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动”中实现小学生英语学习力的提升

2022-04-29朱英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习提升小学

摘 要:英语学习力主要指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能力、动力、毅力,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结合当下生本教学理论及双减政策,老师应该从小学生英语学习力提升角度去思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思维、学习创造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提升

作者简介:朱英,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过“六大解放”教学理念,强调要解放学生们的脑、手、眼、时间以及空间,让学生们从大量的作业、学习任务中空闲下来,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学习思维、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那么,作为小学英语老师应该如何加强学生学习力的培养与提升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英语学习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理念及应试教育影响之下,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关注知识点内容教学,将课堂安排得满满当当,而老师全程负责知识讲解,希望通过课堂时间传输更多知识,并认为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师生互动少,学生长时间地被动接受知识,形成了被动学习惯性,从而在日后自主学习、思考中表现出了英语学习力不足的情况,更多的是死记硬背知识点,实际应用和口语能力较弱。因此,作为小学英语老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英语学习力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小主人。从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等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比如,在教学“Happy New Year”时,老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充满新年气息的情境,学生们一起想一想人们在春节、元旦时是如何互相祝福的。在此情境中引入英文教学内容“Happy new year,Uncle/aunt!” “This is for you.” “Thank you. How nice!”等情景对话。由于英语非我国母语,在日常观察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在口语交流、知识应用方面存在明显欠缺。对于接触到的英语单词、语句,无法转变为自己的知识技能。这也是学习力不足的体现之一。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训练。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到情境体验中,学会用单元中的词汇、语句等来交流沟通,锻炼学生动口能力,同时让学生回顾、应用已学知识可以达到锻炼学生动脑能力。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调整为积极参与,拉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从而能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们可以找到英语学习的技巧,从而提升个人英语学习力。

小学英语老师应该从当下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出发,创新教学思维,明确学习力培养方向,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减少老师过度干预学生学习行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二、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大胆“动”口

培养学生动口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同时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及应用能力。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知识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可以轻松应付考试,但在口语交流方面存在发音不准、缺乏自信、逻辑凌乱等问题。而导致这些不足的最大原因是日常练习较少,课堂上以老师“动”口多为主。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应该关注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由于英语非我国母语,学生们在开始学习英语时,会出现不好意思开口、怕发错音等情况,老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内外大胆动“口”,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比如,在教学“Colors”时,颜色单词“black、red、yellow、blue、green、orange、brown”等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英语范畴。而有关“what color is...”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對话内容。老师在讲解了单词、语句后可以与小学生们玩一玩颜色小游戏“击鼓传花”来活跃课堂氛围。老师手拿一个拨浪鼓,学生们传递两个花球,鼓声停下后,手拿花球的两个学生来进行随机对话。对话需要围绕“colors”展开,可以是讨论学生的服装颜色“What color is my skirt?”,也可以说一说喜欢的颜色“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这样的游戏活动小学生们很喜欢,课堂氛围瞬间点燃,小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几轮游戏让学生们都开口说一说,锻炼了学生们的口语能力。不仅如此,游戏活动的不确定性也考验了学生们的随机应用能力,让学生们能够在游戏活动中保持动口、动脑的好习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大胆开口交流,能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巩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英语口语学习力。

游戏化的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氛围,适用于小学生的学习途径。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注重课外英语氛围创设,如黑板报与单元教学主题保持一致,设置英语兴趣学习角,与家长保持交流沟通。让家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看一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采用英语交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英语口语学习力。

三、巧妙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动”脑习惯

传统英语学习中,学生们习惯了死记硬背知识点,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往往会反复刷题。这样的学习模式尽管可以提升考试结果,但却阻碍了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生在面临新知识点、新题型时就表现出束手无策。英语思维能力培养是当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老师应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培养,减少老师的主观干预,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从而找到英语知识学习、记忆的技巧,避免死记硬背知识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找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动脑习惯与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中有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点,但语言本身之间存在关联,在巩固记忆时,学生们如果能够找到诀窍、方法,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比如说,在教学“Seasons”时,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老师可以画出四季的思维导图。以四季spring-summer-auctumn-winter为思维导图主线,在每个季节上再以分支形式来代表季节特色。如Spring春天,可以分支为春天的气候特点warm温暖,春天的活动go boating, fly kites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自己描述春天。以思维导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们将单元知识点串联起来,英语知识点本身比较零碎繁多,思维导图可以查漏补缺。课堂上老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将学习过的知识加入思维导图,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们会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跟随老师的指导去自主探索。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也让学生们对知识点内容更加深入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们自主画一画思维导图,如一学期教学完成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有词汇及学过的内容借助思维导图来串联起来。这样学生们就可以自主复习、巩固,让知识点掌握得更加扎实。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学习探索的过程,可以提升个人英语思维能力,逐步树立起英语学习自信,事半功倍。

英语学习力的提升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相关,过往教学过程中老师把知识点都讲得很细致、透彻,学生们的自主思考时间、空间不够。而现在,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积极思考,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找到学习的技巧,也通过积极动脑,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学习靠拢,从而提升英语学习力。

四、积极组织英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动”手

实践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学习力的有效手段,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体验生活,转变英语学习认知,了解英语知识在未来生活、工作中较为重要;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如何使用英语,实现英语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但以往英语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较少,学生们没有机会运用英语。小学英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小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英语实践活动,并且让学生们一起“动”手组织。让学生们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将知识点进行梳理,了解英语实践活动的目的,有重点地掌握知识,从而更有目标性,能够提升英语学习力,可以提升学生组织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以“Sports”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以运动场为实践活动场所,老师指导学生们在课后自主讨论此主题下的实践活动模式,是以体育馆、运动场介绍为主,还是以一次英语交流为主的体育比赛为主。在大家商量后,班级学生决定来一场班级足球运动会。学生们分为不同的角色,运动员、啦啦队员、医疗保障组、裁判等。老师指导学生们需要在课后准备与自己角色相符合的着装、工具,并通过自主阅读、上网查找的方式获取自身角色会使用到的词汇等。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需要“动”手准备衣服、道具,还需要去自主学习、探索,能够拓展学习更多英语词汇。活动正式开始时,不同角色进入活动状态,只能采用英语交流。通过实践活动,老师发现学生们课后都对自己所需要用到的词汇做了充分准备,并且能够大胆交流沟通,整场活动可以看出学生们自身“动”手付出的努力与回报。也让老师认识到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对于未来学生们的成长、生活中的英语应用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英语人才的培养是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角度去考虑,老师应该转变教学思维,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多尝试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养成英语自主学习、交流的习惯。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也能够让学生们从敢于“动”口说英语,到自主说英语,组织英语活动,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力。

五、科学考评,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力的考核

考核评价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工具。由于我国实施应试教育,很多老师也格外重视学生们的书面考试成绩。但英语学习力的表现不仅体现在书面考试上,还包括英语听力、口语交流、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知识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由于考核不全面,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关注到知识点学习,忽视了综合学习力的提升,这样的考核不仅无法督促学生全面提升学习力,老师也无法了解学生们其他方面的英语学习情况。因此,结合英语学习力的培养要求,老师在考核评价方面也需要作出调整,从单纯的书面考核到全面英语学习力考核评价。

例如,老师可以以教学模块为单位,组织考核评价,在每单元结束后老师进行一节课的复习巩固课程,并完成考核评价。考核评价应该包含学生们的单元知识点掌握情况、口语练习与评价、实践活动参与度、课堂互动表现、课后拓展学习情況、日常学习任务达标情况等,从“动”口、“动”脑、“动”手等多个方面展开,覆盖到学生们的各个方面,从而得到整体学习力的考核结果。在考核结束后,老师需要进一步分析评价,了解每个学生的模块学习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如果在班级考核中发现学生知识掌握很好,但其口语表达方面存在问题,老师了解后得知学生为留守儿童,平时在家与奶奶无法采用英语对话,且由于自卑心理,害怕发音不标准,所以平时在校期间不敢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针对这个情况,老师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一方面引导家长多关心、陪伴孩子,可以打一打英语电话,另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堂内外多关注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并做好跟踪评价。在下个单元考核评价中再次总结,长期关注学生的薄弱项,帮助学生们查漏补缺、扬长避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力。

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引导家长、学生一起加入科学评价系统,学生们可以自评、互评,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可以自主回顾自己的单元学习内容、学习情况,重新认识自我,做好自我监督与激励,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英语学习力。家长则通过参与其中,了解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情况、进度,在家庭生活中多与孩子互动,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制定考核评价目标、方法,让学生们了解英语学习的重难点方向,让考核评价从督促学习工具转变为改进学习的手段。

六、结语

关注英语学习力提升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理念一致,老师应该从传统的师本教育理念中不断突破,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自主发展,通过多方面、多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多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坚持从“动口、动脑、动手”三个角度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全方位地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力。

参考文献:

[1]胡桃.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学生消极参与现象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1(8):72-74.

[2]徐丹.唤醒主体意识 促进主动学习——小学英语阅读品格培养教学实践[J].新教育,2021(8):12-13.

[3]赵敏.知行合一 快乐成长——浅淡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J].教育界,2021(3):12-13.

猜你喜欢

学习提升小学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