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的热门赛道有哪些?

2022-04-25郭艳袁媛

中国对外贸易 2022年4期
关键词:算力宇宙转型

郭艳 袁媛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这是“数字经济”连续第6年出现在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首次以“单独成段”的方式对数字经济加以表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8.6%,对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的渗透率分别达到40.7%、21.0%和8.9%。

那么,数字经济有哪些赛道值得关注?在数字化转型中企业该怎么转?数字经济治理过程中又面临哪些挑战?今年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搭建数据新基建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文,同意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宁夏等8地启动建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这标志着中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设计布局完成,“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随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作为新基建代表,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强,有望充分受益。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指出,算力是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关键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快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对加强国家综合实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他认为:“加快算力网络创新发展,不仅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新基建’部署要求,推动算力资源的精准配置和按需获取,同时也将促进东部数字经济产业链向西部延伸拓展,有效降低算力能源消耗,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

2022年3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的计划报告提出,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把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勇指出,从东部的多个数据源到西部多个计算中心间需要通过网络来互联,实现跨区域的算力协调调度,支撑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基于算网协同的算力网络是盘活算力资源的关键,这更凸显了做好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数据要素市场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关键,既具有一般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又具有跨时空、海量高频、多主体等新特征,必须要以“全国市场+地方市场”统分结合总体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加快构建全国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易基础平台数据要素市场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关键。他建议,全国范围遴选大区交易所作为核心节点,规范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信息权益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基本规则,加快构建全国互通的数据交易基础平台网络,搭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数据新基建。

针对算力是否耗費大量的电力资源,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提出“绿色算力”建议,他指出,一方面发展绿色算力,利用技术优化流程,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另一方面,发展更绿色的算法,构建绿色集约的大模型,提升基础设施能效比。

区块链、元宇宙等产业兴起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列出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涉及区块链、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多个技术领域的元宇宙,被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李鸣视作数字经济的新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表示,当前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交互的重要平台,正成为驱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数字技术创新的重要赛道。加强发展引导,去伪存真、务实推进,通过突破前沿技术和布局前瞻领域,推动元宇宙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如何前瞻布局发展元宇宙,是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现实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孔发龙建议,成立国家级元宇宙研发机构,加大资金、人才和激励支持力度,重点攻坚芯片、区块链、地理空间、交互算法、感知显示、图像引擎、3D环境生成等元宇宙底层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为促进元宇宙自主可控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同时他呼吁,要加快在国家层面研究制定元宇宙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产业标准、规范和体系,明确产业的边界、红线和禁区。

“政府对数字经济行业发展的引导,特别是在区块链等行业应用不是特别完善的新兴产业,政府投入大笔资金扶持,无疑是很多行业参与企业需要把握的重要机会。”汉理资本合伙人荆玉锋说。

3月3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对外公开了《关于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引领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并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打造一批元宇宙示范应用项目,支持一批元宇宙应用场景建设,同时,依托通州产业引导基金,采用“母基金+直投”的方式联合其他社会资本,打造一支覆盖元宇宙产业的基金。

对此,城乎科技CEO曹胜虎认为:“在各地政府新一轮新基建的鼓励下,元宇宙产业会有大的发展。元宇宙硬件不断成熟,大量的内容创作者涌入,整个数字经济的活动会围绕内容产生。”

“对于市场动态,今年政府的科技成果创新项目会给到元宇宙来做。在长三角地区,很多政府在发展乡村振兴园区之后已经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需要新的技术服务商来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和进行具体项目的实施。”曹胜虎说。

数字化转型是关键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数字经济的传统核心组成部分电子商务成交额尽管持续攀升,但增长率自2014年开始下滑,2020年下降至4.5%。尽管我国互联网企业在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物联网等相关技术领域投资研发力度很大,但“卡脖子”技术依然充满挑战。

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认为,一方面,要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提前布局、取得突破;另一方面,要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聚焦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

据相关调查显示,70%中小微企业的管理者有强烈的数字化转型意愿,但近80%已经进入数字化转型的中小企业尚处于基础探索阶段。由于数据采集基础薄弱、转型人才欠缺和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多数企业无法转型;转型见效慢、协同差、成果不明显使得中小企业对转型信心不足而不敢转。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建议,用数字化转型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他表示,政府和相关协会共同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指数”,为评估中小企业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评估咨询、培训与资助方案,切实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科学精准制定帮扶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包括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政策、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等。

IDC最新预测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将达到3291亿美元(约合21041亿元),增长18.6%,数字化转型已然是企业的核心战略。到2023年,三分之一的中国企业将从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创造超过30%的收入,而2020年未超过五分之一。

“如今很多信息化的服务商转型数字化,围绕数据要素的场景,可能有新的转型机会。通俗来说,服务商原来就与企业买卖软件、系统。这是传统信息化企业往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巨大机会。”曹胜虎说,“通过转型,服务商能帮助客户放大数据价值,通过合规的交易平台,做好数据流通的服务,帮助原来的企业不仅产生了内部使用的数据,而且更好地跟产业链的上下游甚至金融等场景融合,带来新的价值。”

延伸阅读

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2022年全国两会上,“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这是“数字经济治理”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随着数字经济新业态的不断兴起,诸如平台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构建更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重点。

在数字经济各产业不断迅速发展的同时,各地应做好顶层设计,尽快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安全管控。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委员林勇提出,要明确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处理权、控制权、收益权等各种权利属性,确定各种数据权拥有者的相关权责,制定非网络数据交易领域信息安全全国性行政法规。

林勇提议,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中,应加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的配套法规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安全防护,防止数据非法外泄。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建议,应尽快建立覆盖全国、互联共享的公共信息数据库,由国家信息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全国层面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格式规范、标准统一、行业互通、区域互联的公共信息数据库,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数字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第五空间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长谈剑锋强调,面向特定领域的基础性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尽快设立国家“数据银行”,优先收储个人生物特征、医疗健康数据等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的数据,由国家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管控等。

近年来网络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安全形势愈加严峻,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信息窃取、攻击破坏等恶意活动持续增加,针对数据的网络攻击以及数据滥用问题日趋严重,数据安全风险在未来将更加突出。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保华建议,在国家层面启动数字经濟立法,统筹安全、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区域间的治理协同,整合各领域、各地域、各层级差异化、碎片化的数字经济治理规则,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市场主体职责,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统一、周全的法治保障。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建议,一方面,要加大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司法保护力度,健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另一方面,要妥善审理涉数据交易、数据市场不正当竞争等案件,完善数据产权、数据隐私等司法保护机制,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算力宇宙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杭州“算力小镇”
边缘计算与算力网络专题导读
宇宙第一群
计算万物 算力之下要有坚实的地基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这宇宙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