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心不忘,甘当孺子牛

2022-04-20

新传奇 2022年14期
关键词:大塘人民公社广播站

1970年7月,我高中毕业后就业。那时全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我老家是桃城人民公社(现为桃城镇)大岭大队——大塘生产队。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社员。

1970年底,社员们选我当大塘生产队长,那时我才20多岁。后来,桃城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来大队检查工作时,发现我是一名有作为的年轻队长,便提议把我作为入党对象来培养。1972年4月,桃城公社党委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6年7月初,公社黨委组织委员农圳找我谈话,说要把我调去筹办桃城五七中学。不久,我就收到了公社办公室发来的工作调动通知书。

从1976年8月创办学校到1982年7月,我从事教育工作有6年了,担任过语文和政治老师。我的学生们毕业后正逢改革开放,在社会上摸爬滚打,都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让我十分欣慰。

1982年8月16日,我从桃城五七中学调到大新县广播站,成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时任站长苏乃生对我说:“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很重要的工作,你一定要好好干。”我点点头,把苏站长的话记在心里。

2009年10月,我正式退休了,而退休后该做些什么成了我的一大困惑。那时刚好有一位老先生跟我说:“你搞文学创作比较合适。你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是一种文化资源。”这番话点燃了我的创作激情。

我的文学创作多是平民视角与“小人物”情结。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这些“小人物”中,有的是勇于打破旧体制、旧机制,“第一个吃螃蟹”的开拓者;有的是放弃“铁饭碗”的自主创业者;有的是默默无闻、守住三尺讲坛的人民教师……所涉及的文体有新闻稿、评论文、报告文学、散文等,共计300多万字。

回首过来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一路走来,一路收获。从一个农民到大队干部、中学老师、广播站副站长,再到广西作家协会委员,我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情回望我们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我的心灵深受震撼,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我要用手中的笔去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广西 赵子荣)

猜你喜欢

大塘人民公社广播站
城市人民公社解体特征研究
后脱贫时期民族村寨规划发展探索
人民公社
奇幻的“科技之旅”
开学新花样
好书伴我成长
香港宏施慈善基金一行到大塘镇慰问五保老人
争做守法好少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毛泽东建立理想社会的努力
Food F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