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非遗麒麟彩扎艺术资源的传承研究

2022-04-23丁善任孙雯

民族文汇 2022年11期
关键词:麒麟东莞艺术

丁善任 孙雯

一、东莞麒麟文化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艺术宝库中的祥瑞神兽,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古至今被人们赋予美丽的想像。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部的清溪镇孕育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其中的麒麟文化则是重要的延绵数百年的客家民俗传统文化形式之一。清溪镇的麒麟文化至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民国版宣统辛亥年陈柏陶重修《东莞县志》记载:“邑尚技击,秋冬闲,延师教习。元旦至晦,结队鸣征鼓,以纸糊麒麟头,画五采。缝棉被为麟身,两人舞之,舞罢,各演拳棒,曰舞麒麟 ……” 这是关于东莞舞麒麟最早的记载。据清溪镇客家人世代相传的说法,客家麒麟文化最早源自中原地区,现流传于中国各个省份和地区。

二、东莞非遗麒麟彩扎艺术资源

东莞清溪镇的麒麟舞中凝聚的艺术资源十分丰富,该艺术活动集绘画、舞蹈、音乐、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而制作麒麟的过程还需要高超的纸扎手工艺、绘画和刺绣等技艺。具体来说,麒麟彩扎技藝尤其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首先,在文学研究方面,清溪镇的麒麟头写有“福”字,麒麟背写有“风调雨顺”的字样,有吉祥与太平的寓意。其次,在色彩方面,麒麟头主要以白、青、黑、赤、黄五色描绘,分别对应中国古代哲学中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再次,在造型方面,麒麟舞所用的麒麟主要由麒麟头、麒麟背和麒麟尾三部分构成。麒麟头的造型以龙头、狼额、独角、短刺、鳞片、须毛为基本元素。最后,在装饰图案方面,麒麟大多饰有牡丹、桃花、菊花、蝴蝶等丰富的纹样,有祥瑞的美好寓意。

三、东莞非遗麒麟彩扎在高校中的传承

新时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资源融入高校教育,既能够为本科教学注入活力,又对民族文化传承、凝聚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因此,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响应国家号召,高校在教学课程中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下是在高校中传承非遗的几点举措:

(一)高校教学课程中融入东莞麒麟彩扎文化。例如在艺术课程《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设计一个与东莞非遗麒麟元素有关的文化创意产品的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造型设计和包装设计,创作出富有时代美感、实用安全的产品。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有些非遗面临着无人继承的状态。通过将东莞麒麟彩扎文化纳入大学课程,使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和发展东莞非遗麒麟彩扎文化的队伍中来。

(二)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实施“情景化”教学模式。情景化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特点,人们在感官愉悦的基础上体悟世界。本文提出构建与麒麟彩扎文化对应的教学环境、实施相关教学活动、搭建产教融合平台,以进行情景化教学。首先,高校为学生开展麒麟彩扎文化的专题学习构建相应的环境,例如构建文化馆、教室、工作室等专题场地,使学生感受浓厚的专题学习氛围。其次,学校应实施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授课教师合理分配题目发布、资料收集、实践、成果展示等环节所需的教学时间。最后,学校搭建产教融合平台。高校可以与清溪镇文化馆、麒麟工作室保持联系,帮助其建设非遗数据库,为产教融合搭建平台。

(三)组建东莞麒麟彩扎非遗教学专项团队。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有利保障。高校可以组建由学校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组合而成的非遗教学专项教师团队。学校将非遗传承人或手艺人“引进来”,作为某一门非遗课程的校外兼职教师,这样能够让非遗文化技艺真正走进课堂。传承人亲身示范麒麟彩扎的过程,学生由此开阔了视野。此外,高校还可以实施以专职教师授课为主,传承人示范为辅的方式,如此,既能使非遗赋能课程,又能保持课程的专业性。值得注意的是,专业教师将非遗传承的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并不能是简单地传达工艺的表面形式,而更重要的任务是将非遗传承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传达给学生。由此,学生能形成更为稳定的心理机制,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四)组织东莞麒麟彩扎非遗文化主题设计大赛。例如,学校举办设计麒麟Intellectual Property (IP)形象的比赛。IP的中文含义是知识产权,最开始是一个法律范畴的定义,如今在商业社会中通常指一个广为人知的品牌形象。美国迪士尼公司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经典IP形象,而这些IP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公司开拓市场,形成产业链。这就启发我们通过设计IP形象的方式传承和推广东莞麒麟文化。高校组织多样非遗文化主题设计大赛,比赛结束后,学校支持优秀作品转化为实体,并通过各种平台帮助其进行推广。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非遗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

四、结语

东莞非遗麒麟彩扎所蕴含的麒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校将东莞非遗麒麟彩扎融入教学课程,使得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既能促进高校多学科之间的交流,又能为民间传统工艺注入新的活力,使非遗产品符合现代人审美。传统艺术资源走进高校,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东莞市清溪镇志》编篡委员会编,《清溪镇志》[M]。中华书局,2010年10月版。

2.李重庵,非遗保护、文化认同与非遗教育[N]。光明日报,2016-07-29(5)。

3.张娜,民间艺术的美学价值及其与当代美术教育和创作的衔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62-64。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东莞麒麟彩扎工艺传承与衍生品设计研究》项目编号:GKY-2020KYQNW-38。

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莞草编织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GKY-2021KYQNW-46。

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基于Faster-RCNN的少数民族服饰花纹图案检测研究——以东莞客家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为例》项目编号:GKY-2021KYQNK-4。

猜你喜欢

麒麟东莞艺术
麒麟“破冰”
麒麟献瑞
东莞,东莞
莞香
清溪麒麟製作
2018年广东东莞荔枝收成看好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Life of 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