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22-04-21

关键词:爱国主义话语时代

于 欢

(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形势时,不应当从可能出发,而应当从现实出发。”在当前国内外局势日趋复杂的境况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面临着诸多挑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参照,深入分析这些现实挑战的表现与原因并找出应对策略,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期冀,“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一、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面临的挑战

就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而言,其面临的新挑战主要表现为话语内容的认同性受到消解、话语传播的主导性受到动摇、话语表达的系统性受到冲击、话语场域的和谐性受到干扰等方面。

(一)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内容的认同性受到消解

话语内容往往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对应,体现着内在话语逻辑的理论与实践系统。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出现话语取向芜杂混乱、话语情感对立碰撞、话语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内容在此情境下的认同性难免受到消解。

一是表现为价值转换受阻。高校在面向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中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与局限性,即直接将文本教材的静态话语运用于交流沟通的动态话语之中。尤其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往往更多采用学术话语解释现实问题,表现出的“灌输”特质掩盖了“柔性”表达,易使话语内容脱离学生实际需要,拉大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认同困难增加。二是表现为话语效力弱化。“融媒时代”所提供的“便捷途径”使当代大学生拥有了更宽松的话语环境,他们不再是固定的受众群体,而拥有了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这也使处于各方思想交杂传播的价值舆论场中的他们,更易被“文字游戏”裹挟的“主观事实”所迷惑,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内容的有效性在此情况下受到一定阻碍。三是表现为思想内化不足。以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内容在规范性传播要求下,更易形成近乎同质的“标准答案”,单方面顾及理论“象牙塔”的构建而易忽视经验感受的萎缩,阐释和表达的移植嫁接使现实逻辑难以植入话语系统,以此造成的话语内容狭窄化遮蔽了应有教育功能的展现,也因此使得教育主客体间的交往距离容易拉大,话语内容的认同度难以保证。此外,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个人发展压力往往使得大学生越来越关注于自身价值的实现需要,而对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接受度更容易存在目标工具化的倾向。

(二)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表达的系统性受到冲击

话语表达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句子阐述,更关涉到话语内涵的厘定、话语场景的搭建、话语符号的转换等层面。在高校话语交往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表达可能被分解为多段语意信息流,甚至被“拼接”成为非主流声音,致使其完整性大大降低,系统性难以建构。

一是表现为话语结构失调。高校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由于年龄、经历、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很难实现同步协调的话语互动。所以在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实践中,其原本逻辑链条完整的体系化表达,在主客体间复杂的话语交往环境下,更容易被割裂成“信息残片”,出现语境断裂、情境破碎、视域缺场等情况,这恰恰与教育的本质意图相“背反”,难以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应然效果。二是表现为话轮衔接不畅。当前相对宽松的话语环境,降低了媒体叙事的参与门槛,不同利益主体为达自身目的,随意编撰各式各样的表达。形态各异的话语叙事常常以“娱乐”逻辑裁剪拼贴,以“常识”逻辑放大想象,以“社交”逻辑无视对错,甚至以“自由”逻辑任意嫁接,异质性观点不断解构主流系统性话语。这无疑也冲击着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传统,导致出现话轮衔接不畅的情况。三是表现为话语理解失真。新时代大学生拥有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于知识、观点、信息的处理与接纳更加倾向于自主选取与解读,导致话语表达所承载的知识结构、专业体系、理论层次在传播过程中出现“语不达意”的情况,使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实际传播效果大幅下降。

(三)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的主导性受到动摇

话语传播是一种过程性互动,它依据特定语境、围绕特定文本,进行信息共享与图景建构,体现着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社会交往关系的建立。以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凭借对知识的优先占有权、对舆论的掌控引导权、对话题的议程设置权而实现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与建构。但在技术不断更迭的新时代,尤其随着与新媒体共同成长的“00后”进入大学以来,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的客体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高校凭借传统媒介时代所保持的这种优势难免受到冲击,主导性受到动摇。

一是表现为媒介依赖。新媒体时代,由“二进制”组成的信息空间与“符号化”世界开启了不同以往的“数字化”交往模式。潜移默化的环境浸染使大学生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更多的依靠媒介而建立,“惯性心理”促使他们把媒介传播的话语内容视为“真实性表达”。而凭借传统优势占据传播主导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在媒介传导模式下难免显得被动、滞后,与大学生难以形成有效互动,主导地位难免受到动摇。二是表现为话语狂欢。技术革新改变了话语的传播与交流方式,逐渐形成了人际沟通、公众辩论、个性表达的全新网络话语场域。如此环境下形成的“全民参与”模式致使话语主控力被分化,“去中心化”传播方式更易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内容被误读、主题被质疑、表意被曲解,“在这种人人独立地展示个性的情况下,群体呈现多声部效应,达到一种群体狂欢的局面”。三是表现为信息壁垒。新时代便捷的交往环境促成错综变化的舆情场面,其中被精心包装的话语表达传播着纷繁复杂的思想导向。在异质性价值表达的持续扩充与争论下,各方观点的交杂产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构筑起信息屏障,致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传播不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主导性,其内蕴话语之中的主流价值观念不仅难以冲破信息阻隔,更易淹没于海量话题的讨论之中。四是表现为交往错位。在信息快速更迭的今天,传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传播速率已然无法完全契合新时代大学生心理欲求,其渴望新奇、追求时效的特点致使他们不断拓宽获取热点信息解读的渠道,这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的主导地位面临着挑战与危机,也使高校更易产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断层与错位。

(四)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场域的和谐性受到干扰

话语场域可以认为是话语传播的结构性空间,是话语体系建构的关系框架,其中存在着各种关系与力量。进入新时代,代表不同利益、阶级、旨趣的话语相互碰撞、融合博弈,话语场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繁荣”景象,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在如此难测的竞争环境中,更易受到不和谐因素干扰。

一是表现为信息无序。当代社会处于一个多元开放的媒体空间中,个体间异质性不断加大,各类观点难以统合,话语场域更加复杂。异质话语的持续争夺与发酵更将“话语信息失序”作为一种客观事实被呈现到大众视野之中,在此情况下,大学生难以从“过载”的话语言论中捕获主流爱国主义信息,使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二是表现为观点失范。新时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促使话语场域中的信息来源越发难以追踪,各种立场迥异的价值理念往往直接呈现在日常话语中,其中存在的“片面化真相”与“扭曲事实”难免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价值体系产生负面影响,诸多“失范观点”致使其话语场域的和谐性不断受到干扰。

二、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面临挑战的原因

为达成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必须分析挑战,挖掘本质原因,才能提出有效的对策。总体而言,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是多种因素交叉影响下形成的,大致包含话语内容供需矛盾、话语传播权力位移、话语表达多元输出、话语场域融合博弈等方面。

(一) 话语内容的供需矛盾

新时代,话语已摆脱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传播范围轻松超越时空界限、地理范围而广泛传播,高校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在爱国主义话语供给与需求上的关系自然随之发生变化。这一新媒体时代的根本性转变,导致话语内容的供需矛盾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被提上议程。

一是教育主体话语供给缺乏创新。新媒体时代要求话语内容与时代热点相接轨、与时代主题相适应,与时代特征相融合。若教育主体在时代变化之中未能通过创新使话语内容供给与时代相衔接,则不易实现教育客体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观认可。就高校而言,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学科化发展尚不能完全弥补其话语内容上仍存在的滞后性问题。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话语交往常常存在“重文本、轻现实,重外来、轻本来”等倾向,难以实现教育客体的持续关注与长效认同,话语供给的时代性创新不足降低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二是教育客体话语需求日渐多样。文化的多元化引发了话语需求的多样化,新时代大学生个性需求更加鲜明,“自我”成为话语喜恶的主宰。现实生活中参与话语交往的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日趋明显,致使话语需求更偏向于自我决断与选择。面对爱国主义话语空间中多元话语并存的局面,拥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学生群体有着各异的需求与选择,不再专注于认同高校传达的特定观念,易导致不同话语各居一隅的错杂与对立,甚至出现结构性失调的情况。

(二) 话语表达的多元输出

新时代,社会物质资源的不断丰富造就了开放包容的话语环境,致使社会群体不断分化,社会成员更加关注与自身认知偏好相关的内容,进而使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表达呈现多元输出态势。

一是泛娱乐化。话语内容的生产在“处处皆数字”的新时代中往往以消费者的喜恶为导向,娱乐趣味成为了价值判断的标准之一,泛娱乐化由此而生。它依靠娱乐话语走出理性空间,用娱乐文化解构社会生活,创造出以娱乐为尺度的话语方式和表达符号。在被娱乐包裹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漫游在狂欢的“景观世界”,流连于自身喜爱的信息之中,意义与价值的理性追问让渡于娱乐偏好下的审美意趣,对批判精神与理性自觉的拒斥冲击着主流话语的系统性传递,导致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难以整体、系统、完善的形式进行有效传播。二是碎片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趋于“短平快”的碎片化话语更易被社会大众所偏爱。而碎片化话语表达往往呈现关联性差、主题凌乱、话题分散等特点,中心意义与逻辑顺序在此情况下常常不够明确,加之语意附带的感性诉求和情绪印记,更使高校爱国主义话语无法达到完整解读与系统传播。碎片化盛行之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易在海量信息中被分解为不同话语片段,随即分散于多级传播之中,并伴随着信息裂变而被“秒杀”更新。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内容时,更偏向于选择与自身喜好相匹配的话语碎片,但孤立的话语残片并不具备系统解释力,从而更易产生对爱国主义的片面化理解与主观化表达。三是情绪化。新时代,便利的媒介传播条件使个体情绪不断入侵社会空间,“隐匿化”交往方式催生出不加克制的情绪释放,进而引发“群体极化”,愤怒、恐惧、嫉妒等远离理性的话语指向违背了公众舆论的本性。大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更易受情感逻辑驱动。当热点事件中不断增强的负面舆情元素触及其“情绪红线”,理性思考往往让位于情感爆发,系统化的理性内容受情绪冲击,易造成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表达在情绪极化的裹挟中被曲解。

(三) 话语传播的权力位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你说我听”的互动模式,新时代的舆论格局不再固化,个体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彰显出社交传播的极大力量,开放、交流、共享的网络“精神实质”使话语传播权力出现位移。

一是知识化权力走向自由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革命构建起的世界不仅催生出多种传播媒介,更使各个传播媒介之间不再有着“判若鸿沟”的界限,“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表征着新旧媒介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融合形态,逐步实现了媒介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媒介的分化引发了知识资源的重新分配,高校也不再是面向大学生传播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唯一信息源。因此,在多元传播媒介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获取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内容的渠道也逐渐多元起来,高校话语优势与主导性难免受到冲击。二是制度化权力走向薄弱化。网络环境的虚拟特质促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制度化权力走向薄弱化:一方面,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身份在网络化“风暴”中被转化为“数字代码”,局限了其制度化权力在议题规范上的能力,话语传播的主导性更易被隐置与遮蔽,从而使高校与大学生之间话语互动效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带来的全新话语世界中,关于爱国主义的话语传播与接受角色可以瞬间转换,信息采集与投递可以同时完成,导致制度化权力监控弱化,致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主导地位产生动摇。三是人格化权力走向普及化。网络带来的“话语赋权”使大学生群体人格化权力得到极大彰显,他们既可以在网络“信息自主餐厅”中自主检索并消化符合其“口味”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三微一端”等网络平台传播具有公开性、快捷性、共享性特征的话语信息。大学生不再是被固化的传播受众而成为个性鲜明的“单子化”个体,不断强化的主体话语表达权、持续拓宽的话语传播渠道为其展示自我价值与社会心态提供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高校在话语掌控与传播上的主导性。

(四) 话语场域的融合博弈

进入新时代,有着不同地位、身份、背景的话语主体所阐述的观念通常难以统合,各方的话语立场更存在对话与交锋、分化与重叠,进而呈现出话语场域的融合博弈。

一是西方话语霸权。随着生产要素突破国家边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与流动,话语交往由地缘传播转向国际化范围,不同地区的“跨国叙事”拓宽了话语获取渠道,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也越发激烈,西方话语霸权凸显了资本主义的扩展性与侵略性,是西方跨国剥削与资本输出的文化形式和精神形态。形成了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场域之间的博弈与竞争,成为冲击主流话语场域和谐性的外部变量。二是多样社会思潮。当前,内容各异的社会思潮对我国意义形态领域的侵蚀重点在于歪曲历史进程、曲解治国理念、消解主流价值等方面,其倡导的“主权弱化论”“国家终结论”“世界政府论”等观点以“地球人”“世界公民”的姿态传播反主权观念,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更易遭受心理抵制,不断松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文化依赖感、思想认同感、心理归属感。三是舆论众声喧哗。新时代话语主体的“泛化”特征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成为不同话语势力相互争夺的舆论中心。诸多未被证实的话语内容与具有迷惑性的负面信息,结合“弱者心态”产生“涟漪效应”,不断冲击着舆论生态的和谐环境。这也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效果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

三、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应对对策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融合政治立场、民族情感、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多层意蕴,是大学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教育手段。在新时代,高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参照,着力在话语理念、话语内容、话语传播、话语表达、话语氛围等方面探索新对策。

(一) 发展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理念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理念的发展创新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必然前提,应以“理念先行”为基本遵循,话语体系的建构融入适合时代需要的思维方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在理念改革上应坚持“守正创新”,处理好“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

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话语理念。“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立足社会现实而提出的教育主线,也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优化的核心环节,要明确好“立德树人”与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之间的潜在联系,不断突出思想引领,强化创新特性,使面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二是要树立“内容为王”话语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因此,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要将“内容为王”视为“恒量”,坚持“供给侧改革”,不断专注内容生产、回归内容本源、打造内容精品,着力打通“学理性”与“生活性”之间的壁垒,从而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话语交往距离,实现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心灵共鸣与情感认同。三是要注入“全媒育人”话语理念。面对新时代教育情况的新变化,高校要架构起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微媒体等媒体形式之间优势互补,综合利用的教育传播新方式,顺应分众化与差异化传播趋势,将“全媒育人”话语理念注入教育实践。通过加快话语多样化发展步伐,广泛开展网络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使“全媒体运营”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更加适合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需要、价值选择与行为方式。四是要强化“润物无声”话语理念。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高校传统意义上爱国主义话语传导可能无法契合其内在需要,而致教育活动浮于表面。为改善这一情况,高校应强化“润物无声”话语理念,着重彰显内容表达的“涵润”特点,通过一定的环境与载体实现氛围烘托,进而使话语承载的理念、价值、观点以无形的状态体现出来。这种潜移默化的“融情式”教育话语更具亲和力,更易实现爱国主义情感的内化、陶冶与浸润。

(二) 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内容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接受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语内容能否触及大学生内心,引起思想共鸣。新时代,高校应着力突破既定话语内容窠臼,着力实现话语内容的充实与丰富。

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话语指导。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应对种种斗争与挑战的最新武器,必须作为长期指导思想贯彻下去。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话语指导,体现新气象、立足新环境、激发新作为,实现从理论体系的高度深刻理解当前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引导大学生了解新时代、担起新责任、履行新使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于个人目标与梦想追求之中,着力培养出思想过硬、信仰坚定、理论扎实、情怀深沉的社会主义生力军。二是以中华爱国主义优秀传统为话语根基。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教育资源,为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砥砺前行”提供源头活水。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实际,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内容创新要充分“开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故事传说、史书典籍、历史人物等话语资源,充分发挥其特定作用,通过“以文化人”,实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和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话语内容上的对接,感召大学生传承爱国主义优秀传统。三是以“四史”内容为话语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时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应将“四史”之中所蕴涵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重要的内容构成,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四史”教育,培养学生“慎思”“明辨”“识势”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行”在何处、中国共产党“能”在何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何处,引导其不断深化爱国主义必然认知,进而实现以史爱党、以史爱国。四是以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为话语重心。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爱国、爱家、自强、自立的优秀品德,成为中华民族以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大学生群体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新时代必然要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入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内容建构,引导大学生在话语中感受民族精神内涵、体悟时代精神要义,不断汲取“精神营养”,培育爱国情怀、激发行动热情,实现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出磅礴青春力量。五是以大学生热点关注话题为话语生长点。大学生有着具备群体特色的热点关注话题,将其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内容之中,有利于增强话语的时代性、趣味性与鲜活性。高校应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全盘考虑与设计,以时政剖析、话题讨论、时事分享等形式主动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回应困惑、关切焦点、直面问题,切实将热点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内容潜入大学生头脑之中。

(三) 优化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表达

“话语表达不仅仅是一个修辞学的问题、一个技巧性问题,它涉及你在表达中用一套什么样的语言——精确程度、情感色彩和审美情趣。”因此,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要追求表达上的艺术性,以便激发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话语的内在接受动力。

一是做到话语符号的影像化。高校在当前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将教材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大学生乐于联动的“影像”话语,打破“教”与“学”的话语对立,构建起话语互通的有效桥梁。在爱国主义旨归下,高校要形成独特的影像化话语“编码”与“解码”途径,并借由影像的隐喻和象征特点,把“看不见”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念转变为“看得见”的主观视觉感受,努力将事实呈现、意义呈现、情感呈现统一于文字与影像的互构之中,着力营造大学生“在场效应”,进而帮助他们在具象化的人、事、物中接受爱国主义价值理念。二是要做到话语叙事的故事化。面对长期接受各类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学生,道理的阐释力远远不如故事,故事化叙事能够将“远在天边”“藏在深处”的理论鲜活的展现出来,对于引导大学生了解祖国、认可祖国、热爱祖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处理好爱国主义价值引申上的侧重性,尽可能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故事论证道理,着力将真实、优质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融入爱国主义话语表达,使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更加可听、可感、可信,从而增强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三是要做到话语表述的情感化。与传统“说教”形式不同,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情感化的话语表述综合运用各类修辞手法把握教育中的“动情点”,实现“温度”与“深度”的并重,善用“共情”方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中“理”与“情”的有机结合,通过“情感传递”与“环境创设”,将学术话语的客观事理呈现转变为符合大学生心理预期的亲和力话语,从而以情感认同的对象性活动达成群体爱国主义思想认同,构建起和谐愉快的教育话语运行场域。四是要做到话语范式的平等化。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范式要根据大学生乐于彰显自我个性的特点,转变以往教育主体立于话语制高点的“独白”姿态,着力创设互动交流的平等对话模式,采取启发式、交流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持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育内容的“个体”单向“阐述”转变为“集体”共同“发现”,建立起多元主体沟通交流的复合轨道,真正做到在“对话”中尊重大学生的观点与想法,从而在互动交流中实现爱国主义思想引导。

(四)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

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传播,既要传承已有话语载体展现出的优势,也要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境遇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以富有新时代特征的方式向大学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

一是将高校思政课作为话语传播主要渠道。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立德树人的关键一环,高校思政课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的主要渠道。为利用好这一渠道,高校应将话语表达与理论育人相结合,用透彻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横扫“盲点”、化解“难点”、直击“痛点”,回应大学生的爱国关切,实现爱国主义知识价值与情感价值的统一,进而掀起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热潮。二是将基地参观作为话语传播重要手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规定“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纪念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教育基地,依托丰富馆藏资源,为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提供丰富且多元的“一手素材”。高校要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将基地参观作为传播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重要手段,利用好这一“第二课堂”,将体验式教育话语、情景式教育话语、主题式教育话语综合运用,实现以崭新视角补充教材中无法获取的细节感触,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互动、情景对话、主题叙事中感受爱国情怀,从而实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方式的实际拓展。三是将传统节日作为话语传播关键契机。高校要深挖传统节日具备的爱国主义精神内涵,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具备隆重性、普及性、生活性的节日中开展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活动,利用这一传播契机将爱国主义优秀因子融于话语之中传递出去,引导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深刻感受民族价值理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与审美意趣,唤起他们的文化归属感、民族尊严感、国家荣誉感,以此激起爱国热情,推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向纵深发展。四是将礼仪仪式作为话语传播创新载体。高校利用礼仪仪式传播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能够将“抽象”的爱国主义理论转化为场景、音乐、行为等象征符号,通过创设情景场域,架构起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向各层面传播的空间,“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以“仪式集体”铸造出蕴含爱国主义教育话语的“象征之林”,有利于达到“精神感化”的良好效果,使大学生在更易被接受的感性思维中领悟理论、树立观念。

(五) 营造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氛围

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实践中,话语氛围的营造能够潜移默化的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递与根植,新时代以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寓情于事的形式,实现爱国主义情怀与“环境”的融合共进,有助于达到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预期。

一是以设施建设渲染话语氛围。新时代要达到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这一教育目标,高校校园不仅要当好理论教育的办学载体,更要通过建造物寄托爱国主义思绪的隽永意味,达到爱国主义精神在物质实体上的延续,不断渲染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氛围,做到“寓教于景”“有景有意”,让身处校园的大学生更易被包裹着价值观念的“物质文化”所感染与影响,从而实现“人−环境−教育”的融合协调,使高校校园成为大学生“情有独钟”的精神寄托。二是以校园宣传活跃话语氛围。新时代对话语宣传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就高校而言,可利用“网、报、端、屏、微”等多种媒介资源建构融媒体话语传播平台,并将“大思政”工作思路融入其中,以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宣传手段制作出一批导向鲜明、轻松愉悦的爱国主义主题“广告”,“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不断满足大学生心理诉求,用富有感召力的“氛围攻势”巩固爱国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创造更加广阔的承载和锻造空间。三是以典型事迹衬映话语氛围。新时代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典型模范的奋斗精神相互融合,密切了爱国主义与个人奋斗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能够激励个体内生爱国主义价值观。将典型事迹的宣传引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 “要精心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树立鲜明时代价值取向,彰显社会道德高度”。以此衬映出正本清源、崇德向善、风清气正的话语氛围,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爱国奋斗态度,将奋斗精神贯穿于爱国主义情怀之中。四是以校史校情烘托话语氛围。我国高校的校史校情载录着同国家一道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无不体现着爱国意蕴、奋斗精神、奉献态度,至今仍有不可或缺的教育意义。因此,对于校史校情不能只停留于其历史定在,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实质变得鲜活起来,高校要充分挖掘校史校情所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举办多样化校园活动,生动烘托出富有情感、靠近生活、契合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促使大学生在氛围熏陶中实现爱国主义精神认可。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话语时代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