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岂能无用

2022-05-05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华罗庚哈佛比尔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华罗庚少年时考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中途退学帮父母料理杂货铺,后来经过努力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李想高三退学选择创业,先后创立“泡泡网”和“汽车之家”。2013年,“汽车之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比尔·盖茨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退学,与好友创办微软公司,成为世界首富。

正在读高三的李步明同学搜集到上面三则材料,由此得出“学习无用”的结论,并产生了退学的想法。假如你是李步明的同学,请针对此事写一篇文章,有理有据地反驳他的观点,帮他打消退学的念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驳论文。我们先来分析让李步明得出“学习无用”的三则材料,同学们需要敏锐地发现材料中隐藏的消息,发现材料的逻辑谬误。这些科学家与企业家成功的原因并非“辍学”;同时,“辍学”也并不意味着“停止学习”,因为“学习”不仅是指在校学习,还有自学和社会学习。因此用这三则材料根本证明不了“学习无用”。

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三则材料的本质,从而确立自己的论点。三则材料呈现的只是局部真相,从材料中的“后来经过努力”“选择创业”“与好友创办微软公司”可以看出,主人公辍学后遭遇的实际情况、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等,在材料中都没有提及。取得成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学习”是其中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学习与积累,这恰恰证明了“学习有用”。

在分析完三则材料的本质后,我们再来回顾写驳论文的步骤:树靶子、表态度;析本质、指谬误;立己论。

在写作过程中,同学们需要结合材料中的主要人物和自身实际,注意写作对象是一名打算退学的高三学生,应该以平等而亲切的语气,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使这名同学打消退学的念头。

佳作一

悉心播种,静待花开

◎陈姝含

亲爱的李步明同学:

展信佳!最近听说你有了退学的念头。对此,我想和你说说我的心里话。

在我看来,无论如何你都不应退学。华罗庚选择退学,并不是因为他认为学校的学习无用而决意放弃,而是不得已才离开学校。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我相信华罗庚一定选择留在学校,珍惜受教育的机会。眼下你无其窘境之忧,为何选择退学而另寻坎途呢?社会是极复杂的,我们不能光看到“汽车之家”的成功上市,也要看到失去学校大伞庇护的稚嫩的李想,在梦想成真的道路上經历了多少困难与挫折。

或许你会说比尔·盖茨即使考上了世界顶尖学府仍旧选择一年后退学,可见上学无益、学习无用。事实并非如此。退学时的比尔·盖茨,已深受学校学习之益,早将学习内化为自己的内在习惯,甚至是自己的人生财富;他之所以选择退学,是因为他已拥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志同道合的出色同伴,离开学校能为他提供更开阔的上升空间,同时他也做足了迎接挑战的准备——而这些,是现在的你我所不具备的。因此,退学于你,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另外,有一点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华罗庚、李想还是比尔·盖茨,他们离开学校后都从未停止学习。学习并不是局限在学校内的短期投入,而是个人成长旅途中的长期发展,正是不断的学习拓宽了成功人士的眼界,增长了他们的才干,让他们在更高处遇见了同样优秀的人,并携手前行。可以说,持续的学习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你看到的只是退学后获得成功的极少的一部分人,却忽略了平凡的大多数。要知道,无论处于何地又或是哪个时代,拥有知识的人总是生活得更从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学历虽然已不再是成功的标签,但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没有高学历认证的我们,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以接近“个案成功”,又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况且,学习的好处并不只是靠学历来彰显,学习给生命带来的丰盈,悄然绽放在生活的每一日、每一处,藏匿在行动中、谈吐中。

身处高三,我知道你压力很大,想太多不如付诸行动,只有静下心学习,持之以恒地投入每一份小小的努力,我坚信,你我都终将迎来光明的前程!

此致

敬礼

你的同学:H

2021年12月11日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高二5班学生,指导老师:顾灵山】

点评

文章采用书信体,亲切易懂,娓娓道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三则材料的分析,更易于读者接受。首先,材料中的三个人选择辍学并非放弃学习,而是基于不得已或者有更好的成长空间;其次,他们的成功不能抹杀在校学习时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后立己论:学习并非一个短暂的阶段,而是漫漫人生的长期发展,不能武断地下“学习无用”的结论。整体行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文质兼美,是一篇优秀的驳论文。

佳作二

天生我材怎么用?为有源头活水来

◎吴思睿

李步明同学由三则材料得出了“学习无用”的结论。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纵观三则材料的主人公,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有数学泰斗华罗庚,辍学仍筑数学梦;有商业奇才李想,弃学下海构辉煌;有名震天下的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哈佛不上又何妨?乍一看,学习之于成功,似乎可有可无。“学习无用”的口号由此甚嚣尘上。

可是,拨开成功的迷雾,当我们真正走进所谓的“成功人士”,探究其发展道路,便不难发现学习之于个体塑造的用处。

华罗庚因为家贫少年辍学,谁曾想,其在辍学之后没有放弃学习,反而加倍珍惜学习资源。“数学家”一词于他并不是徒有虚名的头衔,而是一个个沉甸甸的装满了演算稿纸的麻袋。这都是华罗庚在我们难以想象的困窘之中凭借自学而得到的。试想,倘若没有学习,华罗庚仅仅是个在货柜前卖杂货的平凡人,中国的数学大厦上将会失去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更不会镌刻上华罗庚的姓名。

其实,学习对人生至关重要的道理,是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倡导的,并且有无数人为教育做出了无私的奉献。正如张桂梅老师说的:“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所有、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近两千名女孩子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校园的实证,难道说明不了“学习有用”吗?

同学,你可曾细想:倘若学习无用,“大学之道”的呼声何以响彻千年?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又何以成为引领时代桅帆的风向标?

同学,你仅凭个例就得出“学习无用”论,并想退学,你这样做真是大错特错。甚至会让人觉得,你是在为自己的懒惰和懦弱找理由。高三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这是事实,毕竟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不付出哪能有收获?你却找了三个根本站不住脚的事例,为自己推卸责任,逃避压力。且不说你退学后能不能成功,从你面对责任压力的态度就注定你难以取得成功。还记得那位凭借致词走红的中科大博士吗?他生于微末之时,长于泥泞,他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出大山的。而他身边的大多数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学业,只能留在大山深处的家乡,看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比尔·盖茨在2011年的哈佛毕业典礼上致词时说:“你知道的吧?辍学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我很感激哈佛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成功毕业……”

纵是天生我材,仍需源头活水,而你我的活水,就是学习。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学校高二5班学生,指导老师:顾灵山】

点评

文章紧扣材料,分析深刻,可见作者积累之丰厚、思辨之严密。首先,深入分析华罗庚成为数学家的原因:数倍于常人的努力、坚持不懈的学习,恰恰论证了“学习有用”。同时,结合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中科大博士读书改变命运的事例,进一步论证“学习有用”。最后,作者以比尔·盖茨在哈佛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直接击破“学习无用”论,树立起惟有学习才是正道的道理。

【顾灵山/供稿】2FEBFADD-1B56-4211-883D-421DB70EA4CF

猜你喜欢

华罗庚哈佛比尔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华罗庚、陈景润“弄斧”必到“班门”
华罗庚的信任
信任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哈佛讲堂里的狗
哈佛讲堂里的狗
天才与锻炼(节选)
有一种爱叫坚持
留头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