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读思言模型的英语概要写作教学实践

2022-04-29李慧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概要写作教学实践

摘 要:读思言是一种思维模型,把读思言模型应用于英语读写课堂,在阅读课中进行概要写作的教学实践,设计“读—思—言”三个层次,带动学生细读、探究和产出,在学思结合、逐步推进中融合读写,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读思言;概要写作;教学实践

作者簡介:李慧(1975.04-),女,汉族,福建古田人,福建省泉州石狮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引言

2016年,浙江高考英语试卷中出现了概要写作题目:提供一篇350词以内的短文,要求考生基于该短文写出一则60词左右的内容概要。该试题分值高,25分,难度大。概要是对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浓缩的语义连贯的短文。概要写作不仅要求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语篇结构与主旨要义,而且需要他们储备相应充足的词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概要写作提出了要求:“能识别语篇中的内容要点和相应支撑论据”“能概述所读语篇的主要内容”“能在表达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词汇和语法结构,确切表达意思,体现意义的逻辑关联性”。可见,概要写作是基于证据的写作,体现了读写融合;概要写作要求语言形式服务于内容要点,关注语篇逻辑衔接。

目前概要写作教学存在重教轻学的倾向,即:重写作教学指导,轻深层阅读理解;重呈现内容要点,轻引导发现学习;重讲解词语转换,轻驱动迁移应用。按概要写作的高考评分标准,若通过“删、换、改、并”等手段裁剪源文本,大块地拼凑在一起来进行概要写作,显然行不通。本文将读思言模型应用于概要写作,开展读写联动的课堂教学,以解决概要写作难教难学的问题,即把读思言三要素对应教学过程三个环节,形成一个阶段侧重、循序推进的读写教学形态。

二、读思言介入英语概要写作的教学实践

黄远振从为思而教的教育理念出发,建构了学思结合的深层阅读“读—思—言”教学模式,2019年将其升级为读思言模型。基于读思言的概要写作教学,把“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概写课文”定为学习结果点;把每个学生书写的言语作为可视化思维产品及评估学习结果之证据;与学习结果点相匹配的课堂活动,按读思言流程,设计读的主题导读、持续默读与整体理解三项活动,思的词义概括和循证学习两项活动,言的概要写作与评价反馈两项活动。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能够让学生真正进行深度学习,把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下面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修八 Unit 22Lesson 1“Global Warming - Can we take the heat?”为例,探讨基于读思言模型的概要写作教学路径。本课话题是全球变暖,为说明文,全文599词,分5个自然段:第1段描述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这一问题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第2段介绍全球变暖和温室气体两个概念;第3段讲述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第4段描述持续全球变暖将引发的严重后果;第5段表达政府与个人都必须尽责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以拯救地球。文章分为3个部分:首先提出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日益严重这一问题,然后通过解释、数据分析、举例等写作方法对相关概念、问题的起因和后果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方法。

(一)读的环节

1. 导读。直击主题,为后续细读课文作铺垫。导入本课主题的两个主要概念,特别是greenhouse gases,因为课文中没有细致讲述,故在导入环节需简单介绍这个概念的背景知识。点题,理解文章题眼heat,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入题”。

Q1: What are greenhouse gases and what is global warming?

Q2: What'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ake the heat”?

2. 默读。持续默读就是静心、耐心、专心地阅读文本。教师需营造“仪式化”氛围,宣布默读时间、纪律和做法,正式启动默读活动,使学生产生“神圣的”仪式感,从而唤起有意注意,激发阅读热情。

根据课文长度和学生每分钟读速,给学生8分钟左右的持续默读时间。要求学生默读时必须“眼动、手动、脑动”,边读边动笔,用笔勾画圈点。这种批注式阅读集中体现了读中有思亦有言。学生默读期间,教师全程监控指导。

3. 理解。持续默读之后,马上组织课文整体理解的学习活动,检测学生整体理解能力。教师提出以下三个关于课文整体理解的问题,让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Q1: What problem does the author focus on according to the text?

Q2: What effects does carbon dioxide have on the Earth?

Q3: What'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text?

关于文本写作风格的Q3,有学生回答是说明文,也有学生回答是议论文。教师及时导学:说明文多为客观的描述,而议论文多为主观的判断。因为本文是基于科学数据对全球变暖现象作客观描述,故为说明文。此外,提醒学生这是一篇事理性说明文,其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议论文结构相似。

(二)思的环节

1.梳理结构。阅读理解之后,梳理课文结构,提出“How many parts can the text be divided into?”的问题,引导学生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因为课文第1段的最后一句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把课文分成3部分:第1部分对应第1段,第2部分对应第2至4段,第3部分对应第5段。

2.词义概括。梳理课文结构之后,用词义概括的方法概括要旨,提取文本语义,形成意义线索。一般每个部分用一个词或短语的意义来概括,使上位词和下位词之间构成概括关系。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学习任务“Generalize each part with a noun and each paragraph with a noun beginning with C.”,即用一个名词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并用以C开头的名词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这就是词义概括。词义概括过程中,教师需发挥中介作用,比如先给学生示范一个部分,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其他部分。词义概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学习“问题—分析—解决”的结构概念,懂得“什么问题,如何分析,怎么解决”,这是学生将来可迁移应用的解答问题的方法与过程。

首先,要求学生用一个名词作为关键词来概括各部分要旨。教师先示范第1部分的关键词为problem,让学生说出第2、第3部分的关键词,因为在读的环节读后理解题Q3中,教师已经提示了事理性说明文的一般结构,所以学生很容易说出analysis和solution这两个关键词。

然后,引导学生抓住global warming,要求他们从各段中提取一个以C开头的名词作为关键词来概括、浓缩各段要旨,呈现文本主线。浏览第1段,寻找关键词。教师先给出示范:第1段大意是人类活动促使全球变暖加速的问题得到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用关键词concern。接着,寻找第2段关键词,学生说出control、climate、connotation等,connotation是相关的。教师提示学生用C开头的常用词概括本段global warming及greenhouse gases。此时,有学生说出concepts。寻找第3段关键词时,有学生说出cause,教师提醒他们cause 是可数名词,全球变暖的原因不止一个,本段关键词应为causes。找第4段关键词不难,因为本段有consequences这个词,所有学生能脱口而出。寻找第5段关键词时,学生说出contribution、control、countermeasure、conduct等,countermeasure和conduct两个词高度相关,教师给予了肯定。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这一段的大意是采取行动减缓全球变暖是世界上所有政府和每一个人的responsibility,responsibility在本段中就有,最适合做关键词,但它是以R开头,不是以C开头,不符合要求。教师提示短语take charge of中charge这个词,学生恍然大悟, charge的意思与responsibility一样,都是“责任”之义。5个关键词找出后,把它们串起来,就是global warming's concern—concepts—causes—consequences—charge(5C),学生们拉出了文本线索,文章的具体逻辑结构梳理出来了。

3.循证学习。词义概括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循证学习,即从课文中寻找跟各部分关键词相关的言语证据。具体做法如下:

(1)呈现预先设计好的言语循证学习单(见表1)。

(2)要求学生先填写三个部分概括的词语。

(3)让学生填写跟每个Heading相关的词语(而不是句子)。

(4)填写言语循证学习单之后,学生之间进行同伴互评。

(三)言的环节

1. 言语表达。在读思环节阅读理解、文本解构、意义重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言语循证学习单的内容,围绕problem、analysis、solution这三个内容要点,适当运用言语证据的词块,用英文写一则60词左右的概要短文,由简入繁,写己所读。教师先为学生提供范文,然后学生独自写作8分钟,其间教师进行监控和指导。

2. 评价反馈。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全班根据概要写作同伴互评表(见表2)进行相互评价。

之后,教师抽查一两篇学生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即时点评,提供有效反馈。以下是一名学生现场习作及其同伴互评样本(见图1),画线部分前面标注着要点序号。

从这份习作及互评样本来看,内容完整,要点全覆盖,清楚、合理、有逻辑性,符合要写作的要求;全文共63词,语言简洁,且用到了不少言语循证学习单上的关键词及高度相关的言语证据,词汇和语法结构多样,使用基本准确;文章整体结构清晰,句间衔接连贯有效。样本中标出个别文法问题,但语言表达总体良好。评价者给这份习作评为A级。

这篇短文存在3个文法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评价,恰当地提供反馈信息,以确保学生在应对学习挑战的正确道路上前进。第一,“problems facing human beings”被改为“problems human beings are facing”,留下修改痕迹,说明作者有监控和纠错意识。其实,“problems facing human beings”恰恰是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将problems咄咄逼人的态势表达出来,一定要人类马上去解决。第二,“and even lead”有修改的痕迹,被改为“and leading”,把对的改成错的了,说明作者分不清英语中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用法。第三,单词goverment拼写错误。表明音形结合记单词是很重要的,单词读音准确,书写方能正确。单词carboon拼写错误,应该是笔误,拼写需认真。

三、实践反思

读思言模型应用于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探究学习和言语产出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中介作用,如指导持续默读、提出理解性问题、设置情境任务等,并组织高挑战低威胁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做中学”,最后产出概要写作的学习结果。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示范,教师课前先下水写作,理解概要写作的重难点。反思课堂教学,感觉存在三方面问题。

第一,时间管控能力不足。课前虽预设各环节所需时间,但在实际操作时没有管控好时间,如读的环节超时较多,导致后续课时不够。第二,动态导学能力不足。课堂上遇到个别学生出现生成性错误时,只是告知正确答案,却无法机智灵活地处理,引导其自我纠错。第三,小组学习有待改进。引入小组竞争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抢答看似热闹,却不利于学生静心读思,独立产出学习结果。

通过教学实践,能深切体会到将读思言模型应用于概要写作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要有为思而教的意识,更要通过不断学习思维知识,自觉实践读思言教学,锻炼为思而教的能力,勤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才会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启锋.基于语篇理论的高考英语概要写作指导[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9(9):63-67.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黄远振,林斌,魏仲梅.学习单介入的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21(4):75-82,110.

[4]涂剑.中学英语文学整本書阅读的“读—思—言”反馈路径[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1):33.

[5]黄远振.高中英语持续默读教学的理据与方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8):46

[6]黄远振.词义概括:英语深层阅读教学的着力点[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9):40-44.

猜你喜欢

概要写作教学实践
基于教学实例的概要写作的实践与探索
押题 缩短 精练 升华
浅析高考新题型概要写作的问题和策略
概要写作与英语阅读教学之间的融合分析
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阅读理解和概要写作的联动教学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