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邻运营高速高陡边坡控制爆破措施及施工工艺研究

2022-04-22张文龙ZHANGWenlong程贵海CHENGGuihai苏宇SUYu周泰安ZHOUTaian王爽WANGShuang

价值工程 2022年13期
关键词:高速路裂孔炮孔

张文龙ZHANG Wen-long;程贵海CHENG Gui-hai;苏宇SU Yu;周泰安ZHOU Tai-an;王爽WANG Shuang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南宁 530004)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在巴马—凭祥公路大新经龙州至凭祥段No5标段金塘枢纽互通区,边坡位于龙州县下冻镇金塘互通,边坡开挖桩号为HK0+400~HK0+521.8。互通区与崇水高速相连,交通条件较便利。

1.1 地形地貌

该区段属于构造侵蚀、剥蚀中丘陵地貌(以岩溶地貌特征为主),山间盆地地形,地形起伏较大。

1.2 地层岩性

覆盖层主要为红黏土,厚度约1-1.2m,下伏基岩为中风化灰岩。互通区域具有岩溶、危岩、堆积体等不良地质条件,岩溶发育性强,整段路基岩溶裂隙发育较为严重、存在多处溶洞等溶蚀现象。

1.3 地质构造

互通开挖区域存在断层,倾角45°。边坡倾角为45°、53°,与断层倾角相近,该结构面可能会造成边坡开挖后失稳。

1.4 边坡周边环境

开挖山体紧邻崇水高速路,与崇水高速路直线距离仅5m,山体较为陡峭,距施工区域350m处有民房。山体最大开挖高度98.3 m,台阶高度8 m,坡度45°,周边环境如图1所示。

图1周边环境图

2 施工难点及方法

2.1 施工难点

①施工区紧邻崇水高速路,施工区边坡陡峭,岩溶、裂隙发育,施工时高边坡处岩石极易垮落,严重影响崇水高速路的运营,对高速路面及周边相关设施造成严重损坏。

②施工工期紧张,施工时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采用大规模爆破,增大了保护高速的难度,使爆破条件更为复杂,对爆破安全、爆破参数、布孔方式、起爆方式等方面的要求高。

③山体内部溶洞较为发育,溶洞对爆破效果的影响较大,需要对溶洞处进行相关处理,增大了施工难度,复杂了施工工序,增加了施工作业时间,提高了爆破要求。

④山体较为陡峭,施工便道位置窄,大型机械设备难以上山,爆破后清渣工作难以开展,由于工期紧,无法重新建设施工便道,爆后清渣工作难度较大。

⑤山体内部存在倾角为45°的断层,断层倾角与边坡设计倾角相近,且距离边坡较近,对边坡成型及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2.2 爆破方法选取

根据施工难点进行综合分析,具体爆破方法为:

①主体爆破区域采用深孔控制爆破作业[4]。为保护崇水高速公路,减少对崇水高速运营的影响,采用以松动爆破为主、机械开挖为辅的方法进行施工。

②边坡处采用大孔径预裂爆破的方式开挖。小孔径预裂爆破钻孔时间较长,且孔较深时无法保证钻孔的角度[5]。考虑本工程工期紧,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尽量降低爆破对高边坡的破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高边坡采用深孔大孔径预裂爆破的方式开挖[6]。

③爆破顺序采用从里向外的方式。即爆破顺序依次为:预裂孔、辅助孔、主爆孔,可以有效的降低爆破时爆渣的抛掷距离,减少爆渣飞入高速路面,保护高速路。

④根据爆破顺序,选择合适的辅助孔参数,在保护边坡的同时,使辅助孔爆破区域尽量粉碎,形成“软弱面”,为主爆孔提供“自由面”。

⑤为保护高速路,减少抛掷物对高速的影响,减弱第一排主爆孔(靠近山体边缘的一排炮孔)的药量,适当增大抵抗线强度。

3 施工设计

3.1 爆破设计

根据施工难点及爆破方法选取,对爆破参数进行设计。本工程中高边坡共9个台阶,边坡倾斜角度不完全相同,设计参数有所区别,为方便计算,以边坡坡率为1:1的台阶进行设计。

3.1.1 爆破参数设计

3.1.1.1 深孔控制爆破

边坡为工整的平面,山体边缘为不规则圆弧状,主爆孔排数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沿山体轮廓布置主爆孔,主爆孔参数根据深孔控制爆破设计。

主爆孔采用深孔控制爆破方式设计,具体参数如下:

①钻孔采用竖直孔,则钻孔角度α=90°。

②炮孔直径:d=115mm。

③孔深与超深。

国内深孔台阶爆破超深值一般为0.5~3.6m,根据岩石性质、孔径、孔深,超深取h=0.8m;边坡高度H=8m,则孔深L=H+h=8.8m。

④底盘抵抗线。

按孔径计算,W1=Kd,式中K为系数,取24~48[5],则W1=2.76~5.52m,W1取3m。

由于开挖山体紧邻高速公路,开挖主要以松动为主,为减弱爆破时岩石抛掷距离,将底盘抵抗线加大0.5~1.0m。即实际底盘抵抗线W1=3.5~4m。

⑤炮孔间排距。

孔距a=mW1,m为炮孔密集系数,取1.0~1.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孔距a取4.5m。排距b=a/m,排距b取3.6m。

⑥填塞长度。

按底盘抵抗线计算公式为:L1=(0.7~1.0)W1;按孔径计算公式为:L1=(20~30)d。则按底盘抵抗线计算公式得出填塞长度为:2.45~4.0m;按孔径计算公式得出填塞长度为:2.3~3.45。根据设计情况,堵塞长度取3.0m。

⑦单位炸药消耗量。

根据以往经验,考虑到岩石为中风化灰岩,坚固性系数较小,且开挖山体紧邻高速路,为保护高速路,应选取较小的单耗。但山体内部含有溶洞、断层等不稳定因素,在保证爆破效果的情况下,会使单耗增加。根据以往经验及试爆效果,选取单耗q=0.32kg/m3。

⑧每孔装药量。

因第一排与后排孔的参数不同,第一排与后排的单孔药量应使用不同的公式计算:

第一排:Q1=qaW1H;

后排:Q后=kqabH。

式中,k为考虑受前排炮孔矿岩阻力作用的增加系数,取k=1.1~1.2。为保护高速路,需降低第一排炮孔药量,计算时W1取3m,经计算,Q1=35kg,Q后=45.6~49.8kg,取Q后=49kg。主爆孔主要参数汇总表见表1所示。

表1主爆孔主要参数汇总表

3.1.1.2 预裂爆破

边坡面采用预裂爆破开挖,预裂孔沿边坡布置,在预裂孔与主爆孔之间布置缓冲孔。

①预裂孔。

预裂孔炮孔沿开挖边界布置,倾角与边坡倾角相同,预裂孔孔低应在同一水平标高。预裂爆破时,预裂孔应超出爆区范围,向两边延伸L延=5~10m。

1)孔径d1=90mm。

2)孔深与超深。

炮孔超深hy=0.5~1.5m。根据现场岩石情况,取hy为0.5m。炮孔深度Ly=(H+h)y/sinα,α为钻孔倾角(45°)。则炮孔深度Ly=12.0m。

3)孔距。

参考瑞典兰格弗斯[7]给出的预裂孔间距计算公式:ay=(8~12)d(d>60mm);ay=(9~14)d(d≤60mm),孔间距ay=(8~12)d=72~108cm,根据以往经验,孔间距取0.8m。

4)装药线密度。

对预裂爆破[7~9]:q线=Kda1/2。式中K为岩石系数,中等强度岩石取0.4~0.5。装药线密度q线=0.32~0.40kg/m,取q线=0.32kg/m。

表2预裂孔底部加强装药段药量增加表

预裂孔底部要加强药量,顶部减弱药量。根据表2,经计算,加强段装药线密度为1.5kg/m,加强段长度为1.5m;根据现场情况,减弱段长度取2m,减弱段装药线密度为0.16kg/m。

5)不耦合系数。

增大不耦合系数,可以降低作用与孔壁上的最大切向应力,作用于岩石是的爆炸应力波越小,可以有效的降低爆破产生的粉碎区。但过大的不耦合系数会降低炸药的利用率,影响爆破效果。预裂爆破开挖边坡时,不耦合系数B一般为2~4[7]。根据现场炸药型号,选取直径32mm的炸药,则B=90/32=2.81。

6)最小抵抗线。

预裂孔到缓冲孔的最短距离,参照经验公式[6]:Wy=1.5,ay=1.2m。

②缓冲孔。

缓冲孔紧邻预裂孔布置,缓冲孔的存在可以降低爆破时主爆孔对预留边坡的有害效应。

由于爆破顺序为从内向外,缓冲孔先与主爆孔起爆,为主爆孔爆破提供软弱面,同时考虑到缓冲孔爆破时对边坡的影响,综合考虑,将缓冲孔药量增大到原来的1.1~1.2倍。

设计布置两排炮孔,缓冲孔孔网系数小于主炮孔,一般为主炮孔孔网参数的0.5~1倍,考虑该工程实际情况,取其为主爆孔孔网参数的0.8倍。即a缓=3.6m,b缓=2.9m,其余参数按照深孔控制爆破参数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3.1.2 布孔形式

预裂孔沿边坡开采线布置,主爆孔、缓冲孔采用矩形布孔,预裂孔边界超出设计边坡边界5m。炮孔布置图如图2所示。

图2炮孔布置图

3.1.3 装药结构

①主爆孔和缓冲孔:采用连续装药结构,孔底部耦合装药,上部不耦合装药。

②预裂孔:使用不耦合装药结构,空气间隔。孔内使用导爆索引爆炸药,在地表将导爆索插入截好的炸药内,用竹条固定药包,将其一起放入炮孔中。

预裂孔不耦合系数较大,装完药后先在炮孔中填柔性物体,再回填岩粉、炮泥等。为保证回填质量,在回填时使用木棍将回填区捣实。预裂孔装药结构如图3所示。

3.1.4 爆破顺序

由于施工区域临近高速路,为减少爆渣的抛掷距离,减少爆渣飞入高速路面,降低对崇水高速路运营的影响,爆破顺序采用从里向外的方式,即爆破顺序依次为:预裂孔、辅助孔、主爆孔。预裂孔爆破形成预裂缝,可以有效的降低爆炸应力波对边坡的损坏;辅助孔起爆后,留下一条较为粉碎的岩石破碎区,为主爆孔起爆提供软弱面,从而达到改变爆破方向,保护高速公路的目的。

图3预裂孔装药结构图

表3预裂爆破主要参数表

3.1.5 起爆网路

①主爆孔与缓冲孔。

主爆孔与缓冲孔使用数码电子雷管起爆,基于奥瑞凯公司现场实验得出的结论[10],岩石易爆时,孔间延期时间17ms,排间延期时间42ms,爆破效果最好。根据现场岩石性质,选用孔间延期17ms、排间延期42ms作为爆破网路的延期时间。

②预裂孔。

预裂孔孔内采用导爆索起爆,在预裂孔孔口处使用数码雷管引爆导爆索。预裂孔与主爆孔、缓冲孔同次分段起爆,根据以往经验,预裂孔先起爆120ms一次起爆预裂孔10个左右。

3.2 不良地质条件处理措施

3.2.1 溶洞处理措施

经前期地质勘探资料显示,该处地貌溶洞发育性强。经现场钻孔施工发现,该处溶洞多为小溶洞,钻孔时钻杆穿过溶洞后可继续钻孔,对钻孔、装药及爆破效果影响较小,可不作处理;根据现场施工经验,溶洞高度大于0.3m时,对装药有影响,药包容易滑落至溶洞里,对爆破效果影响较大,需要进行处理。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①溶洞高度小于0.3m时,对钻孔、装药及爆破效果影响较小,可不做处理;

②溶洞高度在0.3~0.5m时,增大下方装药密度,炸药装至溶洞处时进行回填处理,捣实后继续装药,使用两发雷管同时起爆;

③溶洞高度大于0.5,回填量较大时,对溶洞上下方分别处理。溶洞下方加强装药并留0.5~1m高的回填层;将装沙子的塑料瓶顺着炮孔滑落至溶洞处,横在炮孔与溶洞上部交界处,对炮孔进行回填处理,回填高度1m左右,在进行装药,可根据装药长度适当减小顶部填塞长度,上下段使用两发雷管同时起爆。具体措施如图4所示。

图4溶洞处理措施图

3.2.2 断层处理措施

断层倾角与边坡倾角相近,边坡开挖以后,若不能及时进行防护,爆破震动及地下水的作用下,边坡易发生失稳破坏。因此需对边坡进行锚固支护,提高边坡的抗剪能力,增加边坡稳定性,断层处裂缝较大时,可做注浆加固防水处理,进一步增加边坡稳定性。

4 安全防护措施

4.1 爆破震动

受保护建筑物距施工区域350m,采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计算爆破振动安全距离:

式中:R—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v—保护对象允许振速;K、α—与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系数。根据受保护对象,K取250,α取1.8,V取2.5cm/s根据上式,单段最大药量为49kg时,爆破安全允许距离R=52.8m。在允许范围之内。

4.2 爆破飞石

根据瑞典德汤尼克基金会经验公式[4]:

经上式计算,安全距离R=181m。深孔控制爆破安全距离应不小于200m,考虑高程的影响,最小允许安全距离取350m。

4.3 施工控制

4.3.1 钻孔控制

对地表起伏处先进行平整,根据平整后的地面调整孔深。钻孔时,先进行放线测量,确保孔底标高偏差不得超过5cm,确保孔口位置与设计相同;倾斜孔钻孔时,确保角度误差不得超过1°。

4.3.2 堵塞控制

堵塞长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使用岩粉或炮泥堵塞并进行捣实;对倾斜孔进行堵塞时,先塞入柔性纺织袋等物,在使用岩粉或炮泥填塞炮孔。

4.3.3 高速路防护

对靠近施工区一侧高速路做防护措施,另一侧高速路临时双向通行。将施工区沿高速路向两端延伸50m作为防护范围,范围内高速路路面上铺设细沙料,并在高速路的中间绿化带处搭设防护棚架,防止垮落的岩石滚到另一边路面上。

5 结语

对该工程高边坡进行控制爆破开挖,通过科学的计算爆破参数、精细化施工,在工期紧、紧邻高速路、溶洞发育等情况下,安全、高效的完成了爆破任务。确保了边坡的完整与稳定,降低了对高速路运营的影响,对紧邻高速路处高边坡安全、高效的施工具有指导作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高速路裂孔炮孔
基于智能岩性识别的炮孔装药量计算*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AI驶入“高速路”
裂孔在黄斑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
3Dmine 在雅满苏井下矿扇形中深孔爆破炮孔设计中的应用
空中高速路匝口设计研究
先天性乙状结肠裂孔疝致小肠梗阻1例
一种凸多边形的爆破网络等时线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