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管齐下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2022-04-28苟艳萍赵慧娟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监管部门添加剂合格

苟艳萍,赵慧娟

(1.青岛市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青岛 266109;2.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3)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条,“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而且有些食品生产过程也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在正常使用范围内按照限量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例如,制作酱腌菜时,用苯甲酸及其钠盐来防腐,苯甲酸及其钠盐对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少量食用可经尿液排出体外,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1-2]。但若长期、过量食入苯甲酸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伤害。因而加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对维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1 我国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情况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1年38次食品抽检情况通告中,累计抽检18 901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为399批次,其中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样品为86批次,占不合格样品数量的21.55%,占抽检样品数量的0.46%。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在2021年我国抽检食品不合格原因中占第二位(如图1所示),是亟需解决的食品安全问题。

图1 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的食品不合格原因分布情况

2 目前国内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现状

2.1 通过法律法规约束促使食品生产者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四项明确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并在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了相应的罚则:除“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外,处以最低五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若是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构成犯罪的,可以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若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足够的了解,该法律条款会对不严格按照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者形成一定的威慑。但在实际处罚过程中发现部分生产者对食品添加剂违法、违规使用行为的处置规定并不了解,这给依法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2 通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促使食品生产者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食品添加剂的违法使用行为主要通过抽检发现,监管部门按照抽检计划直接到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产品抽检或者在食品流通环节进行抽检,抽检结果录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全国各省及省以下抽检任务的跨区域第一时间核查处置办理。例如,食品在流通环节被抽检到,经过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不合格,食品流通地和生产地监管部门都会收到该产品的不合格检测报告。市场监管部门在系统中领取不合格报告后会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不合格食品的后处置。市场监管部门定期通过各种途径对这些不合格产品的信息进行公示。在信息时代,不合格信息的公示会对食品生产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生产企业还需接受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政处罚。但抽检过程也可能存在商家将已知质量合格产品送检蒙混过关和工作人员执行不到位导致的抽检样品代表性差的问题,影响流通中的食品质量[3]。

监管部门在对生产过程的日常监督检查中也可发现部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例如,在配料间或仓库发现不适用该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即涉嫌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执法人员应对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待检验结果出具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但目前基层的监管力量不足、工作多、任务重,无法实现监管全覆盖以及做到对所有食品生产企业的每个生产环节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这样可能会漏掉部分违法违规的行为。

2.3 食品生产企业自觉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

食品生产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其自身的管理是促使食品添加剂合法合理使用的关键环节。但追求效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追求产能的同时可能会疏于对生产流程的严格管控[4]。例如,在日常监管中发现部分食品企业的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不严格,企业本身不具备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测能力,又不愿额外花钱委托检测机构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全成分分析,仅向经销商或生产厂家索取检验报告来证明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合格。这个过程中若存在漏洞可导致产品中某种食品添加剂超标。工作人员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标准、制度不了解,对食品添加剂称量不准确、搅拌不均匀等也可导致产品食品添加剂超标[5]。另外,部分食品生产企业未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专人管理,对存放食品添加剂的柜子或仓库不上锁,也未进行出入库核对,这种粗放管理的模式也是造成产品食品添加剂含量不合格的原因。

3 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的措施

3.1 多途径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扩大宣传范围

国家及地方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其官方网站上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等)进行详细解读,并且对不合格食品的信息及对相关企业的处罚情况进行通报。然而对于消费者甚至食品企业生产人员来说,浏览政府部门官方网站并不是常态,因而通过电视、电台、手机终端等途径进行宣传更能增强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另外,也可积极安排食品安全宣讲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对食品制造企业进行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相关培训,对消费者进行食品添加剂的科普,让大家知晓食品添加剂的涵义、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哪些行为属于违法添加以及违法使用添加剂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规范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监督能力,从源头端和流通端杜绝违法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3.2 改变工作方式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

①需要增强基层的监管力量,确保监管部门有足够的人力切实做到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全流程的认真检查。②监管部门要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寻找更合适的方式继续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在监管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档案进行统一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企业整理的管理档案包括企业资质档案、生产环境条件档案、进货查验结果档案、从业人员管理档案、生产过程控制档案、食品添加剂管理档案、贮存及交付控制档案、不合格品管理档案、产品检验结果档案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档案等。要求企业建立上述档案并将材料、记录表等按照生产各环节进行认真填写并归档整理。企业整理档案的过程是对生产全环节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的过程。这样可以从生产全过程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企业生产过程能够有序进行,做好食品添加剂“两超”(超范围、超限量)风险防控,从制度管理方面保障上市食品的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将做得好的生产企业作为典型,向其他食品生产企业正面推广其经验做法,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对其他企业也起到带动作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企业可能存在编造材料应付检查的情况,可尝试构建食品质量安全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发挥其信息记录和审查功能,帮助管理部门提高工作效率[6]。

3.3 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制度管理和生产过程的全过程监控

食品生产企业自身的管理是保证食品添加剂合理合法使用的基础也是关键。①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相关管理制度,并将其在厂区或相关车间醒目位置张贴,使生产管理者和工人都熟知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规定,合理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②食品生产企业要做好原料的检验验收工作,确保原材料合格。食品生产企业应掌握所使用的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实际成分含量,保证生产的成品中所有的食品添加剂符合标准要求。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自己对使用的原料进行批次检验,不具备检测条件的企业可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同一批次的原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使用的原料合格。③加强生产过程中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配料过程在食品生产加工中属于关键控制点,食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应加强配料工人的培训及监管,使其做好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保证食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通过在配料间中加装监控设备,对配料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不定时进行查看,可有效控制整个配料过程。同时将操作工人的不合规行为与工资挂钩,也可保证工人能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一批次生产的产品有时会出现被抽检的产品不合格而留样的同批次产品合格的情况,这可能是原料均质过程未做好[5]。食品添加剂在投料生产中的均质工作是保证产品中食品添加剂含量符合要求的最后一步。食品生产企业应采用更好的混匀设备或适当增加混匀的时间或采取更合理的逐步稀释法做好食品添加剂和其余原料的混匀,避免出现同一批次的产品中个别产品食品添加剂超标的现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宣传并扩大宣传范围、优化工作方式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制度管理和生产过程的全过程监控来加强食品生产中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减少食品添加剂不合规使用的情况,切实维护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监管部门添加剂合格
赢创扩大在华涂料添加剂产能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地理复习课的“添加剂”
监管部门严查直企退换货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做合格党员
食品添加剂有多可怕?
会变魔术的添加剂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
指纹自动识别技术在公安监管部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