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篇意识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2022-04-29郑春燕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践运用阅读理解教学

摘 要:在中学外语课程中,阅读能力是外语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英语课堂上的重点内容。其主要作用体现在学生进行阅读时,不仅从文章中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还能获取高效的语言输入,提升交际运用能力。为了分析如何高效最优地实践阅读教学,笔者基于对语篇理论和语篇意识的了解,提出了将语篇意识应用于中学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得出可以通过语篇分析来提升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结论,旨在给相关教育工作者启发。

关键词:语篇意识;阅读理解;教学;实践运用

作者简介:郑春燕,厦门市同安区四林小学。

一、引言

理论上而言,阅读理解是一种将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也是一种多元化深层次的心理活动,不仅需要运用到身体的多个感官,还调动了整个知识架构和阅读技能。一般来说,传统的阅读教学重心在于对语言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围绕单词为核心展开重点语句语法及其用法的讲解。传统模式下固然传授了较多的知识的词汇解析和语法常识,但是想要提高学生对一门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光靠词汇量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们往往忽略了阅读理解里对语篇整体的理解,学生最多也就达到了对单句、长难句的理解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定的语篇语境中,语义有可能发生变化。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提升学生对于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对学生英语运用水平的综合提升,必须要对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改革,将教学重点放在对语篇的理解上,培养并应用语篇意识,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语言材料,开展英语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实现逐步加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二、当代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传统理念正在改变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中学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存在的缺陷,并不断从教学过程中汲取经验,改善课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从原本只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方式转变成注重系统化的语篇理解。

(二)语篇理解浮于表面

尽管教师和学生都已经意识到阅读理解中养成语篇意识的重要性,但转移重心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词汇和语法的重要性,其仍是阅读理解教学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学会引导学生不要对句子只是浮于表面的理解,如果将一堂课过多的精力放在对于句子结构表面的处理,就会在篇章上下较少的功夫。这样会严重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会产生对长难句过度钻研的现象,甚至让大脑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出现停顿现象。

经查阅调查资料发现,许多中学生由于没有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形成英语思维,因此对于英语文章的思维模式不够敏感,会在篇章阅读的时候忽略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点,导致不熟悉文章结构,也抓不住中心思想,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理解词句上,从而把握不住文章的结构。

(三)教师没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调查资料发现,现代许多中学生在进行英语文章阅读时,运用的阅读方法较为单一,体现在不会根据文章题材的不同(记叙文、议论文)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同时在遇到长难句堆积的文章时会错误地产生畏难心理。

总体上看,大部分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尽人意,并且这些问题没有得到针对性的解决。教师大多数还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授课,没有抓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关键要义,导致学生没能主动投入到阅读学习中,而教师也没有对每个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现状,将会持续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从而失去对阅读的学习兴趣。

三、语篇分析意识的内涵

(一)语篇分析理论

广义上的语篇指的是一段文字,是比句子高一个级别的语言单位。人们在用语言描述一件事或是抒发一段情感的时候,并不是将毫无关系的句子放在上下文中形成杂乱无章的语段,每句话之间都应该有缜密的逻辑。狭义上来说,只有应用两句及两句以上的语义上有逻辑相关性的句子放在上下文中,才能体现语言的连贯性,并组成语篇,否则就只是简单的句子拼凑。

而语篇分析指的是我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利用科学且具有逻辑性的思维去分析语句,判断语句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分析并了解该语句的逻辑位置是如何产生的,对语篇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是一种分析语言的手段。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浮于表面,而是要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就是文章的情感和逻辑关系。语篇分析和语篇意识的应用,将以句子分析为单位变成以语篇语段为学习单位,从整体出发,围绕语篇讲述的内容,进行結构化分析,梳理整个语篇的逻辑组成,分析语段中所讲述故事的情节、逻辑、中心思想以及组成结构。将教学目标不仅仅聚焦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而是更加重视语言的功能,较好地培养出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分析能力,从语篇中获取完整的信息,从而提升英语应用能力。

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材中的语篇都是经过科学筛选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都可以作为语篇意识培育和语篇分析能力训练的辅助材料。

(二)基本内涵

要将语篇意识应用到阅读当中,就应该实现用整体、系统的眼光去看待文中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甚至章节之间的关系,找出他们之间逻辑思维上的相互联系,重视语篇思维的表达,主要包括微观、宏观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中前者主要通过分析句子中单词的意思以及句子语法的关系等,注重衔接;而后者主要应用语篇意识分析整个语篇的整体结构,从而剖析文章的深刻内涵。

微观语篇结构分析主要包括句子之间的衔接、语句连贯性、语句之间的关系以及上下文语境分析等方面:1.句子之间的衔接是构成语篇的主要框架,也是要进行语篇分析的重要部分,其组成了语篇的表层结构。一般来说语句之间的衔接主要有指代、省略、替代、链接以及词汇衔接等物种手段,作者应用以上的手段将语篇中两句可能毫无逻辑关联性的句子结合为一体。2.语句连贯性就是语篇中上下文之间语义是否有关联,其中主要强调的是逻辑关联性,例如:

A:Where is the cake?

B:Well, the dog looks happy.

上述对话表面上看似答非所问,实际从逻辑上去理解,可以体会到B的言外之意,因此也可以知道,语篇中的语句连贯性是比较复杂的。3.语句之间的关系主要指的是一段语篇中句子之间的组成结构上的关系,与逻辑关系略有不同,主要包括并列、对应(有多个词语在概念上有对应关系)、顺序、分解、重复、转折、解释、因果以及分指(前文中提到的某一对象在后文中出现)等类型。4.上下文语境分析,是指一个句子放在上下文中,可能指代的意思会发生改变,对语言的理解是根据句子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不同有所改变的,尤其是语段中涉及的人物、故事背景等。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如果不能对作者所塑造的语境有正确的理解,就很有可能会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产生误解,从而不能对语篇正确解读。

宏观方面主要是对语篇结构的微观分析基础上对文章中心思想和内涵的深层次理解,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出发,对语篇进行正确理解。

四、语篇意识与阅读教学实践的结合

在阅读理解教学中,语篇教学应该以理解整篇文章为出发点,教会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快速浏览全文并捕捉关键信息,浏览过后能形成对文章整体内容的基本印象,并训练其分段总结的能力。精读过后要求不仅能对文章有表层语义的理解,还要求理解作者的核心意图和观点,并尝试输出自己的看法。针对以上,教师在改进阅读教学课堂时,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宏观导入、微观分析、 整体分析。

(一)宏观导入

该步骤主要为了让学生能初步了解整个语篇的内容,对语篇表层有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从课文背景入手,课前简要介绍文章的体裁及其结构构成,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语篇有不同的创作背景、作者创作意图以及文化底蕴等,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学会在阅读的时候有初步分析这些内容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在课题引入的时候,以标题为中心进行拓展,围绕标题进行讨论,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图片和背景知识,通过科学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所学内容有兴趣,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还可以借助一些有效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根据所学内容的难度,教师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布置一些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作业。例如,学习节选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时,以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已经对该作家及其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一些写作背景。

(二)微观分析

与前文相呼应,此处的微观分析主要包括生词、长难句、逻辑结构以及段落结构等的分析,主要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从而寻找关键信息,分析文章的逻辑关系,分析文章段落之間、语句之间的连接关系。生词及长难句方面,虽然强调整个语篇的学习,但也不能忽视单词和语法,重点讲解这部分,可以让学生在文章理解上减少障碍,让学生们学会将同样的单词放到不同的语境中去理解,有助于建立学生自己的语言网络。逻辑结构方面,教师首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语篇中不同段落中,先对语篇构成的层次进行划分,并要求学生尝试去概括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此举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段落的概括能力,从而掌握不同体裁、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方式和表达特点。

(三)整体分析

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于以上步骤中对文章形成的初步理解,深入巩固学习成果。教师可以相应的采取口头或书面表达的形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英语回答问题,或是背诵文中的精彩语句,或是使用新学习的单词进行造句或互相完成英汉互译的任务。

以上三个部分是基于语篇意识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阅读课上进行语篇分析时,以上环节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在课前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进行模式调整,并时刻观察学生实际的情况和接受程度,要对教学内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因此,基于语篇意识的阅读教学课堂对中学英语教师有更高的耐心等方面的要求,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传授不同程度的知识,在学生自身知识面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做到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回归学生做主人的课堂。

五、课例分析

本文笔者将以人教版高中英语的“Advertising”一课作为例子,简要阐述以上教学模式的实践步骤:

(一)课题引入

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简要介绍“Advertising”课程的背景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检查之前布置的预习作业。以问答的形式来调动课堂氛围,向学生提出“What do you think about advertising?”等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二)文章分析

在适当调动课堂氛围之后,让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预测文章可能讲述的内容,提出“If you are required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 advertising, what will you cover?”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之后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在限定时间内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讨论。教师将之前准备好的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布置下去,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找答案,让学生有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指导学生解决难题。

(三)深层分析

该部分是语篇分析的关键部分,是大致浏览后进行课文精读,找出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同时进行长难句、生词的解读。

(四)整体分析

在完成文章整体的学习之后,引导学生对文章做出评价,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输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lesson?”一类的问题,让学生总结一节课学到的知识。甚至可以采用情景再现的形式,让学生用英语短剧的形式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语篇意识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能够从整体上系统化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将传统只注重语法和生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造和升级,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因此,语篇意识对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来说意义重大,语篇分析的手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必要且可行。

参考文献:

[1]陈友军.语篇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张亮.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喀什大学,2021.

[3]刘晓娟.试论初中英语阅读课如何培养语篇衔接意识[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8):275.

猜你喜欢

实践运用阅读理解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试论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