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2022-04-21孙思威

商展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机电产品互补性东盟国家

孙思威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全面启动以来,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双方货物贸易总值由2010年的2934.3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6852.5亿美元,东盟已升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0—2018年我国对东盟出口机电类产品在我国全年出口产品中占比从15%上升至19%。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月度走势“V”型反转,我国2020年前四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总体有所回落,同比下降5.9%,但我国向东盟出口机电产品的贸易额逆势增长,同比增速达28%。鉴于机电产品在中东双边货物贸易中所占比重和近年来机电产品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SITC分类法对我国与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状况展开分析,并对分析得出的结果给出建议。

1 中国—东盟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性分析

在表1中显示了2016—2020年我国与东盟各类机电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从表中可以看出,2016—2019年大部分产品出口额总体都是增长的趋势,但在2020年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受到冲击,大部分产品出口额有所回落,但(75)类与(77)类商品逆势上升,说明东盟国家对我国电子设备需求稳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

表1 我国与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的进出口额 (单位:亿美元)

2020年,东盟进口我国机电产品中,电器设备类的贸易额为581.07亿美元,五年间增长了247.75亿美元,增幅高达74.32%,进口规模位列第一,占机电产品进口整体规模的29%,东盟对中国出口规模由2016年的323.2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460.66亿美元,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其中,(74)、(75)和(77)三类机电产品进口规模增幅较大。除此之外,(72)类的增长速度较快,并在2018年突破100亿美元,在2019年达到顶峰119.17亿美元。

综上,两国之间贸易发展较快,进口品类重合度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两国之间存在一定的加工贸易关系。事实上,在东亚生产网络中,我国与东盟都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两者积极参与东亚垂直型产业贸易,根据不同的要素禀赋差异,负责不同的环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参与国的专业化水平,扩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和技术溢出效益,但从目前看来,其承接的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过时的技术,这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效果并不明显。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的机电产品竞争力从2015—2019年普遍上升,在(74)、(75)和(76)类机电产品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是(73)和(77)类机电产品处于较弱的竞争优势。2015年,(78)类机电产品具有较弱竞争优势,随着经济的增长在2019年变成了较弱的竞争优势。东盟国家在大多数产品中都处于竞争劣势,缅甸和文莱机电产品都处于竞争劣势,并且在多个机电成品上都处于极大的竞争劣势。从东盟国家机电产品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75)类机电产品比其他类型劣势的相对较小,甚至部分国家还具有较弱的竞争优势,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75)类机电产品上竞争优势明显。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大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都有优势。

表2 中国和东盟各国机电产品TC指数分析

2 我国与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出口与东盟大部分国家进口互补性指数从2014—2019年都有所回落,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口与东盟进口的互补性有所减弱。与新加坡的互补性指数在2016—2019年一直大于1而且稳中有升,在2019年互补性指数达到了2,说明我国出口与新加坡进口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并且还在不断上升。2016—2019年,我国出口与柬埔寨进口互补性指数不断攀升,但是互补性指数还是小于1,说明我国与柬埔寨在机电产品贸易中面临出口压力。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新加坡的出口与我国的进口有明显的互补性,大致在2016年互补性相对明显,但是2017年之后部分国家有回落的趋势。我国进口与菲律宾的出口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互补指数均处于2上下。

表3 2014—2019年中国与东盟十国出口机电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

综上可知,我国与东盟十国在机电产品上的贸易互补性较强,中国出口与东盟进口互补性指数略高于我国进口与东盟出口互补性指数,但是我国进口与东盟出口互补性指数整体增长幅度比我国出口与东盟进口互补性指数快,这说明我国与东盟的依存度在逐年递减,并且东盟对我国机电产品依赖程度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我国对东盟的。

3 结语

3.1 结论

无论是进口方面还是出口方面,我国与东盟之间的机电产品从2016—2020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机电产品在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2016—2020年我国对东盟机电产品贸易常年保持顺差。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主要机电产品出口是(77)、(76)、(75)和(74)类机电产品,其他机电产品占比较低,我国进口的产品组多是(77)类机电产品,在2016年我国自东盟进口机电产品占比61%。

与东盟相比,我国机电产品有微弱的竞争优势,从细分机电产品看,我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电产品品种与东盟相比较多,我国在(78)类机电产品竞争力不如泰国,(75)类机电产品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此类机电产品上与我国竞争能力相当。我国与不同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变化趋势存在国别差异和机电产品种类差异,总体来说我国与东盟大部分国家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3.2 建议

3.2.1 培育核心竞争力

加快高新技术产品革新的速度,逐渐形成自身特色。我国对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不应仅追求“量”,更应注重“质”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反倾销。因此,国内的企业在和东盟机电产品经贸合作和竞争中,要对自身和对手都有合理的定位,在已有的基础上,促进生产技术发展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同时向机电产品全球产业链的上游及下游拓宽,稳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2.2 充分利用战略机遇

我国与东盟十国中的七个国家接壤或邻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东盟地区是最先建设的部分,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和东盟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RCEP的签署也是一个重大的机遇,RCEP成员国之间进行多种优惠政策,促进区域化经济体共同发展,关税减让等措施将释放区域内巨大的贸易增长潜力。RCEP生效后,区域内90%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有利于国内外市场双循环,促进资源整合,推进机电产品进出口发展。

猜你喜欢

机电产品互补性东盟国家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中国对越南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印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实证研究
机电产品加速贮存寿命试验评估方法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