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武冈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保护举措

2022-05-05杨斌

林业与生态 2022年4期
关键词:武冈武冈市林地

杨斌

武冈市地处湖南西南部、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为资水第一城,总面积15.32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7.2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7.14%。武冈市为内陆经济欠发达的县级市,林业经济发展缓慢,林业生态建设还停留在简单造林绿化状态。武冈林业生态的发展保护该遵循什么样的战略?值得我们花功夫去讨论。

发展现状分析

区位与交通优势。武冈市位于湘西南中心,为湖南省次区域中心城市,是湘西南的门户。近年来,武冈境内交通设施日臻完善,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武靖高速、洞新高速呈人字型贯穿武冈大部分地区,新化至武冈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国道G241、G356呈东西和南北贯穿全境。武冈机场已开通了多个航班,可直达全国各主要城市,目前正规划扩建。经过武冈的高速铁路也正在规划中。武冈已基本上形成了陆空交通网,是湘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交通,为武冈经济的腾飞打下了基础,也为武冈的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和巨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为武冈的林业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资源优势。一是林地资源优势,林地面积占比47.14 %,为武冈市最大的单项土地资源发展空间。二是森林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有野生植物218科485属1168种,木本植物97科620种,属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有云山伯乐、云山白兰、云山青冈等25种。三是植物群落景观资源丰富多彩,境内有常绿针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原始林、次生林等,一年四季景观各异,为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然条件优越。武冈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6.1℃,年均降水量1218.5毫米,气候温和、降水丰沛,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境内土壤主要以石灰岩、板页岩、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壤、山地黄棕壤为主,土质深厚肥沃,适宜亚热带大部分种类的植物生长,为特色植物的引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虽然武冈林业拥有诸多的发展优势,但也存在不少发展桎梏,需要加以破除:

资源瓶颈明显。武冈虽是湖南省的重点林区市(县),但境内岩溶地区、石漠化地区面积较多,不利于许多树木快速生长,其中石漠化面积达1.73万公顷,严重影响武冈林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全市立木总蓄积只有390多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54立方米,林地生产力偏小。

产业结构尚待优化和提高。一是产业化率尚处于低水平,产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全市林地种类培育方向大部分为常规用材树种或普通经济林种,经营方式以传统的农作经济式的经营方式为主,全市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面积主要以国有林场、少部分私营林业企业经营的林地为主,林业的产业化率相对较低。二是产业有待优化升级。全市目前高附加值高产值的林种较少,其中油茶3333.33公顷、青钱柳533.33公顷,占全市林地面积的5.35%,对整个林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作用小。

森林火灾严重影响林业的发展。由于武冈市人多地少,存在传统耕作陋习,群众对林业不重视,致使森林火灾成为武冈林业发展的头号杀手,严重阻碍武冈的绿化美化。

建设成就

近几年来,武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了统筹武冈生态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态美市”战略;为加大森林培育和保护力度,市政府编制了《武冈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实行封山育林,全面停止了武冈境内乡村集体林地上的林业商业采伐,直至今日未解封。为加快绿化速度,武冈市每年从紧张的地方财政中挤出部分资金用于造林绿化。其中,针阔混交生态林9000元/公顷,经济林3000元/公顷,重点产业造林(油茶、油桐、青钱柳)1.2万元/公顷。为进一步加强森林保护,武冈市政府成立了森林督查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并与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责任状,每年由领导小组对各乡镇(办事处)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进行考评,纳入绩效考核打分。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造林1万多公顷,封山育林5333.33公顷,森林抚育6666.67公顷,建设绿色通道60公里、綠色水道10公里,建设秀美村庄66个,渡头桥村、荷塘村绿化美化深受百姓喜爱,获得上级好评,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十三五”期间,共防治马尾松毛虫林1.33万公顷,防治云南松毛虫林3333.33公顷,松材线虫病防治面积80公顷。森林防火工作常抓不懈,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在0.66‰以下,远低于邵阳市0.9‰的控制指标。全市林业生态呈突发性增长、森林资源呈恢复性增长,森林蓄积量年增长率达4.02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均有所增加,曾绝迹的野生动物“豺”近几年多次见其踪迹,林业生态逐渐步入良好发展阶段。

武冈一直注重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建设原则,使林业生态产业得到较快发展。近几年来,武冈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的投资,初步形成了以油茶、青钱柳特色茶叶、森林休闲旅游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十三五”期间,油茶新造林达2333.33公顷,油茶产业基地总规模达3333.33公顷,青钱柳造林533.33公顷,产业基地总规模已达4000公顷,林业生态休闲旅游形成了以云山森林公园、云山自驾游露营基地、法相岩公园、秀美村庄等旅游基地,正在打造铜宝岩森林公园、天子山森林公园、狮子湖生态园等一批新的休闲旅游基地。

发展举措

林业生态是整体生态的基础核心和灵魂,林业生态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此,武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态美市”的战略。要实现全市生态优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找准起点,强化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理念。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主体具有综合性,需要党政领导机关、各基层单位、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其途径方式具有综合性,必须从全民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升、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环境的治理、政策制度的健全、科学技术的保障、生态文化的打造等多方面综合推进;其效应具有综合性,林业生态建设带来的积极效应是全方位的、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因此,建议从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出发,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林业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党的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将广大党员干部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利用多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培育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理念,使全民的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意识根植于心,根植于骨。

二是强化支点,建立和健全全方位的林业生态建设支撑机制。要把林业生态建设的考核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绿色GDP考核体系,改变“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出台有利于林业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使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和鼓励林业生态保护的政策有机融合。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对各类生态公益林予以补偿支持,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建立和健全约束机制,对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中的不力单位和个人问责追责,对破坏林业生态的违规违法行为重罚严管。做好评先奖优工作,对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优秀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

三是把握重点,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一要牢牢把握好重点项目建设。要结合上级的重要项目建设推进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将武冈林业生态建设融入到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中去,并借机打响武冈生态品牌。当前的重点项目主要有森林城市、生态乡村的创建及生态廊道建设、长防林项目、石漠化治理等。二要牢牢把握住重点地区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找出重点,创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开展。具体而言是要抓好城市周边的城市生态圈建设,沿河、重要公路两侧的生态廊道建设以及各类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三要牢牢把握重点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是今后林业工作必须把握的重点和关键,产业化是生态建设最重要的效果体现。必须从调思路、确方向、优结构、提效益、求发展的战略出发,以珍贵用材林产业、油茶产业、青钱柳特色茶叶产业、森林旅游休闲产业、花卉苗木产业为突破,创建绿色武冈、生态武冈、美丽武冈。

猜你喜欢

武冈武冈市林地
武冈: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力量
武冈曾名都梁
恋 春
金 蟾
回 眸
富贵鸟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论民国中后期武冈中等师范学校训育实践*——以武冈境内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为例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武冈:首个乡镇动物防疫体系改革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