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词汇学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2022-04-29李春梅

校园英语·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词汇教学应用策略高中英语

摘 要:在英语课程体系中,词汇的地位十分重要,其不仅是学生学习句型、语法的基础,也是学生运用英语开展对外交流的前提,因此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为了提升高中词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基于认知词汇学来优化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措施,以便进一步简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过程,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认知词汇学;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应用策略

作者简介:李春梅,甘肃省瓜州县瓜州中学。

在英语课程体系中,词汇教学是基础模块,词汇是学生系统学习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的重要依据。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多数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并不适合学习英语,且其并未掌握科学的词汇学习方法,所以其英语素养很难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就必须紧抓词汇教学,同时依据认知词汇学创新词汇教学的方法与路径,从而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词汇,增强其英语综合素质。

一、认知词汇学概述

(一)含义

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时,应当从个人认知的角度出发,充分把握语言的本质、含义、规律和用途,由此建构相应的认知体系,然后进行应用。认知词汇学也是如此,主要指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个人的认知规律去处理相应的词汇信息,然后形成深刻的记忆,并能够进行灵活运用,以便切实提升其语言习得成效,不断强化其综合素养。

(二)作用

在词汇教学中,认知词汇学主要发挥三方面的作用:其一,引导学生学习核心词汇,提升其记忆成效。教师需提前划定词汇范畴,确定核心词汇,从而引导学生研究和应用,以此强化其口语能力、写作表达能力,并不断提升其听力能力,帮助其夯实基础。其二,依托成簇词汇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成簇词汇一般可以起到由点及面、由一及多的作用,让学生在联想与想象中记忆更多词汇信息,从而储备丰富的词汇知识。其三,借助词频效率辅助学生掌握更多生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高频次使用英语生词,以便在反复应用中加深学生的印象,促使他们进行记忆和理解。其四,通过意译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意译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单词,同时增强他们的运用能力,保障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学生方面的问题

第一,机械学习和记忆。多数时候,高中学生学习词汇主要依靠的是死记硬背,即按照字母排序来背诵和记忆,并未关注构词规律、语音和音标的关系,而且记忆的重点是词汇的读音和常用含义,对于其引申义的关注少之又少,且并未据此记忆与之有关的短语、句型或语法知识,所以导致词汇学习成效不佳,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第二,方法刻板。目前,仍有很多高中学生用汉语拼音标注词汇读音,其对于音标的掌握十分欠缺,而且也不擅长使用构词法和自然拼读法记忆词汇。

第三,学生喜欢“临时抱佛脚”。很多学生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进行突击记背,所以对词汇的印象都是短期的、有时限的,一旦超出记忆时限,就会完全忘记之前所背的内容。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十分被动,对于词汇的兴趣也非常小,不利于其英语素养的提升。

(二)教师方面的问题

要想使学生更为高效地掌握所学词汇,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也十分重要。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对词汇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在该模块花费的时间少之又少,往往是让学生自学,然后在对话、听力、阅读教学中简单提及。这种情况下,学生花费在词汇学习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会不断减少,无法将学过的内容组织起来建构成完善的体系,也无法通过反复训练形成深刻印象。另外,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时,采用的方法不够新颖,如总是单纯地让学生读背记忆,即便讲解和分析,也只是讲读音和常用含义,并未进行拓展延伸,也没有采取更加有趣和新颖的方式简化学生的理解过程。同时没有补充构词法等知识,且容易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未依据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展开分层次指导,进而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效。

三、基于认知词汇学优化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关注词汇本身,引导学生挖掘相关信息

多数英语词汇是很多词义的集合,且用途多样,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时,可以引导他们关注词汇本身,并要求其挖掘与之有关的信息,以此丰富学生的认知,使之基于个人理解进行解释和记忆,从而提高其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词汇“present”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分析其基本含义,即名词含义“礼物”,且可以引申出其形容词含义“在场的、出席的”以及动词含义“提出、介绍”,同时列出相应的例句辅助学生理解,如“She sent her sister a Christmas present(礼物)”“There were 1000 people present at(出席) the activity”“He presented(提交) his resignation report to the leader”,便于学生在特定语境中更为精准地把握词汇的多重含义,使之在探索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从中提取短语,如“present at”“present... to...”等。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用,通过造句实现灵活应用,从而促使他们更为准确地把握词义、词性以及词形,从而不断强化词汇教学的成效,推动学生的良性发展。

(二)设计专题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记忆词汇

在指导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可以组织专题教学活动,分别以构词法、同义词、近反义词、同音不同义词为主题辅助学生建构词汇框架,并鼓励他们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忆和梳理,從而增强其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可以基于构词法开设专题,如以前缀、后缀为专题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与前缀“dis-”和后缀“-ation”有关的词汇。前者的基本含义是“不,消失掉”“分开,分离”,与之有关的词汇有disagree(不同意)、dislike(不喜欢)、disability(残疾的)、disguise(伪装)等,而后者的含义为“行为,过程,结果”,相关的词汇有admiration(羡慕,钦佩)、commemoration(纪念)、congratulation(祝贺,贺辞)、speculation(推测,投机)等,以此促使学生记忆更加多元的词汇。其次,教师可以以同义词为专题组织学生梳理词汇,如“hair(头发)——hare(野兔)、father(父亲)——farther(较远,far的比较级)、meat(肉)——meet(遇见)”等,以此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量。再者,教师可以挖掘近反义词并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如acknowledge(公开承认)——admit(不情愿地承认)——confess(忏悔、坦白)、surprise(惊讶、惊喜)——astound(惊骇)——shock(巨大打击的震惊),通过系统梳理辅助学生掌握更多词汇信息。通过开展专题教学、引导学生绘制关于词汇的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词汇,同时掌握构词规律和记忆词汇的新方法,辅助提高其学习成效。

(三)重视实践引导,使学生在参与中高效学习

根据词汇教学的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以便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参与中系统学习、加深认知,从而积累更多词汇,提升其词汇学习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英文新闻素材,也可以搜集相关的英文资讯、外刊报纸,从中提取合适的内容让学生阅读和记忆,同时要求学生从中挖掘更多词汇信息,联系自己学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还可以让他们从中提取关键词汇,以“串烧”的方式编写故事、歌曲等,切实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将词汇的语言表征、现实表征和心理表征融合起来,充分展现出词汇的价值意蕴,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另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一些常用的词汇组织起来,发挥个人优势编成有趣的顺口溜,将词汇的含义、词性、用法等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综合记忆的效果,辅助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词汇接龙”“根据固定词汇编写小诗”等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各种词汇的内涵,并基于所学知识、个人认知进行理解和记忆,充分把握词汇的内涵和应用价值,且能够借助所学词汇来表达自我,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四)渗透跨文化教育,辅助学生理解记忆

在组织词汇教学时,高中英语教师要注重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及时渗透跨文化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例如,“dragon”的汉语意思是“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是一种正面形象,很多成语表现出中国人对龙的态度,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鱼跃龙门等;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通过讲授和分析让学生接受跨文化教育,使之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去吸收更加丰富的词汇和文化信息,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增强其文化包容意识。另外,高中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也要渗入西方的文化意识。例如,在中国人的意识中,“狗”是贬义的词汇,但西方人却会说“lucky dog”,用来表示褒义,称赞别人为“幸运儿”,而且在实际表达时,英语的语言顺序与汉语是不同的。高中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主挖掘各种跨文化知识,尤其要关注同一词汇在中西方文化所表示含义的差异,以免在实际学习中错用和乱用。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会有更加明确的认知,且能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思维,更为准确地理解和吸收词汇信息,辅助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

(五)强调意译分析,增强学生认知能力

通过意译,可以让学生更为准确且深入地把握词汇信息,促使他们理解词汇内涵,继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应用,辅助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认知统一的目标。例如,“冷战”一词可直接译为“cold war”,“绿色食品”可意译为“green food”,学生在学习这类词汇时,就可以根据词汇的表面含义了解其本质的意义,有效减轻其认知压力。所以,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學中要善于使用意译分析法,使之掌握更多特殊词汇,并深化其印象,促使他们灵活应用,同时也要善于使用英语句子或短语向学生解释词汇的含义,通过拓展的方式完成意译的任务。如“promote”为“促进、提升”的意思,那么在指导学生分析其含义时,英语教师就可以将其转化为一个句子,即“Let sb. reach a certain position”,从而让学生基于对词汇内涵的理解进行正确应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使他们更为精准地理解词汇内涵,同时完善其学习思维、优化其学习方法,切实增强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六)依托隐喻认知理论,提升词汇教学质量

隐喻属于暗喻的范畴,指的是以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渗透隐喻认知理论,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词汇的本义、引申义,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形容词性词汇时出示这样的语句“The atmosphere at the event was extremely cold”,其中,“cold”原本是“(天气)寒冷”的意思,但在这句话中,它表示“气氛冷淡”的意思,这是它的比喻义。也可出示句子“She can only leave sheepishly”,要求学生分析“sheepishly”一词的本义,即“像羊一样温顺”,而此处的含义则为“怯懦”。高中英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从教材、练习册中挖掘各种使用隐喻方法的词汇。如“Sima Yi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a snake in the grass”这句话中提到的人物是“司马懿”,而“snake”的本义是“蛇”,用来形容“司马懿”的话就表示他“阴险”,是一种比喻义。还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词汇自主编写一些使用了隐喻的句子。如“Lily quickly lower herself, ducking her head to avoid looking directly into my eyes”,这句话中的“ducking”取自“duck”,原本指的是“鸭子”,而通过隐喻,表示的则是“像鸭子一样低下了头”的意思。通过深入分析和针对性讲解、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隐喻认知思维,学会挖掘词汇的深意,同时进行灵活应用,以此不断强化他们的词汇学习、分析能力,辅助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渗透认知词汇学理念,可以进一步优化词汇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生挖掘词汇的本质与内涵,并基于个人认知进行理解和分析,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讲,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个人理念,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并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更为准确地把握词汇的内涵、形式和应用方法,同时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理解和记忆,形成完整的认知,有助于拓展其思维,顺利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为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梅.认知词汇学在高中英语高频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21):114.

[2]黄湘. 基于认知词汇学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王木子.高中生认知风格与词汇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4]谢飞翔.词汇学习策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1(33):101-104.

[5]贾利娜.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J].中学生英语,2021(44):23.

猜你喜欢

词汇教学应用策略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