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价值探析

2022-04-20周艳芬王洪龙李金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雷锋精神教育价值立德树人

周艳芬 王洪龙 李金莹

摘 要: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以雷锋精神为指导塑造学生的职业品格,对于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价值展开探析,阐述“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内涵,并分析将雷锋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价值,从实践层面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体系教学改革,在思政教育、学科教育、职业教育中融入“雷锋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时代技能型劳动者,促进高职教育体系的发展,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雷锋精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3-0001-03

基金资助:2021年株洲市社科联课题“健康株洲背景下雷锋精神与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有效融合研究”(ZZSK2021303);2019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湘國医名家医德精神与德育传承研究”(19YBG020)

在全新的发展时代,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实践的重要教学课题。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履行这项重大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用实际行动回答并落实好“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性教育问题。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定的理想信念”“昂扬的精神斗志”和“高尚的道德追求”,在不同的时代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向前奋进,也准确回答了在高职教育体系,以及在全社会道德教育中应当“树什么人”的核心问题。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理想和信念,这对于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具有重大意义,应当将其贯穿于高职教育体系中,与思政教育、专业课程以及职业教育共同培育、激励新一代青年。

一、雷锋精神与立德树人的基本概述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崇德、重德,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传统的伦理道德与传统美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在雷锋精神中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刻苦钻研、不怕苦累的优秀道德品质,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螺丝钉精神、奉献精神、诚信精神,都是对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化体现,这也正对应了高职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德”之根本[1]。当代的青年人,生活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思想前卫、个性独立、价值多元,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但他们也表现出了普遍性的弱点,例如,勇于担当却又不能吃苦耐劳,热爱自由却又难以遵守规则,才学卓著、能力突出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急功近利。雷锋精神诠释了“立什么德”的问题,也准确回答了“树什么人”的问题,因此,高职教育应当将雷锋精神作为立德树人工作开展的引领,加强课程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德技并修的专业人才,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坚守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在立德树人的工作开展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2],成为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时代劳动者。

二、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价值分析

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雷锋精神的融入,将持续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以雷锋精神为思政教育工作的灵魂和指引,确立其为核心力量,使学雷锋的活动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常态化,这对于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因此,将其不断融入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际生活中,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

(一)拓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雷锋精神代表了对祖国的热爱、对职业的热爱,代表了对工作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职业道德精神。在高职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职业品德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而雷锋精神的实质与职业品格具有极高的契合度,能够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可以将培养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追求和职业理想追求的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以雷锋精神为引领,能够拓宽高职教育的思政工作思路,将品德教育与综合能力教育有效结合,正确处理思政教育体系与课程教育的关系,有效解决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脱节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4]。因此,在各项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雷锋精神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不断拓宽学雷锋活动内容和创新学雷锋活动形式,探索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使职业品格与技能教育融为一体,更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氛围

雷锋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雷锋同志的言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在那个内忧外患的艰难时期,雷锋同志以其一言一行积极践行着每一个先锋战士对于理想的追求,始终坚定信念,其精神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们努力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在经历了沧桑巨变后,雷锋精神仍然犹如一面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为人们的奋进提供精神指引,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和面貌。在新的发展时期,雷锋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并得到了积极的传承与弘扬,也将为职业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动力。因此,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雷锋职业精神的融入能够要更好地引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使雷锋职业精神能够以“身边可见”的形式在校园文化要素中得到呈现,不断提高高职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进而营造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氛围,为高职学生的成长助力。将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不断促进他们发展创新思维和提升创造能力,形成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并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不断塑造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将职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打造成广大青年学生的精神高地。28C0F2A0-D34B-4611-ACBB-331503C1C0EC

(三)积极弘扬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

雷锋精神为我们深刻诠释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雷锋虽然是普通生活中的普通一员,却始终以最普通的实际活动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宗旨。也生动体现了在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中的奉献精神,始终将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将帮助他人看作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主动将有限的生命积极投入无限的服务与奉献中。他是道德的楷模,而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塑造与培养是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学校教育中融入雷锋精神,能够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进而实现对学生精神的塑造和品格的锤炼。在此过程中,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加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主题,更加突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必将促进学生形成强烈的劳动情感,并不断转化成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劳动生产活动,通过辛勤的付出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这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深入理解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确定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

要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更好地融入雷锋精神教育,首先应当明确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分解,同时结合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教育的特点将其融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价值观念的引导,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引导学生真正明白雷锋精神的实质。在雷锋精神的学习中,引导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在职业追求过程中形成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增强爱国情怀,坚定政治立场,并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在雷锋精神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服务人民、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小事中成就伟大人生,深刻领悟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战胜无数艰难与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其核心之根本在于党与人民的风雨同舟,在于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党的伟大事业成功的根本,也是新时代人才应当具备的信念和追求[5]。在雷锋精神的学习中,学习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职业道德精神,像雷锋一样,在平凡的拖拉机手、推土机手、通信员等每一个普通的岗位上,都像螺丝钉一样坚守基层,加强学习,不断钻研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这正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在雷锋精神的学习中还要汲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力量,学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新时代创业精神[6],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激发创新与创造的活力。

(二)以雷锋精神为职业品质教育核心,构建专题教育教学体系

第一,在专业课程教学结合“雷锋精神”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将雷锋精神的职业品格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在教学计划设计的过程中,构建专题教学体系,在教育学时、教学内容上体现和安排雷锋教育模块。在内容中融入雷锋品格的专题教育,将其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特点展开,实现因材施教。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将涉及大量的操作技能教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锻炼,充分掌握操作要领,不断提高熟练程度,进而形成稳定的职业技能。因此,在以技能教学为特点的课程中,可以融入“雷锋精神”展开职业教育,通过课程思政的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以雷锋的“钉子精神”为职业指引,做好每一步骤的操作,严格要求每一个动作,确保操作过程的精准度。让学生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提高对自己实践操作技能的要求。同时,引导学生明白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同样能够成就辉煌的职业人生。在此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择业观培养,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追求事业发展的平台与空间,能够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精神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

第二,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融入“雷锋精神”开展职业品格教育。在思政课程体系中融入雷锋职业品格教育,组织各类实践教学活动,例如祭扫雷锋墓、参观红色纪念馆、续写雷锋日记等教育形式,使相关活动能够与日常教学相融合,让学习雷锋的活动常态化、多样化,增强职业品格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例如,某高职院校机电工程系的实践活动中,就将思政课程与学校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面向全校教师开展汽车检修志愿服务活动。该活动的组织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以学生的专业为依托,在实践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为学校教师提供爱车养护服务。在此过程中,服务队伍以小组分工的形式开展,做好整个实践活动的前期策划、中期筹备和现场管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对服务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轮胎的动平衡检测、汽车四轮定位检测、轮胎的调位以及其他安全服务等,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漆面损伤的抛光处理等,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立足本职,学以致用,并深刻体会到劳动创造价值的快乐。

第三,在教學评价体系中结合“雷锋精神”提高职业道德塑造。另外,应当将雷锋精神品格教育融入教学评价体系,把学生在专业课程中的体验成果,如感想体会等纳入考评机制,促使学生参与思政教育,不断提高职业品格的积极性,更大程度上发挥思政教育活动的导向性价值。例如,按照不同的内容划分为多种评价模式,包括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根据不同评价主体进行分类,再展开自评、互评、他评、教师评等模式,提高考评制度的多元性,有效突出教育评价制度的激励价值和反思价值。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当高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评价与反馈,以鼓励创新、创造为核心,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主动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加强钻研,加强实践,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加以研究、实践,进而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新想法、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为此,可充分集合校园文化活为学生树立身边的“雷锋榜样”,从“记忆中的雷锋”过渡到“生活中的雷锋”,鼓励更多学生主动加入“学雷锋精神”的队伍,主动钻研不断提高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积极创新创造,不断促进职业技能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的塑造。28C0F2A0-D34B-4611-ACBB-331503C1C0EC

(三)学生管理教育中融入雷锋精神,持续增强行为养成教育

除了在课程教学中融入雷锋精神,还应当在学生管理教育体系中进行有效融入,不断发挥雷锋精神对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导向价值。首先,应当将以学雷锋为主要导向的品格教育纳入养成教育的管理体系,持续修订并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深度挖掘道德元素,寻找雷锋精神与学生行为品质的契合点,通过日常行为管理,使“当代雷锋”精神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不断规范学生的习惯,从生活、学习、上课、自习、娱乐等各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他律的同时增强自律管理能力,有效提高对道德的认知水平,提升道德修养水平,促进良好文明习惯的形成,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价值。与此同时,在学生生活教育中积极融入职业品格与职业精神的培养,通过班会、校园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并挖掘身边的雷锋故事,增强对雷锋品格的理解,在组织互帮互学等活动,进一步增强集体主义思想,提高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另外,要将雷锋精神的职业品质纳入操行评定体系中,构建完善的创新机制,评选优秀班级、个人和寝室等,进而增强自强、自立、合作、互帮互助的优秀品质。除此之外,还应当以雷锋精神为主要的思想引领,在校园文化中加强宣传,在校园以及优秀毕业生中寻找身边的雷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充分借助自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建立社群组织,通过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播撒雷锋精神的种子,在校园及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影响,不断推进志愿服务的深入,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坚定正确的办学宗旨和方向,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优秀人才。用雷锋精神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品格,这对不断改进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体系、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功能,以及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梅,夏立新.高职院坚持用雷锋精神塑造学生职业品格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6):102-105.

[2]郭龙华.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8):168-169.

[3]刘月.课程思政推动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樹人任务的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7):107-109.

[4]李文秀.基于立德树人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21(25):14-15.

[5]李永昌.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机制探索[J].职教论坛,2021,37(8):153-157.

[6]关立春,陈锡德.雷锋精神的发展和传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3):62-63.

(责任编辑:张咏梅)28C0F2A0-D34B-4611-ACBB-331503C1C0EC

猜你喜欢

雷锋精神教育价值立德树人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雷锋精神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儿童读经热”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影响
高职院校如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