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好参观类作文有妙招

2022-04-28徐连梅

关键词:盐城展厅家乡

徐连梅

同学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写作任务:参观某某博物馆,写一篇文章。大家都怕写这样的文章,写出来的要么是流水账,要么直接在网上摘抄,让人读起来味同嚼蜡。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参观类的作文呢?

一、确定中心很重要

最近,同学们参加了“参观盐城市博物馆有奖征文”活动,我问:“为什么要参观博物馆?”小仇同学大声说:“为了写作文!”同学们听了他的话都哈哈大笑。我接着问:“那市博物馆组织这样的活动,目的是什么呢?”这个时候,同学们开始思考了。有同学发言:“为了了解家乡盐城。”“为了了解历史。”“了解了家乡,才会热爱家乡。”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呀,这才是我们参观的目的。通过了解家乡的变化、历史的变迁,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我们要用手中的笔,把这种情感抒发出来。”同学们恍然大悟。

二、拟个标题不寻常

只要是写参观类的文章,同学们提笔就写:“参观……”,这样的题目是没有吸引力的。可以通过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形式,让题目与众不同。主标题是文章的大标题,提出文章的中心或主旨。副标题解释主标题,更多的是告诉读者你做了什么。比如,“水韵盐城——参观盐城市博物馆有感”,这样的题目就很好,指向性明确。再如,主标题为:“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以盐立城,因盐而兴”“海之韵”“水之秀”等,下面要加上副标题——参观盐城市博物馆有感。这些标题看起来是不是特有感觉?

三、写一两个带一串

为什么很多同学将文章写成了流水账?是因为舍不得放弃每一处,认为多多益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直接后果就是:重点不突出、内容不生动、中心不明确。解决的办法是,选取一两个最感兴趣的“点”详细描写,这样可以让读者对你介绍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引发他们的共鸣。比如,“非遗民俗展”“历史文化展”“生态文明展”等,或者更小范围的,如“东台鱼汤面”“盐城名人”等。选一处还是选两处写,要看作文要求的字数,如果是400多字,写一个带一串就可以;如果是800多字,那就得选两个或三个事例,注意详略得当。所谓“带一串”就是把你看到的其他内容用排比句的形式写出来,句式整齐,内容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

比如,有位同学在重点写完“盐之韵”和“水之秀”两个展厅,这样“带一串”:

参观完“盐之韵”和“水之韵”,我还观看了“盐城历史文化展”,认识了盐城历史上的许多名人,還知道与外国的文化交流,让盐城这座璀璨的明珠更加绽放异彩;观看“当代盐城建设展”,了解到盐城正以开放的态势迎来城市新格局、新战略、新成果;观看“中国画的画意与哲思”,被别有洞天的特色吸引,视觉上的冲击、震撼的艺术体验,徜徉其中,犹如穿越了时空隧道……

以写一两个带一串的方式,既避免了平铺直叙,又体现了参观的完整性。

四、夹叙夹议和对比

盐城市博物馆是一座兼具历史和城市发展的综合性博物馆,有文物和展品两千余件。在参观时,除了记叙看到的,还要写由此想到的,以表明对所写人物或事件的认识、态度和评价。一边叙述一边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夹叙夹议”。这样写的好处是,能让语言更生动,帮助作者充分抒发情感,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还可以起到自然过渡的作用。

从盐城数千年的海盐文化、遗民文化、农垦文化、红色文化,到闻名遐迩的湿地、自由栖息的物种、郁郁葱葱的林木、星罗棋布的湖荡、独特多样而又完整的生态环境,每个展厅都彰显着盐城的独有魅力。走在博物馆里,仿佛漫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眼前不仅有一件件物品或文物,还有先人们劳作的身影,是他们创造了曾经的辉煌。看着如今飞速发展的盐城,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人们常说,想了解一座城市,应从博物馆开始。当地的博物馆往往能够反映该地区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承载着该地区千年风华,联动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因此,对比手法是写参观类作文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展现该地区的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从而让读者感受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生活在这样的城市感到骄傲和自豪。

呈现在我眼前的不仅是一件件物品或文物,讲解员的讲解,仿佛赋予了它们生命,在和我们诉说着关于它们的“秘密”。改革开放这些年,盐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低矮破旧的平房,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取代;崎岖不平的小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大道;高架桥贯穿盐城主干道,BRT四通八达;黄海湿地中的丹顶鹤、麋鹿等野生动物得到精心保护,生活得逍遥自在;环保科技城、大数据产业园,全省有名……盐城,成为了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

做到了以上四点,相信再写参观类的文章,一定不会是记流水账,而能写出层次分明、详略得当、主题突出的佳作。

佳作展示

感受盐城古韵,聆听历史回音

——参观盐城博物馆有感

盐渎实验学校六年级 蔡添羽

“盐城,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它依淮傍海,以盐立城,因盐而兴。带着这样的历史文化记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盐城博物馆。

刚下车,便看到一座雄伟壮观的古风建筑,古塔高耸入云,显得古典雅致。走进馆内,游人如织。“天下盐城”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这里设有四大展厅,讲解员从各个历史时期介绍了盐城数千年来的海盐文化、移民文化、农垦文化、红色文化,让我对盐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和城市发展有了更深的了解。

听完讲解员的介绍,我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期待,一路小跑来到了“海之韵”展厅。在这里,我看到了大丰的“四不像”——麋鹿、射阳的“仙鹤”——丹顶鹤。标本造型逼真,栩栩如生,麋鹿正惬意散步,仙鹤欲振翅高飞,它们都在广袤的滩涂上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最喜欢的展厅是“水之秀”,这里生动地展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劳动人民。龙冈柳编、大丰瓷刻、阜宁面塑,无一不让我对盐城非遗传人的技艺感到惊叹。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东台发绣,我不能想象,艺人是怎样用如此细的头发把人物绣得活灵活现的。这些特色技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历史文化中的“活化石”。

移步特色文物展厅,这里陈列了上百件清朝文物,花色繁多,琳琅满目,其中的粉彩太平釉像塑颜色鲜艳、花纹别致;冬青釉葫芦瓶圆润饱满,晶莹剔透,展示了清朝制瓷高超的工艺水平;还有那代表盐城建设发展的“盐之翼”,让我们领略了目前盐城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现代农业等产业,深刻体会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道理。每个展厅都彰显着属于盐城独有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

博物馆是城市的名片,如果城市有颜色,那我们盐城的颜色一定是盐白。这次博物馆之行,我近距离触摸家乡的历史,感知千古文明,对家乡盐城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

我爱我的家乡——盐城!

点  评

小作者按照参观顺序,略写“天下盐城”和“盐之翼”,详写“海之韵”和“水之秀”, 用列举介绍法展示特色文物展厅里的陈列品,即“带一串”的方法,让读者随着文字走进了盐城博物馆,与作者一起感受盐城的历史文化变迁与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

猜你喜欢

盐城展厅家乡
光影回响-TW展厅
盐城监:跨越千年的海盐文化
展厅中的盗贼
台湾蝴蝶兰:绽放盐城滨海 助力乡村振兴
意库马涂料展厅
透鲜的盐城话
党史展厅设计
见证,抑或赞美:在盐城思想的盐分间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