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审计技术在支持实体经济专项资金审计中的运用

2022-05-13赵邦芳董鑫十堰市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申报思路

◆赵邦芳 董鑫/十堰市审计局

近年来,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审计部门作为财政资金的“看门人”,应发挥审计监督的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审计技术,克服资金“大、杂、多、乱”的困难,找出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漏洞,推动政府部门完善制度办法,实现资金使用的提质增效。

一、应用背景

审计组对某市2018-2019年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资金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中了解到,该市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超过22亿元,资金种类超过15种,涉及领域涵盖工业、科研、农业、商贸物流业等,接受支持的企业有750余家,企业在争取财政资金过程中向各主管部门提交的申报材料合计超过1000多本。面对如此复杂的审计局面,如何精准确定审计方向、选择审计重点,将直接影响审计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合理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方法。

二、应用功能

审计组将资金的分配、资金申报审批过程的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益作为审计重点,利用ProcessOn在线作图工具,构建审计思维导图,确定数据比对思路。利用Tableau可视化软件简化审计数据分析流程,通过图像清晰展示资金的总体情况和不同类型资金的分配情况。在对资金申报审批环节进行分析时,审计组从数据复杂程度和适用性出发,选择SQL和Excel作为比对工具,将比对出的疑点数据作为下一阶段调查的重点。

审计初始阶段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项目审计思路展示给所有审计组成员,既能让大家对全局有所把握,能头脑清晰地开展工作;又能提前理清数据需求,做好数据采集工作,避免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出现“人等数据”的情况;最后还能帮助项目主审把握项目实施进度、合理进行项目分工。

三、应用步骤

步骤一:收集整理基础数据

从财政部门获得审计年度预算分配方案和财政局各业务科室备查账,通过各资金的使用用途确定哪些专项资金是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然后通过财政指标表确定资金的指标编号,再从财政支付系统中筛选出相应的支付数据,以此形成数据分析的基础数据。

步骤二:制作思维导图,确定审计思路

根据整理出的基础数据,结合政府制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和各资金主管单位设定的申报条件,合理制定分析思路。将思路一一罗列出来,再把所需的数据和可以运用的比对工具附在后面,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就形成了(见图1)。

图1 思维导图

步骤三:根据思维导图确定的所需数据种类,做好前期数据归集工作

在所需数据中,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信息、环保局环保处罚信息、市编办公职人员信息可从单位信息系统中直接采集;安全生产处罚信息、违规经营处罚信息、部分企业的纳税信息、部分企业用电数据需由业务主管部门提供。

步骤四:利用合理的分析工具,开展数据分析比对工作

思路一:按照专项资金统筹使用的要求,针对某一类专项资金,利用Tableau工具对资金统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领取资金的企业数量,资金分配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之间的差距,统计领取数额偏低的企业数量,找出资金分配中小项目过多、资金发放小而散的情况。

思路二:一个企业可以向不同部门申报奖励,但各部门之间对申报资料的审核是独立的,因此可能出现企业利用同一个项目同一套申报资料到不同部门申领奖励资金的情况,筛选出在不同部门均领取过奖励资金的企业,将这些企业的申报资料作为下一步审核的重点。

思路三:政府给予企业的支持资金属于无偿的补助,某些企业可能采取注册空壳公司、借用名下其他公司的项目、同一项目借用不同公司的名义多次申报等形式,骗取财政资金。因此通过企业工商注册信息,将其中注册时间晚、公司经营状况显示为注销、不同公司拥有相同的法人和股东的情况作为疑点,将其申报的资料作为下一步审核重点。

思路四:部分资金主管单位出台的申报通知中,要求企业不能存在违法行为,不能一边因为违法行为被处罚,一边还领取政府的补助。因此利用环保、安监、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具的行政处罚信息,与领取奖励的企业比对,找出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企业做进一步核实。

思路五:政府支持企业的资金大部分属于后补助资金,后补助资金的发放通常是建立在企业先期投入的基础上,因此领取奖励金额越多意味着企业投入越大。对领取后补助奖励的企业按奖励类型进行分组汇总,将领取奖励次数多、领取奖励金额大的企业作为疑点,对其申报资料进行进一步审核,重点查验资料的真实性,尤其是增值税发票的真实性。

思路六:资金主管单位对资金的发放具有审核决定权,因此不排除存在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亲属开办的企业争取财政资金奖励。利用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法人和股东信息与编办提供的编制人员信息进行比对,找出企业法人或股东是公职人员的情况做进一步核实。

思路七:接受财政资金支持的企业经营状况是否有所提升,财政资金是否发挥了效益,这也应当是审计关注的内容。通过税务部门和电力部门提供的企业纳税数据和电力使用数据,找出纳税额明显小于其他企业、多年未纳税、企业用电数据异常、用电量明显小于其他企业、相邻两年用电量产生断崖式下降的情况,将这些企业作为延伸调查对象。

四、应用效果

一是显著提高审计效率。面对22亿的财政资金、数十家主管单位、数百家企业、数千本资料,最初计划6名成员花费三个月完成,最终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审计组成员缩减到3人,审计时间缩短为两个月。

二是降低了对某个分析工具的依赖。面对复杂的被审计单位和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审计人员并未追求用一个技术解决所有问题,而是灵活选用不同的分析工具,以方便、高效、易操作为目的,避免陷入技术陷阱中。

三是实现了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的全覆盖。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审计人员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环节对资金进行了全覆盖审计,最终查出的问题类型涉及资金拨付、审核、分配、使用等全过程,问题金额从十万元到亿元不等,有效促进了财政、经信、科技等主管部门的管理工作,推动相关制度的出台和完善。

本篇案例并没有使用特别高深、前沿的技术,所用的技术均是易掌握、易操作的,这充分说明搞好大数据审计技术不是关键,思维和方向才是重点。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申报思路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不同思路解答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我的思路我做主
FIDIC百年工程项目奖申报工作启动19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