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地方财政落实“六稳”“六保”的探讨

2022-04-24李晓辉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5期
关键词:六稳财政政府

李晓辉

(汝南县和孝镇财税所,河南 汝南 463300)

地方在深入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时,要提高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力,结合地方财政的具体情况,分析地方财政工作存在的待改进问题。地方财政要通过精准部署施策,切实提高财政政策的质量和施行成效,要兼顾地方财政短期稳定与长期增长,降低地方经济短期波动风险,保证地方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一、地方财政关于“六稳”“六保”政策落实思路

(一)强化财政政策协同性

地方财政要充分认识“六稳”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以“六保”任务作为地方财政工作开展的重点任务。在推进地方财政工作开展时,要注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的协同效应,为当地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政策条件和经济环境。利用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当地经济体发展指引方向。通过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发力,合理引导资金投入,鼓励引导重大工程建设和先进技术创新领域发展。例如:当地政府在开展工作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进行体制调整,地方财政可以通过减免税费、补短板、优化地方信贷融资结构等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避免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内容互相制约,影响地方政府关于“六稳”“六保”工作开展落实,要强化财政政策的协同性[1]。

(二)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规划

地方政府进行财政政策部署工作,要注意根据地方的发展情况进行财政资源合理规划。要通过合理的统筹规划达到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的工作目的。地方政府可以从地方财政收入、支出、赤字和债务方面进行政策落实措施的统筹规划,加强地方全面收入预算管理,完善地方政府预算体系,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存量资金、国有资产和财政信息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2]。地方财政要根据当地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要明确财政政策工作重点:一是改善地方就业情况,降低地方失业率。二是提高地方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当地居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保障地方市场资源合理配置,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监督作用。四是保证地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利用有效的财政政策保证当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五是要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保证地方农民利益,实现地方粮食能源稳产保供。六是保证基层运转。

(三)防范财政风险

防范财政风险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有效的风险对策,对地方财政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显性隐性风险进行提前防控。地方政府要关注经济变化、政策变化对于地方财政运行情况的影响,关注地方财政收入、支出、赤字与债务情况。要切实关注地方就业、金融、外贸、外资、投资以及预期方面的变动情况。财政风险防范工作尤其需要对金融风险进行防控,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保障稳金融这一工作的落实情况。地方财政在对金融风险进行监管时,要平衡其安全与发展、创新之间的监管尺度,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3]。地方政府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调整财政相关措施,发挥财政政策的协同效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约束和控制,明确地方财政金融支持范围。

(四)推动财政改革

推动财政改革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推动财政改革要根据地方财政管理水平具体情况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财政评审、国库管理、资产管理五个方面进行改革。要按照效益优先的、保障重点的原则,加强对地方财政管理规范制度建设,对政府采购预算进行合理约束,节约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财政评审运作模式进行针对性改革,促使政府财政项目施行有效性。推进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盘点地方政府资产,明确资产处理程序,规范地方政府设备管理,盘活地方政府存量资产[4]。

二、地方财政落实“六稳”“六保”政策操作步骤

(一)强化收入组织工作

地方政府想要强化收入组织工作,就要深入了解自身财政收入情况,对财政收入结构进行深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六稳”工作,要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和地方项目工程建设情况,分析地方经济发展优势,根据历年经济数据探究地方增收原因,以此确定地方财政结构改善方案。地方财政相关部门充分了解地方财政情况,可以对地方财政收入有效管理,通过强化收入组织工作提升财政工作质量,提高地方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强化收入组织工作,地方财政要加强对税务税收工作的治理。地方相关部门要对地方税收情况进行严查,要真正深入基层,分析财政税收工作开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制定合理的税务税收管理工作制度,规范税务相关工作流程和工作秩序,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财税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要从管理和技术上综合提升税务税收工作效率,保证地方财政工作正常推进。强化收入组织工作,地方财政要把握相关政策导向。地方政府要分析政策扶持产业与地方产业适配程度,推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拓展地方项目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地方政府要引导地方小微企业、创业企业发展,适当提供资源扶持,以期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增加。

(二)财政资金管理

地方财政要对财政项目进行测算,保证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可以为地方财政创造最大价值。地方财政部门要对地方财政进行预算管理,对财政资金分配进行合理规划,要保证财政资金可以推动地方财政相关项目高效运行。要借鉴现阶段优秀的资金分配模式,结合地方财政管理工作特点进行针对性调整,按照地方财政的实际需求,形成适合地方财政管理的资金管理手段。例如:2021年陕西省财政部门出台的《加强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使用绩效的实施意见》创新财政奖补机制和资金分配方式,通过“大类间统筹,专项间打通”的方式调整项目资金额度,通过整合财政部门资源,落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运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当地财政部门因地制宜确定各级单位重点开展工作,不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还会委托专家或第三方进行绩效抽评,保证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其他地方财政部门可借鉴此种财政资金管理模式,进行本地财政资金管理模式针对性调整。地方财政要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打破预算资金分配固化情况,以切实优化地方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地方财政资金预算使用效率作为管理目标。地方财政还可以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快电子财政体系的建立,提高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效率,尤其是对经济发展相关的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税收收入激励机制,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加快现代化财政体系建设进程。

(三)地方产业升级

地方财政为保证民生,保证投资就需要加快地方产业升级转型脚步。要根据地方能源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以培育新动能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通过促进当地产业创新发展,部分产业转型升级以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经济格局构建。要保证地方财政可以切实引导地方产业经济向好发展,保证地方产业企业可以反哺地方财政,双方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例如:淮安市为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引进新的生产线,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达1.5倍。淮安市结合自身发展情况,鼓励当地产业投资技术改造升级,出台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扶持地方产业升级发展。地方财政要严格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对地方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进行资源政策扶持,为地方产业升级转型扫清阻碍,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地方财政在引导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时,可以通过适当财政政策激励机制,构建适合地方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调动企业发展转型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加快地方产业优化升级进程。

(四)政治建设统领

地方财政要想尽快落实“六保”任务,需要地方财政部门加强思想意识建设,保障政治建设统领地位。在地方财政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加强党建活动从思想上加强党的领导对于工作的指导作用。要将廉政建设贯穿整个财政工作过程,保证财政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地方财政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自然而然融入财政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去,要深入贯彻落实“六稳”方针“六保”任务。通过提升地方党建工作质量,加深地方财政工作人员对于财政工作重点的认识,切实深入人民群众,总结有效财政工作经验做法,推动地方财政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相关对策。为保证地方财政工作效果,要加强地方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要定期对地方财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要对地方财政各部门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加强对地方财政干部队伍精神文明建设。要营造精准高效的财政工作氛围,提高财政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要通过加强廉政建设保证财政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从人员配置管理上,通过政治建设统领实现地方财政部门财政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

(五)财政政策导向

地方财政要强化增收节支管理,要以财政政策为财政工作开展的政策导向,保障地方发展重点领域需求。地方财政部门要提高“保基本民生”“保居民就业”“保粮食能源安全”等财政支出环节的审核效率,缩减一般性支出,地方财政相关各级部门要营造勤俭节约氛围,节约地方财政预算,保证地方预算资金价值最大化,为“六稳”“六保”目标实现打好基础。地方财政要增强自身的承受能力,通过专业人员测算,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在众多民生领域的投资追加,改善地方人民群众民生问题。地方财政也要对辖区范围内的“僵尸企业”进行资产处置,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也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把控。要根据中央对地方发展要求,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六保”任务落实。地方财政部门也要强化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管理,结合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加强对专项债券管理,建立健全相关考核管理机制,规避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强化地方财政对于债务预算的管理能力,保证地方财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保障“六稳”“六保”的监管措施

(一)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

地方财政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就要重视预警和反馈两个环节的相关工作,要对地方财政相关资金和方案措施进行持续监控,要对财政措施机制实际效果进行追踪,地方财政部门要明确常态化监控机制目的,确保地方财政政策和资金可以切实推进稳定地方就业、稳定地方金融,稳定地方外贸、稳定地方外资、稳定投资和稳定预期这六方面工作。地方财政要对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和地方政府债务这些方面的相关工作进行深入监控了解,对地方财政可能出现风险进行提前预警和风险应急方案准备,要加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力度,通过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防范地方政府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加强对地方政府在隐性负债项目的监管。

(二)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

地方财政要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可以从两方面落实监管措施。一是加强对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管。要求资金流向单位需要及时汇报相关资金使用情况和对应财政工作开展情况。监管部门相关人员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测算和审核,保证资金实际支出、合理支出,资金使用要严格按照政府相关工作流程做好相关记录。二是强化资金管理工作的监管。地方财政要密切联系地方相关单位对资金情况进行监控,通过动态跟踪手段,关注资金分配使用情况。依托于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影响财政资金支出使用的因素环节进行定位追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个人,调查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问题解决,对于不合规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要深入贯彻落实责任分配制度,加强约束制度的威慑性,形成高效的工作体系。

(三)规范地方财政管理工作

地方财政加强“六稳”“六保”工作的监管保障措施要规范地方财政管理工作。地方财政管理工作可以从三方面开展。一是加强地方政府资产处置规范。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地方政府关于资产处置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财政申报。地方待处置资产需交由相关财政实物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置资产进行记录,严格执行政府“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二是对地方相关单位的新增资产严格执行预算编制审核。地方财政部门要就相关单位购置资产进行审核,保证地方政府资产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减少地方财政不必要的支出。三是合理处置地方资产。地方政府要在进行资产处置时,要事先拟定相关资产处理方案,实现资产处理价值最大化,地方政府可以委托相关财政实物管理部门就各下属单位的待处置资产进行公开处置,变价收入不允许流入个人户头。

四、结束语

地方财政要认识到当前发展趋势下,只有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才能实现地方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提高地方经济基础稳定性,增强地方居民对地方政府工作开展的信心。地方财政要坚持底线思维,根据地方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对应调整,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保证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三方面都能稳定提高。

猜你喜欢

六稳财政政府
做好“六稳”工作,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迎难而上,确保“六稳”,实现内蒙古经济健康发展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促“六稳”关键是练内功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