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形合一的中国书法精神之美

2022-04-28蔡惠萌

中国文艺评论 2022年3期
关键词:书法作品合一意象

■ 蔡惠萌 戴 端

一、书法艺术中的意与形

书法作品中意与形的融合或分离,构建出书法作品不同的审美结构,也产生了不同的书法美学意象。

二、意与形建构的两种书法审美结构

汉字“单字形式不变”的特点,使汉字在“语境”依赖中完形成意。字、词、句、文与笔法、墨法、章法的结合形成了中国书法独特的审美结构。传统书法的文学层次完整,具有可读性,文字性与形式结合产生的审美结构,层次和谐、复调多元。现代书法对书法的材料、形式及其文字性等进行取舍与创新,突出了书法艺术的某些特征,舍弃了某些东西,审美层次相对单一,形成了个性突出、风格强烈的审美结构。

(一)意形合一的审美结构

文字内容可以分解为字、词、句、文,这是传统书法不可缺少的内容载体。中国书法最小的构成单元是“字”,单字意指与结字形式融合,构成书法艺术第一层审美结构。字具有单字不变的特征,即字形不变、语音不变,中国书法讲究“结字”,即字的形态构成,包括线条的变化、张力、节奏、韵律,字形的结构、形态等。线条的轻重、快慢、节奏、韵律、墨色、张力等笔墨语言的变化产生了书法的形式表情。如王羲之《兰亭序》中 “俯察品类之盛” 的“盛”字,左边笔画多的部分收紧,右边的勾画舒展,左右揖让,风姿卓越,这是“盛”字呈现的书法形态美;而在赏析“盛”字的姿态形态之美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盛”字所具有的 “丰、美、茂” 的语意之美,以及“盛”字发音的语音之美。“盛”字的字形、字意、字音与书法形态的流美自然、挺拔俊朗,共同构建了“盛”字的审美意象。而不同书家、书体所书写的“盛”字有不同的审美形态与表现意象,形成不同的书法形态之美,但都离不开与其字音字意的结合。这种汉字单字的字形、字音、字意与书法的笔法、墨法、结字的结合,构成了传统书法中最基础的审美结构单元。

图1 [北宋] 米芾 《临沂使君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法作品的第三层审美结构是指作品内容与形式意象结合建立的“艺术世界”,是作品的自立性和生成性所建构的世界。例如,对《兰亭序》的赏析离不开对其内容“修禊”之乐的体悟,晋人的风度气象与作品的妍美清丽浑然天成,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展示了“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感。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追祭亲人,“抚念摧切,震悼心颜”的心情与作品的悲愤之情浑然一体。两幅作品的文字意指不同,书法形态迥然,作者的心理体验和情感表达相异,书法的审美意趣也大相径庭。在观者的心中,《兰亭序》和《祭侄文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个体,它们由艺术家创作,进而脱离这些相关性达到纯粹的自立,形成独立的“艺术世界”。

图2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由以上分析可见,传统书法的审美结构层次完整、连贯,文字的内容意义与书法形式的不可分割性是传统书法的本体特征,对传统书法的审美判断不能离开内容作纯粹的书法形式美的判断,也不能离开书法形式进行纯粹的文字内容的判断,它们是合二为一的书法审美意象。

(二)意形分离的审美结构

中国书法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现代书法的表现形式,现代书法的审美结构与传统书法是不同的。现代书法的创新,离不开对书法本体的突破与扬弃,包括对文字性的抛弃、对书写性的抛弃、对工具材料的抛弃等。在此,我们仅仅选择现代书法对文字性舍弃之后导致的异化现象,来阐释文字意指对于书法艺术的重要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审美层次结构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从传统书法到部分现代书法的分析,揭示了意形合一是书法作品重要的审美结构,由意与形共建的语意之美、形态之美、意象之美,指向书家通过作品传递的“心性”,即书法的精神之美。它包括文字层面的情感表达与形式层面的审美表达,这种精神之美既是个体的审美取向和审美品格,也内含时代精神、审美风尚以及背后不同的哲学思想。

三、意形合一是中国书法精神之美的内核

书法作品中的意与形,承载了书家的情感、想象、自由、意志,以及审美标准、理想追求、思想高度、生存状态、人生态度、哲学精神等,其思想、精神以书法为载体进行表达,遵循着某些书法书写规则,合乎某种时代的精神。以文字之“意”表其意,以书法之“形”表其意,将个人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其中,这就是书法的内在精神。

(一)意形合一的审美结构与书法的精神之美

图3 [北宋] 苏轼 《寒食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二)意形合一的审美结构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书法审美层次的内在结构关系将隐藏在书法形式之下的语义构造层解蔽,让我们更加清晰地感知到书法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的根源在于意形合一的审美结构。书法的审美结构中所隐藏的文字意指层,是它与绘画或其他艺术的区别所在,也是构建千百年来书法“精神之美”的基底。

猜你喜欢

书法作品合一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书法作品选登
来自林间的风
“三线合一”用法多
战“疫”书法作品选登
人剑合一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