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赛罗》中人物之间的镜像关系

2022-04-23焦桐

今古文创 2022年15期
关键词:精神世界

【摘要】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因其内涵和悲剧成因引起无数的争议,大部分论述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大多围绕外部矛盾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伊阿古和凯西奥之间的镜像关系,认为奥赛罗精神世界坍塌的主要原因在其内在的复杂性。

【关键词】《奥赛罗》;镜像关系;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5-001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5.004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被誉为四大悲剧之一的伟大著作。故事内容是黑人将领奥赛罗与威尼斯城元老的女儿白人少女苔丝狄蒙娜相爱,奥赛罗因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相信苔丝狄蒙娜不贞洁,导致他变成被愤怒支配的野兽,最后在愤怒中掐死了妻子苔丝狄蒙娜,并在得知真相后拔剑自刎。对于奥赛罗悲剧成因的研究一直持续至今,其中从奥赛罗的性格角度分析其悲剧成因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如 “轻信说”和“嫉妒说”,也有学者从文化认同等层面对奥赛罗的悲剧进行解读。

从“轻信说”和“嫉妒说”到文化身份认同危机的研究转向,是学者们跨向奥赛罗毁灭的根本原因的重要一步。但经过推理分析,奥赛罗的悲剧除去剧中任何主要人物都无法发生,奥赛罗与其他人物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镜像是CAD绘图里的专业术语,意为完全对称的两方。而在文学方面,镜像关系常被用来表达两者之间一种如照镜子般相对应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二者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或相通之处。(贾元子,2020:11)苔丝狄蒙娜、伊阿古、凯西奥不仅作为推动戏剧发展的主要人物,而且是主人公奥赛罗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投射,奥赛罗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通过三位主要人物表现出来。从其余人物的思想及行为之中所透露出的是奥赛罗本人的某种思想倾向,外在矛盾冲突升级的同时也暗示着奥赛罗自身内心的矛盾愈发强烈并形成了自我冲突。在内外矛盾的相互交织中,主人公奥赛罗的内心防线终究被击破,精神世界渐渐坍塌并做出了不可扭转的可怕事情,其人生注定以悲剧收尾。

一、苔丝狄蒙娜与奥赛罗

莎士比亚在剧中别有新意地将奥赛罗设置为厚嘴唇和黑皮肤的摩尔人将军却身处以白人为主导的社会。在戏剧的开端,第一幕中莎士比亚就通过其他人物对奥赛罗的称呼,表现出奥赛罗作为异族在寻求身份认同过程中的困境。

在第一幕第一场,旗官伊阿古和威尼斯乡绅罗德利哥的对话中,伊阿古将奥赛罗称为“黑将军”和“厚嘴唇”的家伙。之后伊阿古与勃拉班修在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威尼斯元老勃拉班修面前污蔑奥赛罗并称奥赛罗为“黑山羊”“黑马”。

第一幕第二场勃拉班修因女儿和奥赛罗结婚而感到愤怒,找到奥赛罗并想要杀死他,与奥赛罗当面对峙的时候称奥赛罗为“丑恶的黑鬼”。从旗官伊阿古、乡绅罗德利哥以及元老勃拉班修对奥赛罗的称呼能看出威尼斯的各个阶层,无论是社会底层还是白人统领的上层社会,对奥赛罗的歧视和不尊重普遍存在于威尼斯社会。而苔丝狄蒙娜作为威尼斯城上层社会的白人少女却对一个黑人产生了同情与向往并产生了炽热的爱。她的“心灵”完全被奥赛罗“高贵的德行”所征服。她在奥赛罗“崇高的精神”里看见了他“奇伟的仪表”。奥赛罗曾对苔丝狄蒙娜讲述过他的种种经历——在海上的惊奇遭遇、被敌人俘虏的可怕过程以及旅行中的奇闻,以上苔丝狄蒙娜从未听过的冒险经历和闻所未闻的历险故事使这个身居闺阁的白人少女感到惊奇。对了解异族文化的渴望深深地吸引着她。同时,听过奥赛罗的种种人生经历和悲惨遭遇后,苔丝狄蒙娜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她“用无数的叹息”酬劳奥赛罗,奥赛罗“奇异而悲惨”的经历激发了她的怜悯之心。在苔丝狄蒙娜眼中,拥有着与基督教义全然不同、来自异国他乡的摩尔人英雄时刻吸引着她这个久居白人文化群体的少女。戏剧中曾阐述两人相爱的原因,奥赛罗说“她为了我所经历的种种患难而爱我,我为了她对我所抱的同情而爱她”。可以说两人之间的爱情并不纯粹,苔丝狄蒙娜对奥赛罗的爱夹杂着同情与好奇,而苔丝狄蒙娜对于奥赛罗则是他融入威尼斯社会的重要工具。

布洛克认为,奥赛罗在苔丝狄蒙娜身上寻到了自己的灵魂,紧接着也找到了谐和、体制以及秩序,失去这些他就是一个不幸的人。在威尼斯城,奥赛罗表面上虽是一个威风凛凛,英勇善战的将军,但他清楚地知道上流白人社会并未真正地接纳他。他的梦想是真正地融入这个他为之奉献血汗的威尼斯城。而苔丝狄蒙娜则是他实现梦想的寄托,是他人生的方向以及生活的目标。他认为迎娶苔丝狄蒙娜为妻子意味着上层社会对他的接纳。因此,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之间存在镜像关系,苔丝狄蒙娜作为映照奥赛罗内心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异族文化向主流文化接近的渴望。在两人的爱情中,被视为定情信物的手帕对两人情感的突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方定情手帕是奥赛罗的母亲送给他的,而当年埃及女巫将手帕送给奥赛罗的母亲,从此奥赛罗的母亲便得到了专宠。因此奥赛罗格外珍视这方手帕,并让苔丝狄蒙娜“珍惜它像珍惜你自己的眼睛一样。”(朱生豪,2017:451)有学者将奥赛罗的悲剧称为手帕的悲剧,这方手帕就同两人的爱情一般。可以说手帕在,爱情在,手帕丢,爱情丢。当奥赛罗内心认定苔丝狄蒙娜将手帕送给凯西奥时,他便无比相信苔丝狄蒙娜对他不贞。此时那片能映照奥赛罗自我的镜子随之破碎,他的精神世界也逐渐坍塌,他认为失去苔丝狄蒙娜“如果是上天的意思,要让我受尽种种的折磨;要是他用诸般的痛苦和耻辱降在我的毫无防卫的头上,把我浸没在贫穷的泥沼里,剥夺我的一切自由和希望,我也可以在我的灵魂一隅之中,找到一滴忍耐的甘露。可是唉!在这尖酸刻薄的世上,做一个被人戳指笑骂的目标!就连这个,我也完全可以容忍;可是我的心灵失去了归宿,我的生命失去了寄托,我的活力的源泉枯竭了,变成了蛤蟆繁育生息的污池”。(朱生豪,2017:465-466)苔丝狄蒙娜是他心灵的归宿、生命的寄托、活力的源泉,苔丝狄蒙娜的不贞对奥赛罗来说如同当头一棒。他不仅仅失去了愛情,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苔丝狄蒙娜就如同融入上流白人社会的梦想落空。奥赛罗的精神世界在打击中渐渐崩塌,悲剧便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他的身上。

二、伊阿古与奥赛罗

傅光明曾评价伊阿古就像“寄居在人心最黑暗处优哉游哉的魔鬼的代表”,“他的邪恶本身又是折射人类龌龊人性的一面镜子,它无情地暴露出,面对笑容可掬到讨人喜欢的魔鬼的诱惑,人类会变得多么愚蠢,多么脆弱,多么容易上当受骗,又是多么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地当玩物,以致行为荒诞、人格缺陷、意志薄弱,像奥赛罗一样,最后走向自我毁灭”。(傅光明,2017:98)伊阿古便是寄居在奥赛罗心底的恶魔,将奥赛罗心中的自卑、敏感、脆弱无限放大,引诱奥赛罗相信他精心编造的谎言,使奥赛罗逐渐被负面情绪控制,最终彻底被恶魔附身,丧失自己对事情的判断力,从而成为恶魔的提线木偶。伊阿古还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有的所作所为无不是为了实现他的目的。伊阿古对奥赛罗作恶并非无端,其仇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种族偏见。他内化种族主义偏见并将歧视化为行动,将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转化为对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婚姻的破坏,使两人的婚姻“弦断柱裂走了音”。(贾元子,2020:11)从第一幕中伊阿古对奥赛罗的种种侮辱性称呼就可以看出伊阿古对黑人的歧视和偏见。另一方面伊阿古升迁受阻加之怀疑妻子出轨奥赛罗。但是如果将奥赛罗精神世界坍塌的原因全部归结于伊阿古的丑恶行径以及奥赛罗的轻信则太过片面。因为当伊阿古诬蔑苔丝狄蒙娜与凯西奥有染并将奥赛罗送给她的定情信物——手帕,送给凯西奥的时候,奥赛罗只是有些怀疑并未亲自寻求真相,也未曾亲口问过苔丝狄蒙娜,而是选择轻易地相信伊阿古的谗言。这说明导致奥赛罗杀死苔丝狄蒙娜并自杀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伊阿古的阴谋诡计所造成的,而多是奥赛罗强烈的内心活动所导致的。

第三幕第三场,伊阿古实施奸计后假意劝说奥赛罗:“当初多少跟她同国族、同肤色、同阶级的人向她求婚,她都置之不理,这明明是违反常情的举动。嘿!从这儿就可以看到一个荒唐的意志、乖僻的习性和不近人情的思想。”(朱生豪,2017:444)伊阿古的这段话对奥赛罗的种族和肤色进行了贬低,他认为苔丝狄蒙娜嫁给奥赛罗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而奥赛罗却没有反驳伊阿古,甚至默默赞同。在之后奥赛罗将苔丝狄蒙娜的不贞归结为自身原因更能证明他的自卑,“也许因为我生得黑丑,缺少绅士们温柔风雅的谈吐,也许因为我年纪老了点儿——虽然还不算顶老——所以她才会背叛我”。(朱生豪,2017:444)这说明种族主义文化毒瘤破坏奥赛罗的价值体系,混淆是非标准,形成文化自卑心理和滋生文化认同的心理需要。(廖金罗,2008:128)在奥赛罗的心中确定苔丝狄蒙娜不贞时,他评价苔丝狄蒙娜的名誉本来如同月亮女神狄安娜的容貌一样洁白无瑕,现在却染上了漆黑的污垢,像奥赛罗的肌肤一样黝黑了。在他的心中,苔丝狄蒙娜是那样洁白无瑕、一丝不染,但是当她不贞洁时,却如同自己的肤色一般黝黑。

奥赛罗的种族自卑心理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心中,身处白人主导的威尼斯城的他对本族文化的不自信实则是动摇他内心世界的重要因素。所以当伊阿古挑唆他与苔丝狄蒙娜的婚姻时,他便轻易地相信了两人婚姻的不稳定。因此,奥赛罗与伊阿古之间存在着隐性的镜像关系。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 荣格(Carl Gustav Jung)曾评价奥赛罗与伊阿古的关系,他认为“伊阿古就是奥赛罗的影子,也是每个观众的影子”。刨去伊阿古的人物形象能够映射观众心理这一点,可以看出奥赛罗对本族文化的不自信和被认同的渴望,如同被一面镜子反射到伊阿古的行为和语言上。表面上是伊阿古阴谋诡计的实施,实则是奥赛罗精神世界的投射,同时随着伊阿古阴谋的升级,奥赛罗的精神世界也渐渐坍塌,其悲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三、凯西奥与奥赛罗

凯西奥作为奥赛罗的假想敌有着与奥赛罗截然相反的样貌和文化背景,“俊美”“漂亮”“性情温和”“天生一种魅惑妇人的能力”都是对凯西奥这样一个上层社会的白人男子的描述,与剧中对奥赛罗的描述完全不同。凯西奥作为战友和手下崇拜着奥赛罗,作为奥赛罗的副将对奥赛罗忠心耿耿。

奥赛罗也曾对他充满信任,却因为伊阿古的挑拨离间使这对相互信任的上下级关系破裂。伊阿古假意为凯西奥出主意,让凯西奥去找苔丝狄蒙娜向奥赛罗求情以引起奥赛罗的嫉妒心,诬蔑凯西奥在睡梦中吐露出他与苔丝狄蒙娜的关系,使奥赛罗相信两人有染,奥赛罗的嫉妒心更加膨胀,并决定报复这奇耻大辱。最终在伊阿古的一步步引导下,奥赛罗的嫉妒心越来越膨胀导致情绪失控以及内心世界的崩塌,在床上掐死妻子后用剑自刎。

战场上如此英勇,战功赫赫的奥赛罗却又是如此卑微。嫉妒,仅仅是一根被点着的导火索,点燃了奥赛罗心中的自卑,照出了奥赛罗难以逾越的种族鸿沟,炸碎了奥赛罗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张青,张明,2009:103)对凯西奥的疯狂嫉妒心理不仅仅是奥赛罗假设凯西奥夺其妻这件事,实则是奥赛罗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也是被主流文化认同的渴望。凯西奥所象征的是白人种族、上层社会和基督教文化都是奥赛罗的向往,他生下来就拥有的一切是奥赛罗努力奋斗一辈子可能都得不到的东西。身为将军的奥赛罗清楚地明白自己看似地位崇高,在威尼斯城实则并没有真正得到尊敬。但奥赛罗还是试图用自己浴血沙场打下的赫赫战功来弥补自身文化上的低人一等,并换来威尼斯上层白人社会的尊重与认同。而娶苔丝狄蒙娜为妻子便是他获得尊重与认同的关键步骤。奥赛罗嫉妒凯西奥的真正原因不仅仅因为凯西奥得到苔丝狄蒙娜,更重要的是奥赛罗如此努力也无法弥补自己身份与上层社会的差距。正因为奥赛罗相信伊阿古编造出的苔丝狄蒙娜抛弃他投入凯西奥的怀抱等诸如此类谎言,才导致他情绪失控怀着悲愤的心情杀死妻子。因此,凯西奥与奥赛罗之间存在镜像关系,凯西奥实则是奥赛罗想要融入威尼斯上层社会的映射,也就是异族文化想要被主流文化认同的渴望。这种渴望也加重了矛盾冲突,对奥赛罗悲剧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根据分析,主人公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伊阿古和凯西奥四个人物之间存在镜像关系,三个人物如同镜子一般映射出奥赛罗复杂而矛盾的精神世界。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通过这个悲剧故事莎士比亚想展现的不仅是主人公受到外部伤害后所做出的悲剧行为,而是将主人公复杂敏感的内心世界映射到其他人物的行为上,通过其他人物的行为举止表现出奥赛罗代表的异族文化對自身文化的不自信以及希望被主流文化认可的渴望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对奥赛罗精神世界的瓦解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奥赛罗精神世界的瓦解就是将所谓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因此,通过分析主人公与苔丝狄蒙娜、伊阿古、奥赛罗之间的镜像关系,突出了奥赛罗内心的矛盾,并突破了以往的“轻信说”和“嫉妒说”,为奥赛罗悲剧人生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贾元子.通过《奥赛罗》中的镜像关系阐述其悲剧产生的决定性因素[J].戏剧之家,2020,(18):11.

[2]傅光明.《奥赛罗》:美善与邪恶的战场[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7,(02):87-105.

[3]廖金罗.从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角度阐释奥塞罗悲剧的成因[J].作家,2008,(02):128.

[4]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M].朱生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5]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6]张青,张明.嫉妒的背后——谈《奥塞罗》中的身份认同及其他[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04):101-103.

作者简介:

焦桐,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20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猜你喜欢

精神世界
揭开“伪装”,直抵真实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关于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的相关研究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民俗与信仰:探访夯卡苗民的精神世界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当代关照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研究
浅析张爱玲对《金锁记》曹七巧人物形象的塑造
浅论王维、孟浩然、李白、白居易与陶渊明在精神世界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