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从缺乏思辨到具有启发作用

2022-05-05

作文周刊·高一读写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升格工人身份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以“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词语评价人的身份;十几年前,我们又以“蓝领”“白领”“金领”等词语区分人的身份;央视新闻的一篇《早安啊,打工人》的公众号文章让越来越多的人以“打工人”自标身份……而“打工人”这一称呼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赞同“打工人”这种提法的,说“打工人”是对所有从事体力和技术劳动者的统称,这三个字代表着勤奋、热情、坚韧和上进,是当代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认为这一称呼本身带有嘲讽和调侃的嫌疑,是新时代下人为的强行阶层划分,企图通过这种幽默式的调侃缓解当前年轻群体的高压生活环境。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写一篇作文,向《青眼看社会》杂志的“热点时评”栏目投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这道材料作文题的难点在于,表面上,材料部分提供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打工人”这一称呼好,代表了勤奋、热情、坚韧和上进的品质,另一种则认为“打工人”这一称呼不好,带有嘲讽和调侃的嫌疑。似乎选择其中的任意一种观点都可以。然而,任务情境中明确提出了“请写一篇作文,向《青眼看社会》杂志的‘热点时评栏目投稿”這一任务,同学们往往容易忽视,甚至很难理解。既然投稿的杂志是《青眼看社会》,“青眼”和“白眼”相对,青眼表示喜爱或重视、尊重。放在作文材料中,这意味着我们应正面看待问题,表达积极向上的观点。如果审题时没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就可能出现偏题的情况。

原文在线

“打工人”,好

央视新闻的一篇《早安啊,打工人》的公众号文章让越来越多的人以“打工人”自标身份。在我看来,“打工人”,好。(开头虽亮出了观点,赞成“打工人”的这一称呼。不过,若能先引述其他称呼,再引出“打工人”的称呼,效果会更好。)

对身份的界定直接关系到人群的等级差别。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以“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词语评价人的身份,自然造成了人群鲜明的阶级对立;十几年前,我们又以“蓝领”“白领”“金领”等词语区分人的身份,也无形中造成了职业的对立;直到近段时间以来,大家都以“打工人”的身份自居。无论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农民工,还是高层的领导者;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职场精英,都可以自称“打工人”。(该段对三种称呼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若能在该段首提炼出一个统领全段的分论点,在段尾对“打工人”称呼的本质内涵稍加分析,就能使观点更加鲜明,论证更加深刻,增加作文的思辨色彩。)

所谓“打工人”就是对所有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者的统称,无论是工地搬砖的工人,还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抑或是高级科研工作者,都可以称为“打工人”,也就是只要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从事劳动,就可以自称为“打工人”。早些年,对“打工人”存在着这样的偏见:农民工进城务工被称为“打工人”,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劳动者被称为“打工族”,甚至认为“打工人”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体力劳动人。据此看来,早些年对“打工人”的定义和现在对“打工人”的定义不仅仅是范围的大小不同,更是褒贬色彩的根本不同。(可进一步补充早年“打工人”的称呼与现在“打工人”的称呼褒贬色彩不同的具体内容,观点就更加透彻,更有说服力。)

曾有人说:“世上只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样。”从这种说法中,我们又领悟到了现在的“打工人”几乎成了勤奋、热情、坚韧和向上的代名词。昂扬的工作热情、钢铁般的意志、努力拼搏的精神在“打工人”身上随处可见。因为在他们心中,打工并不仅仅是在为别人打工,也是在为自己打工,更是在为社会打工。“打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发光、发热,为我们的社会默默传递着一种长久不衰的正能量。(可在段首增加第二个分论点,适当运用排比等句式,从时代意义上分析“打工人”这一称呼的劳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打工人”这一大家共同拥有的称呼,我们欣然接受。就让我们每个未来的“打工人”,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打好一份工。

升格建议

作文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能紧扣题目的要求,始终围绕“打工人”这一称呼,从它的本质内涵、劳动价值及时代意义三个方面,逐层展开分析,符合议论文五段式的基本要求。但不足之处是主体段落的段首缺少具有启发性或引领性的分论点,每段的段尾忽略了分析的深刻性和推理的严密性。所以,升格时首先应在中间三段的段前分别加上分论点,然后,在三段的结尾之处分别挖掘其本质、意义、作用,就是一篇颇具思辨色彩,观点富有启发作用的佳作。

化蝶之作

“打工人”,好

◎胡星妍

不同时期,人们对身份的界定方式各有不同: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以带有“阶级”的词语来评价人的身份;十几年前,我们又以带有“领”的词语区分人的身份;央视新闻的一篇《早安啊,打工人》的公众号文章让越来越多的人以“打工人”自标身份。在我看来,“打工人”,好。

“打工人”,好。它消除了阶级对立、职业对立,求得共同的身份认可。半个多世纪以前,我们以“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词语评价人的身份,自然造成了人群鲜明的阶级对立;十几年前,我们又以“蓝领”“白领”“金领”等词语区分人的身份,无形中造成了职业的对立;直到近些年,大家逐渐开始以“打工人”的身份自居。无论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农民工,还是高层的领导者;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职场精英,都可以自称“打工人”。一份坦荡,一份普通,一份自在的心理平衡油然而生。

“打工人”,好。它充分肯定了劳动的价值,契合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所谓“打工人”就是对所有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者的统称,无论是建筑工地的工人,还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抑或是高级科研工作者,都可以称为“打工人”。早些年,在社会上对“打工人”存在着这样的偏见:农民工进城务工被称为“打工人”,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劳动者被称为“打工族”,很多人甚至认为“打工人”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体力劳动者。而现在的“打工人”被赋予自尊、喜悦、光荣的情感。两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现在对“打工人”这一称呼的背后折射出了对劳动者价值的充分肯定,印证了“劳动创造一切”这一哲学原理,更契合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时代强音。

“打工人”,好。它传达了一种积极、乐观、上进的人生态度,传递着一种持久不断的正能量。曾有人说:“世上只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样。”现在,“打工人”成了勤奋、热情、坚韧和向上的代名词。昂扬的工作热情、钢铁般的意志、努力拼搏的精神在“打工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种社会主义主人翁的姿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一种劳动收获的满满的幸福感,在“打工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得到了彰显。“打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发光、发热,为我们的社会默默传递着一种长久不衰的正能量。

综上所述,对于“打工人”这一大家共同拥有的称呼,我们欣然接受。就让我们每个未来的“打工人”,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打好一份工。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四中学,指导老师:黄永红】

升格总结

升格文紧紧扣住了“打工人”这一称呼,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先将“打工人”与带“阶级”的称呼、带“领”字的称呼比照分析;再将过去与现在人们对“打工人”的定义进行比较,经过这样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读者对如今新时代下“打工人”的称呼才有了更为理性的、科学的认同。升格文的第二大亮点是三个分论点的设置,充分展示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过去到未来的逻辑思维顺序。这样,作文的观点就新颖独特,具有深刻性、前瞻性、启发性。BE1A7AD5-28DF-4BAE-8F77-B9897E061276

猜你喜欢

升格工人身份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整体思考局部推敲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错过”创意升格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