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

2022-05-10松,王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对位线片髓内

陈 松,王 益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由于股骨肌肉的牵拉,骨折端错位明显,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传统固定方式有髓内钉、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等,各有优、缺点。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BCIFs)作为一种新型固定材料,能够实现“三维”和“桥接”固定,可明显降低骨不连和内固定断裂风险[1-3]。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们采用BCIFs治疗1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8~45(32.8±6.4)岁。均为单侧闭合骨折。左侧8例,右侧10例。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6例。骨折AO分型均为C1型。伤后至手术时间 6~14(8.2±4.4)d。

1.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患者仰卧位,患肢垫高。以骨折断端为中心在股骨外侧做长约15 cm的纵向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钝性分离股外侧肌,注意结扎穿支动脉。暴露骨折端,清除断端血凝块及嵌入的软组织,尽量避免骨剥离。采用持骨钳复位骨折,置入克氏针临时固定。选择2根长度合适的已预弯连接棒置于股骨外侧,在骨折远、近端各置入3~4个连接块及数枚螺钉固定。若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或存在较大蝶形骨块时,可以在股骨前侧置入1根已预弯的连接棒和2个连接块固定。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

1.3 术后处理常规使用抗生素3 d预防感染。术后1 d行下肢肌肉主动收缩训练,术后2 d在CPM机辅助下行关节功能锻炼,术后10 d在床上行自主活动,术后1个月开始拄拐逐步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个月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弃拐完全负重行走。

1.4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①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② 术后定期摄X线片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③ 采用HSS评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2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5(11.8±2.6)个月。手术时间1.0~2.5(1.5±0.6)h,术中出血量300~700(470.5±120.9)ml。术后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

2.1 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骨折均愈合,时间4~6(4.5±1.1)个月。术后第2天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线可见,无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良好,2例骨折线比较清晰,其余患者骨折线稍模糊,有少量骨痂形成;术后6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有大量骨痂形成。

2.2 术后功能恢复情况16例术后1个月开始拄拐部分负重行走,2例术后4个月拄拐部分负重行走。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屈曲110°~135°(128.5°±12.3°),伸直-10°~0°(-6.6°±3.9°);采用HSS评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17/18。

2.3 典型病例见图1~4。

图1 患者,女,18岁,右股骨干骨折,行BCIFs治疗 A.术前X线片,显示右股骨干中段横行骨折,移位明显;B.术后第2天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BCIFs从外侧、前方固定骨折;C.术后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大量骨痂形成,内固定位置良好;D.术后1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已愈合,内固定已拆除,股骨对位对线良好 图2 患者,男,30岁,右股骨干骨折,行BCIFs治疗 A.术前X线片,显示右股骨干近段骨折,移位明显;B.术后第2天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BCIFs从外侧、后方固定骨折;C.术后2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少量骨痂形成,内固定位置良好;D.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股骨对位对线良好

3 讨论

3.1 BCIFs的优势髓内钉及锁定钢板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常用固定方式[4]。髓内钉需要扩髓,锁定钢板是片状接触骨皮质,两者均会破坏骨折处的血供并产生应力遮挡效应,引起固定段骨皮质萎缩,不利于骨折愈合。BCIFs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如下优点[5-6]:① BCIFs的连接棒可以根据股骨的解剖形态随意裁剪塑形,可覆盖股骨全长,其“桥接固定”理念更符合骨折AO治疗原理。② 无需扩髓并能紧贴骨皮质,可减少髓内和骨膜的损伤,最大程度保护骨折处的血供。③ 可通过滑动加压、增加骨折断端轴向应力的方式减少应力遮挡,更利于骨折愈合。④ 通过钉、棒及挂钩型连接块灵活搭配实现了外侧、前方、后方的三维固定,可控制骨折断端局部旋转,减少微动。本组采用BCIFs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时间1.0~2.5(1.5±0.6)h,术中出血量300~700(470.5±120.9)ml,骨折愈合时间4~6(4.5±1.1)个月。术后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屈曲 110°~135°(128.5°±12.3°),伸直-10°~0°(-6.6°±3.9°);采用HSS评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17/18。

图3 患者,男,30岁,右股骨干骨折,行BCIFs治疗 A.术前X线片,显示右股骨干近段骨折,移位明显;B.术后第2天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BCIFs从外侧、前方固定骨折;C.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已愈合,内固定位置良好;D.术后12个月X线片,显示股骨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已拆除 图4 患者,男,45岁,右股骨干骨折,行BCIFs治疗 A.术前X线片,显示右股骨干中段横行骨折,移位明显;B.术后第2天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BCIFs从外侧固定骨折;C.术后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内固定位置良好;D.术后10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基本愈合,内固定位置良好;E.术后15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已愈合,股骨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

3.2BCIFs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技巧① 治疗简单股骨干骨折时,可采取有限切开复位方式,将按股骨形状塑形的连接棒置于骨膜外层,可在恢复股骨干力线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软组织剥离。② 治疗复杂股骨干骨折、牵引复位欠佳者时,可先固定骨折一端,再利用可滑动的连接块进行撑开复位。③ 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时,应根据骨折块的位置需要灵活调整连接块和螺钉位置,以固定并维持复位的骨折块,减少骨折畸形愈合。

综上所述,BCIFs通过钉、棒、连接块灵活搭配组合治疗股骨干骨折,实现了“三维”和“桥接”固定,避免了骨不连、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

猜你喜欢

对位线片髓内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以“对位变奏思维及模式”观兴德米特“天体音乐”
带孔钛针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股骨远端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病理性骨折1例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对位、错位与换位
“高级检查”不一定适合你
今天的婴童业就是我十年前见到的中国家电业
现代音乐中的节奏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