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地震来临,我们如何避险

2022-05-14吴安

科学24小时 2022年5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路基

吴安

时至今日,2008年汶川地震那惨痛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为纪念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们,也为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国家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以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灾害应对能力,使防灾减灾工作更加有效。

当地震灾难来袭,不论我们身处何地,使用正确的自救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赢得宝贵的生存机会。

我国各大中型城市的建筑越来越多地采用框架结构,8度烈度(参见文末的中国地震烈度表)的地震只能使大楼墙体开裂和局部倒塌。当地震烈度有9度时,也不会使框架损坏。这时候一味地往外跑,反而容易被高空坠落的物体砸中。因此大家尽量不要贸然往外跑,应当保持头脑冷静,就地选择避险位置。

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左右的时间。我们应保持冷静,在12秒钟内作出正确的藏身处选择。

地震震动的时间一般只有十几秒,最多一分钟左右。如果我们在楼内,应迅速就近躲避在较为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房间。若我们在楼外,则要停留在开阔的地方,不要贸然进楼去救助他人,以免大家都陷入危险。过往案例表明:当人们匆忙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砸死和砸伤的概率最大。

躲避时务必身体下蹲,利用身边的毛毯、衣物、枕头、书包等护住头部。如果手邊没有东西,至少要双手抱头护住头部。

一旦被掩埋,一定要保持冷静,设法自救。先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所处空间。实在无法脱险时,也要心存生的信念,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空间,等待救援。

灾难来临不会提前和我们“打招呼”,不要总认为灾难离我们很遥远,面对防灾演练总是心不在焉。认真对待演练,是对生命的尊重。好好储备防灾减灾知识和实战经验,一旦灾难来临,才会临危不乱。

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彩虹的弧形又形成一把伞,代表着保护、呵护,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两人的腿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被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发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路基
中国“防灾减灾日”问答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居民防灾素养调查
“安全”开会
防灾减灾(消防)应急疏散演练
气象部门防雷减灾工作及问题分析
试析市政道路路基翻浆施工处理建议
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地震让日本防灾食品热卖
浅论公路路基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