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消防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探讨

2022-05-10周文

科技资讯 2022年5期
关键词:消防装备实战化顶层设计

周文

摘要:当前消防装备种类繁多、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应立足实战,坚持战斗力标准,制定装备建设标准化制度,完善现代化装备体系建设机制。该文围绕装备建设“统型化、信息化、区域化”的目标,分析指出了改革转隶后消防救援队伍装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结合一线灭火救援工作实际,紧紧抓住“标准化”这个“牛鼻子”,提出了供读者参考的个人思考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标准化 实战化 消防装备 顶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3(a)-0000-00

Discuss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ation System of Fire Fighting Equipment

ZHOU Wen

(Fire Rescue Brigade of Xingshan County,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Yichang, Hubei Province,4437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firefighting equipment and the updating and updating are changing day by day. It is necessary to base itself on actual combat, adhere to combat effectiveness standards, formulate equipment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systems, and improve modern equip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mechanism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goal of "integr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of equipment construction, and analyzes and points out the weak link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ire rescue team equipment after the reform and transfer to the government. Combin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front-line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it firmly grasps the "standardization". "Niubizi" puts forward personal thoughts an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readers' reference.

Key Words: Standardization; Actual combat; Fire-fighting equipment; Top-level design

消防装备分为灭火救援装备和防火监督装备,该文所研讨的装备是灭火救援装备。该装备是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作战过程使用的车辆和器材,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可以分为专用车辆、基本防护装备、特种防护装备、抢险救援装备、灭火器材装备。

标准化体系建设是现代科学管理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按照法规和标准来管理,是一个针对重复性活动制订、执行统一的规范化文件的循环过程。推进装备标准化建设是做好装备建设顶层设计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快速反应能力的需要,未来灭火救援工作来临突然,受领任务仓促,临战准备时间明显缩短,人员装备出动要求反应迅速、快速到位,应避免因车辆器材装备因素贻误最佳救援战机。

1  制约装备标准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1.1装备型号通用性较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消防装备的厂家不断兴起,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装备不断的更新换代,表面上看装备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通过指战员实战的情况来看,装备型号规格繁杂、功能各异、通用性差的短板,给日常管理及作战训练等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实践证明,由于装备型号规格不同,致使实战中形成不了合力,战斗力受到影响。现行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1]虽然规定了配备装备的种类和数量,但未对装备的型号规格设置做出详细的规定,14种战勤保障车辆,10种技术标准不全(占71.4%),188种器材,129种技术标准不全(占68.6%)。装备技术标准不细致,导致同一种车辆或器材,不同的厂家制造的规格、型号、样式千差万别,各类型號规格的选择空间较大,装备兼容性、配套性难以保障;在维修保养过程中,由于型号规格的不同,配件无法通用,特别是一些进口装备,一旦损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维修,维修时配件价格贵、维修周期长。由于厂家不同,部分装备每年采购的品牌、型号各异,同类产品相关部件不能共用,既增加了日常操作使用的难度,也给装备器材维护保养带来诸多不便。

1.2装备采购机制效能不高

随着经费的大量投入,装备性能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实战中装备发挥的效能还不能满足现实救援任务的需要,装备采购问题直接关乎装备器材质量好坏、价格高低、性能符不符合要求,影响灭火救援任务的完成,所以建立完善的采购机制,统一采购标准,确保装备的质量和型号通用显得极其重要。在传统的采购观念中,依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片面地追求数量和达标,采购工作涉及环节较多,采购周期普遍较长,从提出需求、研究论证、招标采购到验收配发,时间长达一年或者更久,时间跨度大、采购效率低;采购前没有得到科学性、合规性的评估论证,缺少对本地的气候特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深度调研和剖析,购置的装备器材和战时需求未能匹配,经费投入高、资源浪费大、使用率低等问题屡见不鲜;采购通常采用最低价中标的方式采购装备,忽视了装备的质量,且规格型号五花八门,给操作、售后维护带来难度[2]。目前集中采购机制好的方面是有效避免腐败现象的产生,初步保证全省装备的数量达标;不好的方面是采购周期长,基层采购计划年初报上去,要等到年底器材装备才配发基层,导致基层急需的装备得不到及时的补充。

1.3装备管理模式效率低下

装备器材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状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不够,智能化水平不高,对物的管理和对人的培养没有一整套成熟的标准和制度。目前装备管理使用维护跟踪不到位,距离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的差距很大,非战斗损坏、遗失等情况严重,数据统计基本靠人工,对车辆装备技术性能的动态情况掌握不准,装备保养常停留在外表清洁和机油、燃油加注上,对一些常见故障见怪不怪,使装备长期带病使用,未按要求开展严格、全面、及时、细致、专业的检查、修复和补给,造成部分装备器材维护保养不到位失去使用效能,还会出现“有装未调”或者“盲目调度”的局面;装备出入库机械化程度不高,面对突发险情时影响快速响应的速度,目前装备的出入库基本上是小型叉车搬运、人工摆放、货架存储的模式,入库时清点数量难、保养时挪动位置久、出库时耗费时间长,对于地震、泥石流等突发的地质灾害,难以快速、大批量地调集急需的装备装车到场,影响现场救援的速度,不利于快速抢救人民生命财产[3]。

2 加强装备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统一装备型号标准,做到购置“统型化”

面对实战需求开展装备统型工作十分必要,必须认真、全面、细致、系统地开展统型工作,有效提升装备作战效能。与军事装备不同,消防装备尚未纳入定型列装范畴,导致消防装备的种类多、型号繁杂,在使用、训练、维护时,一旦出现故障,不能互享互通,无法相互更换,售后维护保养一旦断档,严重影响装备效能的发挥。多次的救援行动已经反映出装备的配套性问题严重制约了一线队伍战斗力的发挥,因此应尝试对装备进行统型,尝试建立装备定型列装制度,逐步为队伍配备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装备,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事项[4]。

首先要规范国家和行业标准,从源头遏制型号不统一,配件、接口不通用的杂乱现象。从制度层面协调采购方、生产方、需求方三方的信息沟通要对称,再对采购的装备器材规格型号进行统一,让企业按照规定型号生产,提高装备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水平。其次是采购部门应全面采纳基层的意见,统筹确定器材装备的规格型号。作训部门根据基层的实际需求提供装备的型号、性能、数量共享给装备部门,采购时根据辖区火灾特点和实战需求科学制定采购计划。再次,建立严格的验收机制。装备到达基层后实行消防站验收制度,消防站对收到的器材装备进行测试,对质量较差、型号不通用的拒绝签收,对合格的器材装备要求供应商签订售后质保书,形成各部门紧密联系,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立体采购模式,切实购置性能可靠、型号统一的优质装备。

2.2  提升智能化水平,做到管理“信息化”

建立装备资源管理制度和系统,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可为装备资源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提供支撑,实现对装备资源的实时监测、分析,在快速响应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定位和调配,实现装备采购、管理、调度一体化[5]。建立装备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机制。一线队伍可以实时查询装备生产厂家的装备数量和技术性能参数,基层选购器材装备时结合实际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论证后拿出最优配置方案,从而达到优化装备质量性能的效果。完善装备全寿命管理机制。目前基层单位采用人工清点方式获取基础数据并录入,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率难以保障;借助物联网数据采集平台,基层管理人员可直接将各类装备技术性能参数数据分类输入平台,数据自动统计更新,为每一件装备建立电子档案,实现从装备入库到装备报废全寿命每个阶段均清晰可查,也可为在储装备清点查验,出、入库装备审批提供智能控制平台。优化装备智能化调度机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快捷掌握各级消防部队装备作战力量,对“人、车、物、装”的精确统计和定位,当现场指挥员进行作战指挥时,输入现场情况,查询周边装备定位,便可利用大数据分析,迅速得出最佳装备调度方案为其指挥决策提供参考,最快做出战斗部署,特别是打赢各类灭火救援战斗提供快速精确的装备数据查询平台[6]。装备储存时突出急用急需和实战实效,分类完善装备器材配套储备,保证现有装备发挥最大效能;加强装备实战消耗与常规损耗规律分析,加大易损装备零部件储存,丰富完善抢修、维护、检测等技术保障手段,确保装备平时完整好用,战时靠前保障。推行直观的可视化联勤调度系统和物流快递行业包裹流水线分拣平台,对装备实时动态管理和全息可视跟踪,实现装备物资预案式调拨、语音式查询的精准智控管理。一旦事故发生,可以实时获取各类装备技术性能參数,由机器人自动调取合适的装备器材进行编组装车,由运输车队运送到一线灭火救援现场,与人工手动查询、搬运装车相比,大大缩短调运装车时间,做到分秒必争。

2.3科学编制配备标准,做到配备“区域化”

优化装备配备结构,科学制订消防装备配备计划。灭火救援装备配置标准必须科学合理,既不能过高,更不能过低,过高是资源浪费,过低不能满足灭火救援实际需要。根据辖区所担负的任务、易发灾害种类和装备配备实际,科学制订装备配备计划。因此,在制定装备配置标准时,要针对不同地区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火灾的特点,分级、分类分别进行编制,要有侧重点、要留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使各地装备的配备都有其针对性,提高消防装备配置管理的标准化水平。部分基层单位在装备建设过程中只是笼统搬照标准,存在“只唯标、不唯实”的现象,没有立足辖区实际灭火救援任务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装备配备意见。因此,一线队伍要详细摸排分析本区域的灾害事故特点,再科学制定装备配备的标准,有侧重点地配备辖区急需的装备品种和数量,杜绝出现“用而不足”“备而无用”的现象。若辖区内存在大型建筑或高层建筑,则应考虑配备具有一定跨距的举高消防车;若辖区内化工企业较多,则应配备化学灾害事故特种车辆和个人防护装备,储存充足的泡沫灭火剂等;若辖区内道路较为狭窄,应配备机动灵活的车辆装备;对于因山多路险,地震、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应着重配备搜寻、破拆、救生等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装备;对于石油化工工业地区,应着重配备大功率水罐泡沫车、具有一定跨距的举高喷射消防车、远程供水系统等先进装备;对于水资源缺乏地区,应优先配备大功率大容量水罐车,保证火场供水不间断。

3 结语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改革,正朝着应急救援力量整合、应急指挥统一协调的方向发展,与各类灭火救援行动相适应,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消防装备标准化体系。从宏观全局的视角审视消防装备现状,加强统型,优化配置,统一协调装备标准的制定,明确已配装备和亟需装备的标准依据,逐步完善装备结构建设机制,切实构建起与“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任务相适应的消防装备标准化体系,是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必然举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

[2]孙小开.加强消防装备建设提高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的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21,7(18):50-51.

[3]李甲.新形势下推进消防装备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J].大众标准化,2021(13):100-102.

[4]李军委.消防装备管理与消防战力提高探讨[J].今日消防,2021,6(6):28-29.

[5]徐豪.消防装备云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6]穆楠.基于物联网的消防装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消防装备实战化顶层设计
消防装备管理与消防战力提高
试析如何建立消防装备区域性维修保障机制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军事院校任职专业实战化教学和训练的几点思考
战时装备采购综合演练的实践探索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
消防装备维护保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