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大荒精神及其价值与弘扬

2022-04-22黎俊

今古文创 2022年16期
关键词:弘扬内涵价值

【摘要】 北大荒精神作为红色资源,艰苦奋斗是它的核心,勇于开拓是它的精髓,无私奉献是它的境界,顾全大局是它的本色,概括下来其内涵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北大荒精神历久弥新,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价值。它指引着垦区走向企业化的改革创新;解决了国家缺粮,人民温饱的大问题;让中国人的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中;既维护了社会稳定,又带动了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继承弘扬好北大荒精神,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北大荒精神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

【关键词】 北大荒精神;内涵;价值;弘扬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6-006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6.022

一、北大荒精神的由来和内涵

(一)北大荒的简介

北大荒地处我国边塞,位于东北黑龙江省,原本是一片茫茫荒原。它由于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常年经受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气候条件极端恶劣,冬季漫长而干燥,常常伴有寒风加暴雪,最冷时温度低达零下四十多度;地形复杂,土层奇特,大酱缸似的沼泽地冻土层可厚达两三米,一眼望去连绵数十里,动植物想在那里生存下来极其艰难,因此而成了一片“无人区”。没有人敢幻想在某一天,颗粒无收的荒地变成了丰饶多产的良田和名副其实的粮仓,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二)北大荒精神的由来

北大荒精神是龙江四大精神之一,其由来有特殊的历史渊源,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为解决我国粮食供应问题,党中央提出“战略北进,屯垦戍边”的重大方针,一批为响应国家号召的复转官兵、知识青年、科技人员和五湖四海的拓荒志愿者来到北大荒,用他们不懈的努力,崇高的品格,榜样的规范,高尚的觉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书写着“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作为红色资源是党和北大荒人在建设新中国实践中创造的宝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充分展示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展示了当时国家领导人的伟大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北大荒人苦中作乐的壮志豪情,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以苦为荣的乐观心态,敢打必胜的坚强决心和勤俭节约的革命本色。

(三)北大荒精神的内涵

1.艰苦奋斗是北大荒精神的核心

艰苦奋斗是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它表现为不畏艰难,以苦为荣的乐观精神,敢打必赢的拼搏精神和勤俭节约的办事精神。垦荒时期,农垦将士吃的是冰冻的硬馒头和大碴子;喝的是积雪化成的脏水;穿的是单薄破洞的棉衣;住的是又黑又潮的“马架子”、结了霜的“水晶宫”;走的是荒无人烟的沼泽地和深山密林,凭借着这种精神,北大荒人在艰苦环境里克服了衣、食、住、行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艰苦创业的日子里不怕吃苦,以苦为乐。“冰冻馍、雪花汤、万重难,没有挡住开拓者的创业路,马架子、人拉犁、万般苦,没有动摇开拓者的创业志。”[1]

2.勇于開拓是北大荒精神的精髓

勇于开拓是北大荒人的意志品格,它表现为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尊重科学的求实精神和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垦荒初期大规模开发建设时可谓举步维艰,勇于开拓的精神品格使北大荒人克服种种畜力、器械、交通、住房、饮食和灌溉困难,穿越沟壑崎岖的山路,人工使用土办法打下了千古第一桩;翻越完达山挺进三江平原实现了北大荒耕地的大规模增产增收;将士们不等不靠,自立自强,边开荒,边建设,边生产,边积累,边扩大,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改革开放后,北大荒人仍继续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3.无私奉献是北大荒精神的境界

无私奉献是北大荒精神的最高境界。它表现为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和不求索取的忘我精神。为响应党中央解决粮食问题的北上方针,五湖四海的青年垦荒志愿者主动写信给组织,恳求去条件最艰苦的农场。北大荒的知识青年们更是将他们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播撒于这片黑土地,为北大荒的科教文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艰苦条件下,志愿者们愿意留在垦区世世代代守护这片黑土,无私地奉献着他们的一切,可谓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4.顾全大局是北大荒精神的本色

顾全大局是北大荒精神的本色。他表现为富国强民的精神追求,胸怀全局的处事风格,服从大局的行为准则。北大荒人舍小家顾大家,具有崇高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无论是在垦荒初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北大荒人都能认清形势,顺应时代发展,接受垦区新任务,解决垦区新难题。新时代,顾全大局精神使北大荒人意识到,发展农业经济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协调好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良好关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二、北大荒精神作为红色资源的价值

(一)北大荒精神的政治价值

北大荒精神作为红色资源具有政治价值,它是我们党和人民在新中国建设初期政治实践活动的精神产物。其政治价值具体表现在:第一,军垦建设下北大荒将士在我国边境屯垦戍边书写着北大荒精神,闲时务农危时武装起来保卫祖国边疆,这既解决了新中国粮食紧缺问题也维护了国家安全稳定。第二,北大荒精神的书写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体现了当时党的领导人具有伟大智慧。第三,北大荒精神作为红色资源是:“人民群众爱党拥军,牺牲奉献的历史见证。” [2]第四,新时代的今天,它是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历史见证,也是凝心聚力的精神典范。北大荒精神作为红色资源“时刻提醒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纪律性,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根基”[3]。

(二)北大荒精神的经济价值

北大荒精神作为红色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第一,依托北大荒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我国边疆地区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第二,北大荒精神的鼓舞下,三代北大荒人用双手和智慧把茫茫荒原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商品粮基地,使北大荒农业一直走在中国乃至世界前列。第三,北大荒精神的弘扬,促进了黑龙江省整体经济增长,成为推动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第四,“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北大荒精神促进了农垦事业的发展,在农业的振兴建设上大有可为。“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它一直激励着我国农垦事业前进发展,新时代它更将激励着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三)北大荒精神的教育文化价值

北大荒精神作为红色资源具有教育文化价值。第一,北大荒精神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既包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富有地域特色,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富有多元文化的融合特点。北大荒文化是融汇传统农垦文化、黑土文化、军旅文化、知青文化和移民文化的优秀文化。第二,北大荒精神是军垦实践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影响并规范着垦区创业实践,推动垦区建设发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北大荒人都会在传承精神中续写新的辉煌。第三,北大荒精神是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于一身的红色文化资源,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公民品格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历史人文教育、农业生产教育的多层次功能。第四,北大荒精神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课堂教学资源。它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生动活泼的案例和真实可靠的素材。第五,北大荒精神不仅是黑龙江优秀文化资源,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绚丽瑰宝。弘扬北大荒精神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北大荒精神的社会价值

北大荒精神作为红色资源具有社会价值。第一,弘扬北大荒精神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大荒精神内涵中:“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解放思想、敢闯新路;胸怀全局、富国强民;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精神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北大荒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难,敢打必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这些品质对新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行为仍旧产生重要影响,对社会主流意识具备正面的导向作用。第二,“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荒原变成粮仓解决了国家棘手的粮食和耕地问题,具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价值。第三,北大荒精神的引领下,开发建设北大荒解决了黑龙江省人民的就业、创业、增收及基础设施完善等重大民生保障问题,增强了黑龙江省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自信心和获得感。第四,北大荒开发建设为全国人民创造了更美好的生活,让中国人的饭碗稳稳端在自己手中,推动了新时代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三、北大荒精神的弘扬

(一)学校教育中弘扬好北大荒精神

教育中弘扬北大荒精神,倡导学生学习北大荒精神要将看、听、学、思、悟,行六结合。关于看,鼓励学生多看红色精神类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关于听,鼓励学生多听北大荒故事,多講北大荒杰出历史人物事迹;关于学,将北大荒精神带进校园,带进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关于行,鼓励学生多去纪念馆和旧地走走,见证史书上那荒无人烟的旧地和新时代这丰收喜悦的良田,感受先辈们青春奋斗、热血付出、奉献生命的壮志豪情。关于思和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正所谓“粮食打进仓,莫忘灾和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神话,经过四季的洗礼,终结硕果。有幸生在衣食无忧的时代,我们要倍加珍惜粮食,不忘记垦荒时期的艰苦岁月,不忘记辛勤耕耘的北大荒人。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应怀着无比感恩的心庆祝每一年世界粮食日,学习和弘扬北大荒精神是内化于心而外化于行。

(二)红色艺术中弘扬好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红色艺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教育性、审美性,十分具有感染力与教育意义,能在特定的环境中使人与之共情,增强大众对于北大荒精神的了解认同,对社会主流意识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北大荒红色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着丰富的承载途径,为大众接收精神文化提供了充分条件。北大荒红色艺术广泛影响着社会大众,以北大荒红色经典艺术作品为基础融入现代社会流行元素更是喜闻乐见,例如红色精神类影视作品更易以栩栩如生的形象突出英雄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印象深刻。“广场雕塑宏伟大气,主题墙绘严肃活泼,文化长廊内容丰富。”[4]如此更易让游者叹为观止。学校里课间广播琅琅的北大荒音乐之声更易振奋整个校园的“精、气、神”。红色艺术中弘扬北大荒精神将过于专业化理论术语换以于:文学、电影、戏剧、歌舞、音乐、绘画、摄影、标语,社区活动等轻松接地气的艺术形式,既没有让大众感到一头雾水又令他们轻松惬意,总是能在休闲娱乐中就享受了文化的熏陶。

(三)发展好北大荒精神红色旅游业

新时期弘扬北大荒精神可以发展红色旅游业,打造北大荒红色文化旅游专线。北大荒红色旅游是一种集精神宣传、政治教育、休闲娱乐、经济发展于一体的主题性活动,它打破了以往对红色文化的传统教育,是思政教育方法的一种创新,游客可以轻松为北大荒精神所感染。因此新时期龙江红色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扩大精神影响力。扩大精神影响力,宣传北大荒旅游景区时注意:首先要增强景点的宣传力度,加大北大荒旅游报刊刊登量,扩大刊物登载种类以及册子发行量,利用多智能终端广播、电视、网络等平台加大宣传。其次吸引游客要增强自身景点吸引力,要以北大荒景点的独特性和纪念性赢得旅客眼球;最后要始终牢记发展北大荒红色旅游业要坚守初心。切勿只将北大荒精神当作龙江经济发展的工具令北大荒精神变得十分商业化而引起人们反感,发展红色旅游业的目的是既要带动龙江经济的发展,也要让游客增强对北大荒精神的了解和认同。

(四)搭建好北大荒精神的网络宣传平台

互联网发达的今天,网络时刻影响着人的生活。各类微平台和现代化媒体工具应运而生,相比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更具吸引受众眼球,更具通过受众参与增强文化渲染力,形成文化共鸣和情感认同。新时代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弘扬应当转变传统传播思维模式,加大多元载体如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以便“讲好北大荒故事”,传播好“北大荒声音”,描绘好“北大荒愿景”。[5]重点关注对微信公众平台的打造,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具有“高颜值”“高气质”而吸引受眾,而且在信息表达上更具有便捷性、即时性、广泛性、高效性和互动性的传播优势。弘扬北大荒精神在创新宣传平台打造的同时还可以运用5G信息技术搭载特色电子资源,拍摄超高清全息视频达到智慧共享,以使受众游客线上也感身临其境,极大降低了北大荒精神的时空性弘扬难度而得以更好传承。

(五)打造好北大荒精神下特色企业和品牌

“北大荒”品牌铸就史,是中华儿女栉风沐雨、傲雪欺霜的垦荒史,也是大气磅礴、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史。”[6]新时期,文化成为企业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企业的重要标志。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是先进文化外化为先进企业的历史过程,时刻考验着是北大荒人的勇气和智慧。所以说:“北大荒人只有继续弘扬北大荒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才能探索出垦区集团化和农场企业化发展的新途径。”[7]北大荒精神走出东北走向世界,要大力打造精神引领下的企业和品牌。将企业做大做好:以北大荒精神作为企业品牌的“内核”、以匠心营造品质赢市场作为企业的准则、以品牌特色作为占领市场竞争制高点的先机。好让北大荒产地的米、面、油走向国际化市场,让北大荒地区优秀企业走进世界五百强。现如今北大荒品牌、完达山品牌、九三品牌、丰源品牌、亲民品牌等特色品牌已在大、中、小超市随处可见,耳熟能详。北大荒特色品牌已实实在在走进大众生活中和心目中。换句话说,北大荒精神正在通过品牌的力量在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心中传递,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中传递。北大荒企业和品牌的发展,已成为弘扬北大荒精神和推动北大荒垦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韩玉影.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流变与时代价值[D].齐齐哈尔大学,2017.

[2]李霞.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4.

[3]李霞.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4.

[4]肖哲.校地联手创新活化红色资源[J].海峡通讯,2020,(11):56.

[5]黄永兴.赓续北大荒精神 奋进新时代征程[N].北大荒日报,2021-07-20(003).

[6]张克华,刘晓雨,李涛,刘畅.“北大荒”跻身世界品牌500强[N].黑龙江日报,2020-12-27.

[7]刘海维.弘扬北大荒精神为建设“三大一航母”提供精神力量[N].北大荒日报,2021-04-27(003).

作者简介:

黎俊,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弘扬内涵价值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弘扬百年少年儿童运动的历史经验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一粒米的价值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