和一些基本的社交,微博就浏览一些新闻和偶尔发发牢骚。我的情况就是微信朋友圈岁月静好,微博上抑郁伤感。(S8)

从以上被访者的回答中,更能印证微信属于强关系,微博属于弱关系,而且这会造成他们的不同自我呈现方式。面对微信朋友圈,大家都选择很少发或者只发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很少展露自己的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则在弱关系主导的微博中被频频发布。微信朋友圈更具有私密性,甚至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点赞和评论。但是微博上的信息传播不像微信朋友圈这样固化,即使在没有关注彼此的情况下也有浏览到对方微博的可能,在微博信息海量且圈层不固化的情况下,反而匿名性增强。在问到一位被访者为何更愿意发布微博而不愿意发布朋友圈时,她这样说:

微博才是我的快乐老家,微信朋友圈就是看别人立人设,可看可不看,微信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熟人社交了,所以我不怎么喜欢在朋友圈发东西,反而喜欢在微博分享日常。(S10)

正如S10所说,在一个满是熟人的环境下展示自己,未免会有一些人设上的压力,所以在微信这种熟人社交APP上,大部分人更多的是选择凝视或者打造自己的人设。相对于微信而言,微博则使它们处于一个匿名且不确定的环境中,更多的是陌生人,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自我展演,无疑是更加自由和放松的。

2.2 前后台的差别展演

前台和后台也是戈夫曼自我呈现理论的一部分,简而言之,前台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所呈现的样子,而后台就是自己原本的样子,不希望被人发现的那一面。在本文的研究中,前后台所对应的社交媒体分别是微信和微博。在所有的访谈对象中,都把微信当做一个前台,展示满足期待后的自我,微博则是自己的后台,表达自己平常不为人知的一面。当问到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差异时,有人这样说: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微博朋友圈里积极向上,微博里却怨天尤人。所以我觉得微博比微信私密性更强一点,更能够保护个人隐私,毕竟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想让太多人知道的秘密,但又需要一个宣泄的平台。(S2)

不选择发朋友圈的原因是面对家人会有报喜不报忧的想法,不希望他们看到消极的自己,同事的话,也没有那么熟悉,还不如不开心的时候在微博发发牢骚。(S8)

微信是三次元生活,微博除了分享心情以外,还会疯狂发布追星内容,至于为什么不在朋友圈发这些,是怕别人觉得我太疯狂,微博上的追星小姐妹都这样,就不会有这种顾虑。(S1)

这些前后台的差别呈现虽然与强弱关系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更倾向于一种在心里的预先呈现,将自己的自我呈现分为两种,即可以在前台展示的和可以在后台展示的。在微信上岁月静好是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为了给大家带来积极向上的情绪同时也不希望大家窥探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日本学者中野收所说的“容器人”一样。微博上的自我呈现是对自己真实内心世界的展示,不管是原创微博还是转发帖子,不管是心情的抒发还是追星,都是自己现实里的象牙塔,来供自己看到真实的自己和自我治愈。

2.3 自身期待系统的自我呈现

每个人自身都存在着对自己的期待,即自身期待系统。在满足自我期待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进行着角色扮演和印象管理。在新媒体的社交环境中,人们也是一个自我扮演的过程,通过自己的“角色扮演”来使自己的形象符合自己的期待。微信和微博也是两个表演舞台,但是两个舞台的观众不同,所以表演者选择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进行不同的展演,进行不同的形象维护,满足自身期待。当问到被访者关于朋友圈的看法时,她说:

发朋友圈是为了分享,但是生活中很多事情没办法做到感同身受,不如不发,而且朋友圈发多了会让别人觉得矫情。我也不想大家窥探我的内心世界,甚至存在一种人设压力,生怕别人给我安上这样那样的人设。(S3)

可见在微信朋友圈中大家都倾向于呈现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比如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矫情,不想让大家看到自己过得不好。但是在微博上,被访者大多数都会回答自己会发布一些心情,因为在这个“舞台”,没有观众围观或者凝视,也没有人设的塑造,所以大家更愿意表达自我。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呈现会表现为一种理想化表演和誤解性表演,在访谈过程中也有访谈者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化的形象塑造:

我觉得朋友圈内容是会影响我的个人形象的,朋友圈里多年不见的同学和没见过的人,完全就会从你发出去的东西了解现在的你,再说了,当然是好的事情都会愿意让大家看到。微博就不一样了,好的坏的我都会发。(S1)

实际上大家都在进行理想化的表演和误解化的表演,希望自己朋友圈里的人能够看到自己过得好,希望自己能吸引别人的注意甚至赢得别人的点赞和评论,期待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是近乎完美的。在微博上则大不相同,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也没有几个认识的人在关注我,我也不用费力地去扮演那个光鲜亮丽的角色,我就是要随心所欲。由此可见,在微信和微博这两个不同的社交媒体上,对自身所期待塑造的形象的不同是影响微信和微博自我呈现差异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有的人更是随着环境的变化给自己安上了一个人设,“以前的喜怒哀乐都发在朋友圈里,现在不会发了,因为我已经是一个步入社会的人了,不同于学生时代了,隐藏自己才能保护自己。”(S4)这种情况就是在把自己放在一个自己已经步入社会的人设期待下所形成的,甚至有的人会面临一些符合职场角色的人设压力。当处于微信这个强关系链中,大家更倾向于获得他人的注意与尊重,甚至是虚荣心来为自己立人设,而在微博中,认识的人寥寥无几,当然排除公众人物,网民也就没有人设顾忌,可以在不用满足期待的情况下做真实的自我。

3. 讨论:平台差异化下的自我呈现

微信和微博作为当代生活的重要社交媒体,是每个人自我展演的重要平台,但是在这两个平台上的自我呈现却存在着明显差异。微博更倾向于一个开放化的平台,信息共享且发散较快,每个人可以在信息的洪流中自由表达;而微信社交性质更加明显,仅仅是好友圈层的传播,信息处于一个闭环状态,在发表观点之前人们更倾向于三思而后行。因此,微信在熟人社交下会显得更加缜密,微博在弱关系下则更显得相对自由。在使用微信和微博的过程中,用户对于不同平台有了不同的媒介印象,所以用户就会产生不同的呈现行为。

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微信和微博在年轻网民中自我呈现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包括强弱关系的存在,前后台的划分与展演以及在不同平台上的自我期待。本文也希望通过研究两个社交平台的自我呈现差异化的原因,社交媒体平台能够更加了解用户需求,不断进行改进,优化用户体驗,提高用户黏性。除此之外,本文也有不足之处: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可能局限于笔者的人际关系之内,缺乏包容性;一些可能不愿意被知道自己身份信息的人仍然会对访谈有忌讳心理,之后可以通过笔者朋友的介绍进行人际关系之外的访谈,如果遇到不愿透露信息的人可进行参与式观察,如果人际关系之外的人出现了不愿透露信息或接受访谈,可让朋友进行参与式观察并转述。社交媒体为我们提供了自我呈现的平台,但是我们也应意识到,在语境消解环境下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仍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19.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2,233.

[3]周启月.美图与网晒:图片社交中的自我呈现与他人感观[J].新闻前哨,2020(10):112-113.

[4]陈凤茹.复媒时代下的人设变迁——浅析移动社交平台对用户自我呈现的影响[J].视听,2020(07):178-179.

[5]路惠然.从分享生活到塑造人设——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与语境消解[J].西部广播电视,2020(13):59-60.

[6]王曲.浅论社会化媒体中的自我呈现[J].明日风尚,2020(11):125-126+165.

[7]张宏伟.浅析互联网媒体中受众的自我呈现与关系建构[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0):52-53.

[8]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01):56-62.

[9]常芝歌.不同传播框架下自我呈现差异探析——以微信和微博对比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6(10):12-14+20.

[10]何鸿婷.“90后”群体微信与微博自我呈现差异研究[J].数字传媒研究,2020,37(04):8-16.

[11]申笑.过度包装的朋友圈——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的极端化[J].新媒体研究,2020,6(05):81-82.

作者简介:赵阳(1998-)女,汉,河北省廊坊市,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社交媒体,新媒体.

猜你喜欢

微博微信
微博+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信息传播模式探究
微信
微信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
微信
微信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