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要环境因子对大球盖菇的影响

2022-05-13周双孙伟段亚东杨光周春薇宋鹏慧张静华唐克赵文博

中国林副特产 2022年2期
关键词:菌柄盖菇大球

周双,孙伟,段亚东,杨光,周春薇,宋鹏慧,张静华,唐克,赵文博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哈尔滨 150069)

大球盖菇(Strophariarugosonnulata)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别名斐氏球盖菇、斐氏假黑伞、酒红色球盖菇、皱环球盖菇、 皱球盖菇等,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极大的药用及保健价值的食用菌[1]。20 世纪 80年代由POLAND引进我国,并在多地试种成功[2],现已有少数大球盖菇的相关产品开发中,大球盖菇的产销多以出口为主。近年来研究发现,大球盖菇在改善冠心病、降血糖、抗肿瘤、抑菌、氧化等方面作用显著,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3-6]。大球盖菇属中温型菌类, 抗逆性强,且种植工艺简单、种植模式可供选择性多、种植成本较低、经济产值高、管理简易可行,无需繁杂的设施条件。

利用成龄果园的荫蔽环境种植食用菌是林下经济的重要模式之一,可以充分利用果园资源。同时出菇后菌渣疏松透气,营养成分高,可直接还田,覆盖果园,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促进果树根系的生长,并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7-8]。采用不同栽培管理方式在果树林下栽培的鸡腿菇、草菇、滑菇、大球盖菇等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并获得理想产量[9-13],并提高果树果实产量和品质。但由于果园种植大球盖菇,环境因素是影响大球盖菇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此该试验以调查研究主要环境因素对大球盖菇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果园高效栽培大球盖菇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大球盖菇菌株为农研1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2 供试配方

玉米秸秆、玉米芯、稻壳。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0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研究所园区试验地进行。李树树龄5年。在李子行上利用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农业基料经混合后调栽培料含量为65%~75%,堆积发酵3 d,用发酵后的栽培料堆建菌床,菌床宽度60 cm、畦高15 cm、长度50 m。以400~600斤/亩的菌种用量,点播菌种,使菌种如料面充分接触,播种时在畦床铺3层料、中间2层菌种,播种后覆盖稻草和2~3 cm土。每日对空气、地面、菌床温度进行记载,并保持菌床湿润。在干旱季节要勤喷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畦面覆土湿润即可。当原基出现时,可加大喷水量,刺激出菇,但料湿不要超过70%。发菌60~70 d,开始分化原基,记录出菇日期。

1.4 数据记录

每日记录供试鲜菇产量,计算单位面积产量,气温和降雨量。随机测定5个点的产量,每个点2 m2(随机选定), 每个点随机取出10~15朵菇, 测定整菇长度、菌柄长、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颜色。

2 结果与分析

果园树下种植大球盖菇后于8月14日采收子实体,9月28日结束,采收期为46 d。从表1中可以看出 ,共采收3潮大球盖菇,平均总产量为4.85 kg/m2,第二潮菇产量明显高于第三潮菇和第一潮菇。 每潮菇时间约为14 d。对每潮菇外观品质进行调查发现,第二潮菇的菌盖直径、菌柄直径均大于第一潮菇、第三潮菇;菌病长度为第一潮菇、第二潮菇、第三潮菇;随着温度变化,大球盖菇的普遍颜色也发生变化,第一潮菇的颜色为红褐色,第二潮菇的颜色为红褐色,第三潮菇颜色为褐色。

表1 大球盖菇产量与外观品质

图 1 降雨量、平均温度、产量日变化

每日降雨量、平均温度、产量的变化如图1示,可知随着降雨量、温度的变化,大球盖菇的产量也发生变化。温度和降雨量相对较高 时,产量也相对较高。将降雨量、温度、产量、菌盖直径、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如表 2 示可知,温度与菌柄长度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降雨量与菌盖直径、菌柄直径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并且菌盖直径与菌柄直径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说明环境因子并不是影响大球盖菇产量的主要因素,而环境因素是影响大球盖菇外观因素的重要因子。

表 2 环境因子与产量、外观品质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通过对环境因子与大球盖菇产量、外观品质进行相关分析,明确了环境因子是影响大球盖菇外观品质的关键因素。由相关性分析可知,温度与菌柄长度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降雨量与菌盖直径、菌柄直径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并且菌盖直径与菌柄直径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由此可见,环境因子主要影响大球盖菇的外观品质,并且环境因子并不是影响大球盖菇产量的主要因素。影响大球盖菇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不同栽培模式下大球盖菇的产量受到影响,暖棚栽培产量,明显高于林下栽培产量和陆地栽培[14]。曹乐梅[15]研究发现不同栽培基质、播种时间、覆土厚度也会影响球盖菇的产量。

猜你喜欢

菌柄盖菇大球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光质对海鲜菇子实体外观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灵芝新品种南GL11
豫西山区野生平菇菌株DUS 评价研究
桑枝秸秆培养大球盖菇栽培种配方的筛选
数理:大球和小球
“蓝瘦香菇”原来真的存在
慈溪林下大球盖菇试种成功
有多少盏灯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