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CEP推动职业教育区域合作

2022-04-25任叁

中国对外贸易 2022年4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中职

任叁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RCEP)正式实施,主要聚焦区域内经贸合作,但其价值不局限于经贸领域。人才和知识是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载体,RCEP不仅要重视经济主导作用,也要重视文教科技领域的作用。

在RCEP正式实施之际,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产教融合促进中心组织了以“RCEP与职业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该活动旨在引领行业企业及高校开阔视野,创新思路,研究RCEP规则和运行机制,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推进相关专业升级和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适用性。

教育合作在RCEP战略合作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此次活动上,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秘书长王曦介绍了委员会关于RCEP产教融合的工作,主要包括课题研究、标准化研究、 RCEP有关国内国际赛事组织、开展RCEP相关培训、RCEP专家库建设、RCEP机制性平台建设等。他提出,可与院校围绕RCEP与服务贸易建立相关产业学院,或在高校建立RCEP产教融合发展研究院、研究基地。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瑞夫认为,RCEP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类专业整合势在必行,二是跨境电商专业发展趋势日渐明朗,三是职业教育与国际化标准融合度逐步加强,四是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性指引增强,五是产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支撑力度加强。

张瑞夫建议:“中国应补充标准方面的先天缺陷,谋划基于国际物流的国内标准,鼓励业内参与国内国际标准的制定。”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副院长、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副院长肖旭建议,未来院校在进行相关课程改革时,可以围绕通关类、单证类、业务类和法律类课程进行。同时,他呼吁,应进行标准、教材、培训、竞赛和认证等方面的整体输出。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超认为,教育合作在RCEP的战略合作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他说:“RCEP将通过降低关税促进货品和服务的贸易流通,并通过消除非关税壁垒带来流通便利(如跨境投资、自然人流动、快速通关等),两项促进所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会间接影响到国际教育。”

杨超指出,在RCEP区域内,尤其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势力的叠加影响下,推动高等教育深入合作与交流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据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产教融合促进中心主任刘亚平介绍,该中心围绕国际和国内资源,提供十大服务:標准化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科与技能竞赛、新职业研究与申报、国家级论坛活动、教育及行业展览、产教合作及实践实习就业推荐、“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全国商贸服务业青年专家计划、新商科新标准系列教材编写,欢迎各院校和企业与委员会保持紧密联系和合作。

积极与RCEP国家开展职教合作

由于RCEP成员中的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基本解决了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脱钩的问题。如新加坡积极与跨国公司签订人才培养合同,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培养出一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学院(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以学校为本位的产教结合模式。

对此,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满生指出,中国职业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开阔国际视野,采用课程国际化认证及国际通用的资格认证制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和员工培养、实训条件建设和教学组织等方面与RCEP国家开展合作,构建办学新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RCEP开放交流的新平台,制定紧密、实质的联合培养机制,使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衔接,提高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度。

在人才方面,RCEP国家中的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乃至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都有着大量的职业外交官、国际问题专家、国际组织兼职人员。这些人在各种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中工作,具有丰富的国际组织工作经验。

“与RCEP国家加紧合作,有助于完善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与管理,发现、培养并选拔更多人才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周满生认为。

职业教育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

2022年2月底,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主要标志是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近年,国家推出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文件里。一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二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三是《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陈子季称,这3个文件的内在逻辑,是从深化改革到提质培优再到高质量发展,既相互衔接又逐级递进,明确“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框架。

2022年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攻坚克难的关键年。陈子季表示:“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这两大任务,我们要从类型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打造品牌等方面,抓实抓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与此同时,侧重“五大突破”,分别为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推动职业数字化升级、打造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工作闭环。

陈子季指出,当前,中职教育存在办学定位不适配、办学规模大而不强、办学条件缺口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将着重四件事。一是调整定位,从原来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打开中职学生成长空间,让他们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这也是产业发展对人才层次高移的现实需要。二是优化布局,通过撤销、合并、转型、托管、土地置换、集团办学等措施,整合“空、小、散、弱”学校。三是落实达标,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四是培育示范,实施“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通过以上工作,争取在3—5年的时间建成1000所左右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示范带动整个中职教育管理规范、质量合格。”陈子季透露。

据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介绍,2021年山东省中考有2.95万名超过当地普高录取线的学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1.7万名普高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职校招收低分生”难题得到进一步破解,用工企业对中职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6.07%。中等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从“无门槛追求数量”到“有选择以质定量”,吸引力和适应性不断增强。

此外,教育部还将发布新版《专业目录》配套的专业简介、教学标准、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和岗位实习标准;扩大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家政、养老、托幼等民生紧缺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模;深入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提高实习管理信息化水平,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我爱的职业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