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大举措促进“造血”

2022-04-20罗驰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9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罗驰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为乡村提供人、财、物。办“乡村振兴学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进得去、留得住的科技人才;办“乡村振兴微企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支柱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让更多人留在乡村;办“乡村振兴电商平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销售渠道,借助信息化技术,高效快捷让农产品等乡村资源流通、变现,也更好地服务于农村人,让他们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大举措;“造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必须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压舱石。现在 “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做好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为乡村振兴增加“造血”功能,“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即为:一学校一产业一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人财物。

一、办“乡村振兴学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科技人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人才是基础。从培——训——用——留几个环节为乡村输送农业科技人才。

区县一级行政区域可以办一所农业全日制中专学校,挂牌“乡村振兴”学校。当地教委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委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财政全额拨款的一个事业单位。主要面向初中毕业学生招生,开设林业、畜牧业、养殖业、园艺、水产养殖、农艺等核心专业。学校打通学生升学立交桥,学生通过高考能够就读全日制的专本科农业大学。该校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成为事业单位人员,到各镇乡工作,通过“镇管村聘”的方式派驻各村,保证每村至少有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当然一名科技人员也可以同时指导两个村的农业发展。政府为农业科技人员购买“五险一金”,拟定考核制度,实施绩效考核,逐步提升福利待遇;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从工作上、生活上尽可能地提供关心帮助,在子女读书、购房等方面提供方便与实惠;允许农业科技人员在涉农企业或村里的产业进行技术入股、兼职兼薪,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取得合理报酬等,让这些农业科技人员能“安下心”“留得住”。

同时该校还要担负起培训本地区农村技能人才的重任。注重培育农业CEO,孵化一批“农创客”“青创客”。培训各种农业技能,考试过关后颁发技术等级证,让农民这个称号职业化;培训农村治理、企业管理、农产品销售等内容,培养善于管理、经营、销售等各类人才,让农民能力多样化。有条件的农村劳动者会由乡村转移到城镇,在培训中,引导他们向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者转变,培训他们如何从事购销、农产品加工等生产性服务行业。

二、办“乡村振兴微企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支柱产业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重点。乡村产业发展要从中国国情和农情出发,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

引导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办一个支柱产业,实行“121+X”产业致富模式。每个村实现1个主导产业、联结1个龙头企业、对接2个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若干农户。要充分展示专业合作组织的优势,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社,将小农户组织起来,将其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机结合,缩小社员内部技术差异,提升农村劳动者组织化水平,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将本地区规模以上的企业召集起来,形成与区域内各村1带1互帮模式,不需要企业为帮扶村送钱送物资,需要的是企业借助自己产业优势为乡村送技术、送销售渠道、送就业平台、办微企业,实现资金下村、人才入村、科技进村。区县党委政府整合各类涉农奖金,在相关的村里建设微厂房。微厂房以国有资产方式注入当地的城投集团,所有权归国有,经营权归承租企业,租金收益归村集体,形成政府代建厂房、企业拎包入住。区域内规模以上的企业要围绕农产品+,创办支柱产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要注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通过多种途径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也可以在为农业社会化提供服务上做产业,如仓储、物流等。这些龙头企业进驻村里的微厂房,要达到“两有两无”的要求:一要有产业主体,缴纳租金,新建厂房年租金要达到3万元以上,改建厂房年租金要达到1万元以上;二要有就业带动,其中脱贫户就业人数要达到总就业人数的30%,就业人数绝对数要达到8人以上;“两无”则指企业生产无安全隐患,无污染排放。

政府对扶助乡村发展支柱产业发展得好的企业实行不同情况的减税免税等奖励,同时整合社会力量,拓宽资金来源,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便捷的公共服务。

三、办“乡村振兴电商平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销售渠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销售是关键。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电商平台”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为产业赋能。

城里人急需购买原滋原味的农村蔬菜水果、家禽肉类,而农村也有成规模以上农产品要进行出售,这就急需要搭建一个供需平台,让大家通过网络各取所需。注册“农村电商”微信公众号、张贴农村电商标语、培训电商使用技能等多种方式,形成“人人关注电商、人人支持电商、人人参与电商”的浓厚氛围。分析和挖掘農村电商创新模式,传播电商创业发展政策,宣传和推动地方品牌和产品数字化销售。将区域内各村规模以上、质量较高的农产品进行梳理,一图了解本地区农产品产出情况。在当地较好的酒店、旅游景区等人口聚集地摆放农产品销售宣传单;在区域内职工数较多的单位发放宣传单;市民网上下单、集体采购,统一配送,保证质量。电商平台在此发挥了“工具”“商品”“金融”“社群”“活动”五大赋能作用,借助互联网管理技术,整合梳理本地区农产品,提供资金服务,吸引培养一大群“粉丝”,策划组织各类营销活动,帮助各乡村升级为“电商主体”,卖农产品、小额贷款、送快递、装光伏、找工作等提供服务,完善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流通、变现,让“一村一品”、“出村进城”的产业带动农户增收,打造电商新名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J]

[2]王映、蒋晓宇、冯云丽.南乐:三大措施助推乡村振兴走向前沿 .[J]《城乡发展参考》2019年第14期

[3] 庞坤缺,陈树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六大着力点.[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5月23AA1D49-635F-42E1-BCAB-17FF3645FC3F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