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亟需“学主课堂”

2022-04-19黄晓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6期
关键词:双减高中物理政策

黄晓伦

【摘要】物理课堂是物理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高质量课堂建设的关键。“双减”政策背景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双减”呼唤“学主课堂”。本文从设计教学情景,构建学主课堂;引导主动参与,创建自主课堂;诱导质疑问难,创设探究课堂;运用实验教学,创制体验课堂;联系生活实际,创办实践课堂;设计有效作业,实现延伸课堂六个方面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物理高质量课堂建设。

【关键词】“双减”政策;高中物理;高质量课堂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是国之大计,是教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在全面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的形势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主课堂”教学方式,能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向“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转变,有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负提质”,真正提升课堂效益。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对新高考、新政策变化认识肤浅,教学活动存在“一言堂”“满堂灌”等单向的传授方式,学生被动听课,学习主动性受到压抑,很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自主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不高。《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双减”亟需“学主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以建设“学为主体”的高质量课堂,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下面,笔者通过以下六方面进行探讨。

一、设计教学情景,构建学主课堂

精心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学设计时,我们重点考虑的不是教师如何教,而是学生如何学,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教师应思考在学生已有知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如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等。坚持“为学习而设计”“为好学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原则,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构建学主课堂,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可多设置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情境分为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比如,大自然现象、生活生产、体育运动、科技前沿等与日常生活及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都属于生活实际情景;物理学史、物理概念与规律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课标和教材中的科学探究等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都属于学习探索情景。情景教学,以情诱思,以思促学,构建情景交融的“学主课堂”。

二、引导主动参与,创建自主课堂

真正的学习不只是收获物理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学生的课堂体验。为此,物理教学中必须积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根据物理现象,通过收集实验数据、积极探究物理原理,真切感受科学家建立起来的科学事实、科学原理、科学规律,积极思考,积极地提出问题,并寻求理解。通过引导主动参与,创建自主课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探究、求知欲望,使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轻重相同的白纸分别做成纸片、大小纸团,从相同高度自由释放,观察并分析物体下落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排除“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有关”,很轻松理解“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一样快”,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发挥最大效益。

三、诱导质疑问难,创设探究课堂

积极质疑问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诱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从创设问题情境上下功夫,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氛围,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积极诱导质疑问难,让学生乐于、勇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笔,进行多方位学习思考,诱导质疑问难,创设探究课堂,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探究热情,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益。学习问题是诱导学生思考的最好手段,如何巧妙地设计问题十分重要。比如,我们讲曲线运动条件的时候,先通过复习旧课让学生知道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就是合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这个时候就可巧妙地提出问题,把直线运动的条件加一个字变成曲线运动的条件。

四、运用实验教学,创制体验课堂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起源,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此,我们应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注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着重学生的实验体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想办法使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体验实验过程,主动探索实验结论。实验还可以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用来创设丰富的情境,使课堂充满趣味性、挑战性、探索性,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可在课上演示物理实验和创设物理小实验,在课外布置一些小实验让学生自主完成。例如,在讲授光的折射现象时,在一个透明的塑料盒里放一些水,水中竖直放置一块画有一条小鱼的泡沫塑料板,用一条细铁丝当鱼叉,看谁能一次准确叉中小鱼;用两个铁盆自制马德堡半球实验,在两个铁盆之间点火后立即合上,就能演示实验,非常简单。这样就能使学生获得真实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实验教学,创制体验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有关知识,更能使学生掌握利用物理实验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实际技能,培養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8FB070CB-8E24-4A31-8E83-F562BF203F50

五、联系生活实际,创办实践课堂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们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积极联系生活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致勃勃。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向课外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在大自然中的天体运行、舟车交往、江河流淌、风云雨雪等自然生活现象都蕴含了丰富的物理规律。物理离不开生活,物理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如,通过探究小贩的杆秤来探究杠杆原理,通过汽车的挡风玻璃来探究反射现象。这些情境来自生活,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更易认清事物的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物理素材,让物理教学更紧密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物理因生活更精彩。联系生活实际,创办实践课堂,不但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融洽的学习环境,而且积极地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六、设计有效作业,实现延伸课堂

在“双减”政策推动下,中小学作业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部门不断强调要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管理。那么,如何设计作业才能更好地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呢?我们要根据《物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情科学合理设计作业题目,通过选用、改编或原创等方式设计类型不同、难易不同、能力等级不同的作业题目。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考虑整体性、层次性、实践性、探究性、信息化,拓展和创新作业设计:一是以单元或章节为基本单位,建构整体知识体系,整体设计单元或章节作业;二是积极尝试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设计;三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设计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延伸性的实践性作业;四是立足单元主题,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需求设计出具有探究性、针对性的长周期主题式系列探究作业;五是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创新作业、“互联网+”作业等作业设计,促进线下作业与线上作业有机结合。作业不仅是课堂的反馈,更是必要的学习活动,设计有效作业,实现延伸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关注学生的潜能实现,为“学为主体”鼓与呼,优化课堂教学,建设高质量课堂,真正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溫铁雄8FB070CB-8E24-4A31-8E83-F562BF203F50

猜你喜欢

双减高中物理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